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和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和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2.(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空气不能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音调与声源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3.(3分)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4.(3分)2015年9月3日,我国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

如图所示,型号为直﹣10的20架武装直升机的组成数字7和0匀速飞过天安门广场时,下列对直升机的描述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静止的B.以国旗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运动的C.以其中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是运动的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3分)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6.(3分)图中能够正确表示一束光在空气与水的交界处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路图是()A. B. C.D.7.(3分)甲、乙两人在美丽的南滨路上沿着平直的公路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走路速度是乙走路速度的2倍B.甲、乙两人都做得匀速直线运动C.甲出发时落后于乙,在8s时甲追上乙D.12s末,甲乙两人相距2m8.(3分)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m/s B.等于4.2m/s C.等于5m/s D.等于3m/s9.(3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和校正后的成像原理图组合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3分)物体在距离凸透镜40cm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物距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可能是虚像B.可能是等大的像C.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11.(3分)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A.B.C.D.12.(3分)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木船,两船距木箱距离相等,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A.上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B.下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3分)单位的换算:23.5cm=km6min15s=s20m/s=km/h。

14.(2分)1530年波兰的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成为了建立自然科学的体系的先驱。

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为科技的发展建立的新的时空体系。

15.(2分)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需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与分度值。

由右图可知,图中选用了一个分度值为cm的刻度尺,经过测量得知该物体的长度为cm。

16.(2分)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融侨公园茂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这是太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像”或“影子”)。

17.(2分)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18.(4分)小玲同学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前4m处,她的像到她的距离为m,像高是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后1m处,如图所示,则她(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以地面为参照物,若镜子以0.5m/s的速度水平向右移动,则小玲的像移动的速度为m/s。

19.(5分)小刚用一架f=50mm的照相机拍一开花桃树的像:(1)拍桃树的像时,桃树距镜头的距离应大于mm;(2)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应使镜头(选填“远离”或“靠近”)物体,并将镜头(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3)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桃花,是因为桃花表面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4)小刚看见红色的桃花是因为花瓣只反射了色光,若在相机前加上蓝色滤光镜,则拍出来的桃花为色。

20.(1分)小凡同学在进行模拟“视力矫正”的实验时,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通过调节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烛焰的倒立、缩小、清晰的实像。

若小凡同学将近视眼镜拿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

三.实验作图题(21题每图2分,22、22、23题每空1分,共20分)21.(6分)按要求作图。

(1)如a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完成光的反射光路图。

(2)如b图所示,一束光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的交界面上,请在图中做出该束光的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以及大致的折射光路图。

(3)完成图c图的光路图。

22.(4分)小宇带领本小组同学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1)实验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选择(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实验过程中选用的是2只大小完全一样的蜡烛,目的是。

(4)实验小组进行了三组实验,分别描绘出A、B、C三个位置的蜡烛的像为A、B、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他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到的关系。

23.(6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cm,t BC=s,v AC=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小”)。

24.(4分)小韩同学带领本实验小组成员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己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向(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点。

(4)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一只小虫飞到了凸透镜上,遮住了一部分凸透镜。

小韩同学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选填“变大”、”交小”、“变暗”、“变亮“或”剩下半个烛焰”)四.计算题(25题7分,25题8分,26题8分,共23分)(要求:请严格按照计算题格式的4步骤作答)25.(7分)小杰同学乘坐出租车从家到学校,如图为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26.(8分)A、B两地相距400m,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的速度分别为6m/s和4m/s.在两人之间有一只不止疲倦的猎狗,以8m/s的速度来回奔跑在甲、乙两人之间,请问:(1)在甲、乙两人出发至相遇需要多长时间;(2)在此过程中,猎狗跑了多远的路程。

27.(8分)今年国庆节期间,小云同学随父母去川西旅游,站在风景如画的两山之间的山沟中欣赏美丽风景,情不自禁的大声发出赞叹,随后听到多次回声。

第1次和第2次回声的时间间隔为1s,两山的间距为340m,求:(1)两山分别距小云同学的距离;(2)在小云同学听到第4次回声时,距他发出赞美声的时间间隔为多少s。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解答】解:A、一支粉笔的长度在7cm左右,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6c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B、一层楼的高度在3.5m左右,教室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4m左右。

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C不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在16s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空气不能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音调与声源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解答】解:A、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此选项错误;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此选项错误;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D、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此选项正确。

故选:D。

3.(3分)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A、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错误;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C错误;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3分)2015年9月3日,我国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

如图所示,型号为直﹣10的20架武装直升机的组成数字7和0匀速飞过天安门广场时,下列对直升机的描述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静止的B.以国旗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运动的C.以其中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是运动的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国旗为参照物,直升机队相对于国旗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直升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其中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B正确,所以D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