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记录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1 目的为防止啤酒生产的各环节有害物质的侵入,使公司生产过程及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保证出厂产品食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啤酒生产全过程食品安全关键点的控制。
3 规范性引用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3.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3.3 GB8952《啤酒厂卫生规范》3.4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3.5 GB4927《啤酒》3.6GB4928《啤酒分析方法》3.7GB2758《发酵酒卫生标准》3.8 CRB《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2011】(16)3.9《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3.10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令》第20号3.12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13 CRB《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管理规定》(试行)【2010】(04)4术语和定义4.1 原材料:指原料、配料和包装材料。
4.2 内包装材料:指与酒液直接接触的食品容器,如啤酒瓶、瓶盖。
4.3 产品:包括半成品、成品。
4.4 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加工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的合格待销售产品。
4.5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如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等。
4.6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如助滤、澄清、吸附、脱色、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4.7 食品安全危害: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因素或食品存在的状况。
4.8 外来物质:指除工艺规定的原料和配方外,在生产中混入或附着于原材料、或内包装材料上的污染物或导致食品失去卫生及安全的物质。
4.9 污染物:任何有损于食品的安全性和适宜性的生物或化学物质、异物或非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其他物质。
4.10 食品的安全性:按食用要求,食品在制备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伤害的一种保证。
5啤酒食品安全管理职责5.1 工厂执行总经理工厂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工厂的食品安全负全面责任。
5.2 主管技术质量副总/总总助/高级经理负责工厂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
5.3 其他副总/总助/高级经理负责所分管部门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
5.4 各部室、车间的经理、主任本部门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食品安全负责。
5.5 技术质量部5.5.1 负责啤酒生产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制定、管理和监控。
5.5.2 负责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工艺及配方,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标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范围内规定的名称和数量,不得超范围使用和过量使用。
5.5.3 负责对工厂食品安全管理的风险进行评估。
5.5.4 负责生产用水、原辅材料、添加剂及包装材料食品安全质量的入厂检验与控制,和对外检验与控制。
5.5.5 负责出厂产品的食品安全检验与委托检验工作。
5.5.6 负责啤酒生产过程食品安全的检查和监控。
5.5.7 负责事故分析时的化验检测。
5.5.8 负责剧毒药品的保管工作。
5.5.9 负责每年按国家、政府部门的要求组织工厂人员的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5.7 采购部5.7.1 负责对采购的所有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消毒剂、洗涤剂、涉水产品等入厂物资供应商的资质进行检查、索证,符合国家和CRB的要求,并负责建立档案。
5.7.2 负责采购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料、食品添加剂、消毒剂、洗涤剂、涉水产品等。
5.8 仓储部5.8.1 负责按要求接收和报验各种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消毒剂、洗涤剂、涉水产品等入厂物资。
5.8.2负责按要求接收和报验各种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消毒剂、洗涤剂、涉水产品等入厂物资贮存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5.8.3建立进货在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5.8.3 负责对超期、报废、不良物资清理、整理工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5.8.3 严格执行发放、领用签字手续。
5.9 生产部5.9.1 负责按照啤酒生产食品安全的要求组织生产。
5.10 设备部5.10.1 负责按照啤酒生产食品安全要求进行设备和设施的设计、改造安装、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5.10.2 负责保证生产使用的设备运行状况正常。
5.10.3 负责对设备备件采购提出食品级要求。
5.11 行政部5.11.1 负责公司环境卫生的控制和管理。
5.11.2 负责生产车间防鼠、防蝇、防虫等工作的管理和监控。
5.11.3 负责公司和生产现场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
5.11.4 负责公司关键要害部门安全生产保卫工作。
5.11.5 负责各主要监控点所设置监控录像的检查和管理工作。
5.11.6 负责剧毒药品保管工作。
5.12 人力资源部5.12.1 负责对新入厂员工(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体检,按国家和政府对食品企业的要求录取、聘任本公司员工。
5.12.2 负责根据公司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根据国家职业禁忌症的要求,做好人员调配。
5.13 生产车间负责按啤酒食品安全要求进行控制和生产,确保本车间生产产品的食品安全。
5.14 动力车间5.14.1 负责对厂区地下深井水的食品安全要求进行控制。
5.14.2 负责对所供的与酒直接接触的水处理的水、二氧化碳、压缩空气等的食品安全。
6啤酒食品安全管理内容6.1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及涉水产品的物资要求:6.1.1使用的原辅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
如大米、淀粉等加工企业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6.1.2进口产品:进口产品必须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产品检测报告。
6.1.3具体供应商资质见下表:6.2资质管理:6.2.2采购部6.2.2.1负责对本工厂采购物资供应商的资质进行整理、建档、审查和确认,要求必须符合6.1的物资要求6.2.2.2每半年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一次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主管领导。
6.3采购管理:6.3.1采购部所采购的各种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物资必须是CRB供应商目录内的。
6.3.2采购部所采购的各种原辅材料及与酒接触物质必须符合国家、CRB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6.4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及其它与酒接触物质的运输要求与控制6.4.1采购部在签订合同时,要与供货商书面约定,进厂物资应按照相应产品运输标准运输,确保进厂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污染、破损和启封。
6.4.2用于包装原辅料的材料,必须清洁、无毒、无污染、无异味。
酒花包装应严密,并应有防潮措施。
6.4.3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
6.4.4运送原辅料时,应有防护措施,且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
6.5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物质的入厂检验要求与控制6.5.1技术质量部按按照CRB及区域公司相关标准对入厂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的物质的入厂加盐,并出具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必须与产品名称相符。
6.5.2索取和核对生产厂家随货提供的当批次检验报告单。
6.5.3每半年向供货商索取一次省级以上检验机构检验报告单,必须与产品名称相符,卫生指标必须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不得缺项,并符合所检物质所执行的有效标准。
6.5.4技术质量部在检验产品时,应对所检产品的外包装是否被污染,有无破损和油封是否完整做出检验,并在检验报告上体现。
6.6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物质的接收、入库要求与控制6.6.1所有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物质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查验每件货物包装是否被污染,有无破损和封签是否完好。
初验合格后,向技术质量部提交验收单;对污染、破损、封签不完整的要拒收,同时及时报告技术质量部,作为不合格品处理。
6.6.2技术质量部抽样启封的包装,抽样完毕在启封处签字标识,仓储部应保管好,不得被污染,不得有其它物质进入启封的物资中,并通知车间尽快领用使用。
6.6.3检验合格的产品可办入库,并作好记录和标识。
6.6.4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入库,单独存放,并作好记录和标识。
6.6.5入厂的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物质的纪录要保存两年。
6.7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物质的安全储存6.7.1仓储部执行《物料接收、检验、储存、领用管理规定》,并注意贮存时防止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的侵入。
6.7.2原辅材料的存放必须符合相关物资卫生标准,存放间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不得污染。
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配有温、湿度计,并有记录;同时配备防霉、防鼠、防虫、防潮设施。
6.7.3食品级的物资应与其它非食品级物资、有异味的物质分开存放。
6.7.4原辅材料应按不同品种离墙、离地分类堆放;明确标识,帐﹑卡﹑物一致。
6.7.5库房门设专人管理,防止外人进入,无人上锁,妥善保管。
6.7.6仓库管理员按规定定期对库内货品进行检验,发现损坏﹑变质﹑丢失等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做好记录。
6.7.7生产车间各种原材料、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涉水产品及其它与酒接触的物质应指定专门的存放库房,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
6.7.8技术质量部依据原辅材料库存要求定期抽样检验,工艺员每周对库房进行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8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控制6.8.1技术质量部遵循《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要求》GB2760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CRB《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2011】(16)规定的添加剂的种类和加量要求制定工艺。
6.8.2各车间按照技术质量部下发的各品牌酿造工艺使用相应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品种和添加量,不得超有效期、超范围、超标准限量使用,未经技术质量部检验的物资不得使用。
6.8.3车间对新领用的物资要查验是否被启封,凡封存不严(技术质量部抽样除外)一律退回,不能使用。
6.8.4车间在原材料使用过程中对各种原材料及添加剂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有异常的要立即报告,经技术质量部确认后再进行使用。
6.8.5车间对使用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应在工艺记录上如实记录使用的名称和使用量,对领用和使用建立进出领用台帐。
公司每月盘点一次,保证所使用原材料符合工艺规定。
6.8.6仓储部和生产车间对原材料的使用一定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对超保质期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仓储部、使用部门和监控部门要及时进行通报。
6.8.7技术质量部工艺员和车间质量主管随时对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