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


※ NSAIDS引起者可表现大量蛋白尿,NS表现
临床表现
(三)肾功能损害 1、肾小管功能异常 肾性糖尿、肾小管性酸中毒、低比重尿等 2、肾小球功能损害 少尿或非少尿型ARF
诊断
①近期用药史 ②药物过敏表现 ③尿检异常 ④肾小管和小球功能损害
具有①②+③和/④ 可成立临床诊断
非典型病例
肾穿刺病理
治疗
•一般阴性,甲氧苯青霉素引起者可见IgG和C3 沿 GBM线样或颗粒样沉积。
•进一步证实光镜所见,NSAIDS引起者可见肾小球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酷似微小病变。
AIN病理
病例
患者康某某,女,44岁。 自服加替沙星4天后出现腰部疼痛而入院。 既往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 辅助检查: 尿常规:尿比重1.010、潜血2+、蛋白1+、白细胞6.3/HPF
红细胞13.1/HPF; 血常规:白细胞6.2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7.5%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7%,红细胞2.95×1012/L 血红蛋白90.0g/L,血小板238×109/L; 肾功:尿素氮5.24mmol/L、肌酐148.0umol/L; 抗核抗体(ANA)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为阴性。
一、停用致敏药物 去除过敏原后,多数轻者可自行缓解
二、免疫抑制治疗 强的松30 ~ 40mg/d,1~2周好转后逐渐减量, 共 服2~3个月即停药,不宜用药时间过长
三、透析治疗 急性肾衰竭,有透析指征者行血液净化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炎
(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
释放炎症介质、促纤维化物质
CIN
光镜
病理
•肾间质纤维化,伴或不伴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 •肾小管萎缩乃至消失 •肾小球缺血性皱缩或硬化
免疫荧光
•一般阴性
电镜
•肾间质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素
病理
临床表现
缓慢阴袭进展,首先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 1、远端肾小管障碍:夜尿多、低比重渗透压尿 2、近端肾小管障碍:肾性糖尿、Fanconi综合征 3、近、远端肾小管障碍:肾小管酸中毒
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概述
按发病的急、慢程度和病理改变不同分: 1.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 2.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
急性间质性肾炎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
临床表现
致病药物数日或数周后出现 (一)全身过敏表现
1、药物热: 用药后3~5天 2、多形性红色斑丘疹或脱皮样皮疹; 3、外周嗜酸性白细胞增高; 4、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
※ NSAIDS药引起者全身过敏表现常不明显
临床表现
(二)尿化验异常
无菌性白细胞尿(白细胞管型,嗜酸性粒细胞尿) 血尿 蛋白尿(轻度蛋白尿)
肾脏彩超:
左肾115X51mm,右肾108X44mm,双肾形态正常,双肾血流信号比较
丰富 。
肾活检:
治疗及预后:
醋酸泼尼松40mg/d免疫抑制治 疗。3天后复查尿常规:尿比重 1.020、潜血1+、蛋白(-)、细 胞数正常 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2.1%;血肌酐79.7umol/L, 病 情好转出院。
定义
是一组以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及肾小管变性为主 要病理表现的急性肾脏病。
跟据病因分: 药物过敏性AIN 感染相关性AIN 特发性AIN
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生素、NSAIDS、磺胺类、抗惊厥药等 机体组织蛋白结合
超敏反应(细胞、体液免疫)
肾小管间质炎症损害 或肾小球微小病变
光镜 免疫荧光
电镜
病理
•肾间质水肿,弥漫性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散在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偶见肉芽肿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扩张 •肾小球和血管正常
临床表现
4、肾小球功能损害,CRE增高,进入尿毒症
5、肾脏缩小、肾性贫血、高血压 6、尿改变轻微
诊断
病史Leabharlann 疗1、早期CIN,要去除病因治疗 2、已出现慢性肾衰竭首先保守治疗,以延缓肾损
害进展 3、已进入尿毒症者,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并行肾
脏替代治疗
思考题
1、药物过敏性AIN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病因?
定义
是一组以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为 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肾脏病。
病因
1、中药(含马兜铃酸):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 “马兜铃酸肾病”
2、西药:镇痛药、环孢素A等 3、重金属:铅、镉、砷等 4、放射线: 5、其他:如巴尔干肾病
发病机制
止痛剂代谢产物、内源性毒素等
毒性反应刺激 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膜 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