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瓶(桶)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瓶(桶)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瓶(桶)包装饮用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瓶(桶)包装饮用水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生活饮用水或地下水)为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硫酸镁),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硫酸锌和氯化钙),经净化、配比、杀菌、灌装等工艺制成的瓶(桶)包装饮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886.4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钙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0.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5750.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T5750.7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5750.1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
GB/T5750.11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GB/T5750.1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放射性指标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53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13519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
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GB19304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
GB2557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锌
GB2558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
GB292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
QB2357无汽饮料(水)瓶
QB2460聚碳酸脂(PC)桶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要求
3.1原辅要求
3.1.1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用源水,其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以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为生产用源水,其水质应符合GB5749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卫生要求。

源水经处理后,食品加工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3.1.2氯化钙应符合GB1886.45的规定。

3.1.3硫酸锌应符合GB25579的规定。

3.1.4氯化钾应符合GB25585的规定。

3.1.5硫酸镁应符合GB29207的规定。

3.1.6以上原材料还应符合GB2761、GB2762、GB2763的规定。

3.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色度/度≤10
浑浊度/NTU≤1
状态允许有极少量的矿物质沉淀,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滋味,气味无异味,无异嗅
3.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pH 5.5-7.5
铅(Pb)/(mg/L)≤0.01
总砷(以As计)/(mg/L)≤0.01
镉(Cd)/(mg/L)≤0.005
余氯(游离氯)/(mg/L)≤0.05
四氯化碳/(mg/L)≤0.002
亚硝酸盐(NO
-)/(mg/L)≤0.002
2
三氯甲烷/(mg/L)≤0.02
)/(mg/L)≤ 2.0
耗氧量(O
2
溴酸盐/(mg/L)≤0.01
挥发性酚a(以苯酚计)/(mg/L)≤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b≤0.3
总α放射性b/(Bq/L)≤0.5
总β放射性b/(Bq/L)≤1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注a仅限于蒸馏法加工的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

b仅限于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生产用源水加工的包装饮用水
3.4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采样方案a及限量检验方法
n c m
大肠菌群/(CFU/mL)500GB4789.3平板计数法铜绿假单胞菌/(CFU/250mL)500GB/T8538
a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

3.5农药残留
产品符合GB2763的规定。

3.6食品添加剂
3.6.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3.6.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GB2761、GB2762和GB2763的规定。

3.7真实性要求
产品不得添加非食用物质。

3.8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19304规定。

4试验方法
4.1感官检验
4.1.1味和嗅、状态
取500毫升水样,倒入洗净无色玻璃杯中,在强光源下观察产品的颜色、澄清度。

转动杯子,检查水中是否有悬浮物及沉淀物杂质存在。

然后将水加热到(60±5)℃左右,嗅其气味,并品尝水中的滋味和气味。

4.1.2色度、浑浊度
按GB/T5750.4规定的方法测定。

4.2理化检验
4.2.1pH值
按GB/T5750.4规定的方法测定
4.2.2铅
按GB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4.2.3总砷
按GB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4.2.4镉
按GB5009.15规定的方法测定。

4.2.5余氯(游离氯)
按GB/T5750.11规定的方法测定。

4.2.6四氯化碳
按GB/T5750.8规定的方法测定。

4.2.7亚硝酸盐
按GB/T8538规定的方法测定。

4.2.8三氯甲烷
按GB/T5750.10规定的方法测定。

4.2.9耗氧量
按GB/T5750.7规定的方法检测。

4.2.10溴酸盐
按GB/T5750.10规定的方法测定。

4.2.11挥发性酚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按GB/T5750.4规定的方法测定。

4.2.12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按GB/T5750.13规定的方法测定。

4.2.13净含量
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3微生物检验
4.3.1大肠菌群
按GB4789.3规定的方法计数。

4.3.2铜绿假单胞菌
按GB/T8538规定的方法计数。

5检验规则
5.1组批与抽样
同一班次或天、同一台灌装机灌装、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每批随机抽取18瓶(6桶)。

5.2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pH值、净含量、大肠菌群。

5.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本标准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
a)新产品投产前;
b)当原料来源、设备、工艺配方有变化时;
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5.4判定规则
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当微生物指标有不合格项时,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且不得复验;如其他指标有项不合格项时,可从原批次中加倍抽样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6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6.1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要求;产品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6.2包装
包装材料、包装容器所使用的PET瓶应符合QB2357的规定,可以使用纯度≥99.9%的氮气作为包装介质。

桶采用聚碳酸酯包装,应符合QB2460的规定,小瓶外包装采用聚乙烯热收缩薄膜,应符合GB/T 13519的规定。

6.3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运输;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运输过程中不得曝晒、雨淋、受潮。

6.4贮存
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严禁露天堆放,避免日晒、雨淋或接近热源。

6.5保质期
产品在符合上述规定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产品未启封保质期:a.18.9L2个月;b.3-5L6个月;
c.3L、瓶装为12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