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创作专题

文学创作专题

目录
第一章 写作的汉语与特征 第二章 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 文学写作的过程 第四章 文学文本的审美要求 (第四章) 第五章 诗歌写作 第六章 小说写作 第七章 散文写作 第八章 网络文学写作
第一章 文学写作的含义与特征
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一种运用语言媒介创造艺术形象、 表达思想情感的审美类的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曾指出人类有四种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 这就是“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 的”和“理论”的。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对文学写 作的认知功能和教化功能作了 相当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孔子)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 人伦,美教化,移风格。(毛 诗序)
文学通过描叙人们没有经历 过的生活,通过揭示生活现 象所包含的哲理与意蕴,让 人们在更阔大的范围和更高 的角度认识了社会和自然, 接受了正确的真、善、美的 教育,心灵得到净化,道德 得以提升。
从文学语言的转型变革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的文 学基本上是以古代汉语作媒介;五四以后兴起的白 话文革命和新文学运动,开创了中国真正的现代意 义上的文学写作。
二、专业化队伍
从中国的鲁迅文学院到各省市的文学院, 从中央级的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各种 国家级的剧团到各地方的文化机构、文
化剧团的等专职写作者。
兼职的文学写作队伍 学校中的写作者
第三节、文学写作的分类与功能
一、文学写作的分类 中国古代采用过“二分法”:韵文、散文
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亚里斯多德以来, 主要使用“三分法”:叙事类文学写作, 抒情类文学写作,戏剧类文学写作
中西方自近现代以来,常常采用“四分 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
二、文学写作的功能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 人类对文学的需求实际上源于生命和生 存的需要,人类的生存方式总是要寻求 “诗意的栖居”,于是人类的生命一定 会追求诗化,追求文学化,人类是通过 这种生命文学化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精 神家园,使人类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 地上”。
1、与科学的区别
文学充满情感,科学却扬弃 情感
现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写作 的认识功能和教化功能必须 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实现。
第四节 文学写作的方法和要求
一、典型化的具象概括
如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 法就是这种“典型化的具象概括法”。 《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是由“女丫头、 女烈士、刘秋菊”三个人物合成的,也是 这种“典型化的具象概括法”的运用范例。
陌生化”的形态和手法(俄国形式主义评论 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
四、积累文学意象与文学体验
文学写作者缺乏一种将生活信息化为文 学写作信息的文学写作感知能力和表达能 力。
德语诗人里尔克在《布里格随笔》告诫文 学艺术家,在平时要养成观察具体人物或 事物的习惯,甚至要留心鸟怎么飞翔,清 晨小花开放的姿态,注意不期而遇的邂逅, 亲人之间正在到来与逼近的离别等等。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是传达 情感(作者)和体验情感(读者)的一项人类活动。
3、语言媒介与间接特征
文学写作使用的媒介是人类书面的 语言,人们是通过阅读、理解词意 和句意,进而来想像、复现文学写 作者所描述的文学形象。
文学写作描述的文学形象不是像美 术艺术、雕塑艺术、戏剧艺术、影 视艺术的形象那样在人们视觉中直 观生成,文学形象是在人们的头脑 里通过大脑的艺术想象间接生成的。
第二节文学写作的发展与现状
一、从单纯、简约到 复杂精美
最初的文学写作的手 段和形式是相当简陋 和单一的。
从甲骨---竹简----帛 书----纸
四言---五言----六言--七言
最初的文学写作的对象和内容比较表层和单 纯。
中国的文学写作对象最初是“神”或“半神半人”, 魏晋唐宋以后转型为达官贵人,然后再扩延到平民 百姓。
文学没有逻辑,科学却充满 逻辑
文学把自然人性化,而科学 却把人性自然化(客体化)
科学重在物理世界,而文学 则重在心理世界
2、哲学、史学与文学之别 哲学由更纯粹的思辨和 理性所支撑,有助于我们 认知世界、认知人性。
文学虽然也蕴含思想,但 这种思想诉诸于形象与情 感。
历史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历史;
文学也有历史,那是作家感受 到的心灵真实,它颠覆的正是 权力书写的历史。
二、意象化的情感表达
文学写作的情感特征要求写作 者将无 道:“一个年轻的笑/一股蕴 藏的爱/一坛原封的酒/一个 未完成的理想/一颗正待燃烧 的心/”
三.超常化的语言组合 文学语言为了实现生动地再现生活形象和艺 术意象的特征,它可以充分利用文学语言的 表现性、模糊性和多义性来强化突出文学写 作者的某种独特的审美感觉和审美体验。
王国维说中国文学有两大境界: 一个是《桃花扇》境界,一个 是《红楼梦》境界;前者属于 历史,后者则超越历史,属于 宇宙。
3、文学与新闻的区别
新闻一定要完全符合事实,有根有据, 绝不可以虚构想象;而文学在描写任何 事物或事件的时候,都能赋予心灵的补 充、过滤与提升 新闻强调“实”,而文学强调“真”。
本章导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 看,文学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文学写作过 程也是一种精神生产过程,“是生产的一些 特殊方式”。而且与科学、宗教等精神生产 不同的是,文学写作活动是通过人对社会生 活的独特感觉、心理体验、情感把握、价值 判断等精神活动过程,来表达写作主体对世 界的主观感受和诗意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 认识传达给他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精神 情感需要。
第一节 文学写作的涵义与特征
一、含义
文学写作是人们运用文学语言描叙艺术 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创造性的审 美心智活动。
文学作品物化了人的形象思维成果,是 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
二、特征
1、审美功能与感性特征
文学写作者经过主体心灵的孕育,写进文学文本中 的也是一个性格鲜明、命运曲折的人物,一件波澜 起伏、趣味横生的事件和一处有着特定光彩和神韵 的景物……文学阅读者通过文学语言感知这些具体 的、个别的人物、事件、景物来领悟文学写作者在 其中寄寓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 2、审美主体与情感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