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

(完整word版)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

题目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高凯学号**********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 1204 班指导教师赵峰完成地点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2016年6月5日陕西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通信1204) 学生姓名高凯一、毕业设计题目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二、毕业设计工作自 2015 年 11 月 9 日起至 2016 年 5 月 18 日止三、毕业设计进行地点: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四、毕业设计应完成内容及相关要求:设计内容:研究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测量装置。

设计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

根据热释电原理,主要针对人体体温测量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程序和主机程序。

并利用设计出来的红外测温仪在环境温度30℃下对人体温度和水温进行了测量,对人体的温度测量的误差低于0.5℃。

设计要点:(1)熟练应用单片机进行电路系统设计;(2)掌握热释电红外测温原理,建立起测量温度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函数关系;(3)设计测温电路系统,测温距离不小于10cm;(4)根据电路原理图,制作电路板,完成样品制作、调试、改进;(5)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6)撰写论文。

六、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1.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16年3月18日完成任务:(1)开题报告撰写,并于指定时间在系统中提交开题报告。

(2)完成在系统中下达的外文翻译原文并提交。

2. 论文(设计)实施阶段截止日期:2016年5月18日完成任务:(1)查阅文献资料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大纲,进行相关实验、调查或文献综述。

(2)4月中旬必须在系统中提交中期检查,教师审核后按照整改意见修改。

(3)提交初稿,教师进行初审,退回修改,直到初稿审核通过,进行定稿阶段。

3. 评阅及答辩阶段截止日期:2016年6月13日完成任务:(1)定稿论文评阅,答辩PPT制作。

(2)论文答辩,答辩后按照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终稿定稿。

指导教师签名赵峰专业负责人签名王战备学院领导签名熊晓军批准日期 2016-01-10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高凯(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204班级,陕西汉中 723003)指导教师:赵峰[摘要]:传统的测温技术操作方法用起来不太方便,测量时间也较长,而红外测温为测量人体表面温度提供了快速,非接触式手段,可广泛,有效的用于人们体表温度测量。

本文通过介绍人体红外测温仪的实现方法来进行改进,结合热释电原理,以STC89C52单片机为其核心控制部件及红外测温探头TN901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再通过LCD把结果显示出来,并且设置报警值。

与传统的测温方式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非接触等一系列优点。

实验结果表明,在测温距离不低于10cm的情况下,对人体表面温度测量的误差低于0.5℃。

[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红外测温非接触式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frared thermometercircuit system for human usesGao Kai(Grade 2012,Class 4,Major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Shaanxi)Tutor:Zhao Feng[Abstract]: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of operation is not convenient to use and the measurement time is longer, infrared thermometer provides a fast and non-contact means for the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 can be used in people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widely and effectively.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infrared thermometer to make improvements,combined with pyroelectric principle. the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 as its core control components and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obe TN901 as the basi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n through the LCD to display the results, and set the alarm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the method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easy operation, short response time, long service life, noncontact and so 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 of the human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less than 0.5 degrees Celsius in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istance is not less than 10cm.[Keyword] : The STC89C52 SCM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Non contact目录引言 (1)1.红外测温仪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2)1.1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 (2)1.2红外测温仪的研究意义 (2)2.系统总体方案选择 (3)2.1红外测温模块的方案论证 (3)2.2电源模块选取的方案论证 (3)2.3控制部分的选择 (3)3.人体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和特点 (5)3.1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理论依据 (5)3.2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 (5)3.3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 (6)3.4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6)4.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硬件设计 (8)4.1总体设计 (8)4.2单元模块设计 (9)4.2.1红外测温模块 (9)4.2.2红外测温模块的时序 (10)4.2.3 LCD1602显示模块 (10)5.软件设计 (12)5.1主程序的实现 (12)5.2红外测温模块程序 (14)5.3键盘扫描模块程序 (15)6.系统调试与分析 (18)6.1系统调试 (18)6.2结果分析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A外文文献原文 (23)附录B外文文献译文 (34)附录C主程序 (44)附录D元器件清单 (50)附录E电路原理图及实物图 (51)引言在国内发展的红外测温仪的起步还是比国外晚一点,而且发展的方向也有些不同的方式,红外波长0.76 ~ 100 m之间,按波长的限制,可分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超远红外四种,它是无线电波,在最后的位置,在电磁波频谱的可见位置之间。

红外辐射是最常见的一种是电磁辐射的性质,它通常是基于环境中的任意对象将改变分子的元素和子元素的原子不规则活动,不断辐射红外线能量,分子元素和原子元素的活动愈强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使用红外辐射的方法开始温度检测的仪器是从单一到繁杂渐渐的研发而成的。

红外测温仪是在一个点的温度限制为对象的早期检测,然后对检测线的温度,并不能显示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的温度。

直到第二十世纪五十或六十,由于红外探测器的光子探测器的迅速提高和有效出来,导致实验,热成像系统的理论基础。

SARS爆发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和安全。

非接触、高精度医用红外温度计的研发,能够让在公共场合、大流量人群的迅速检测具备首要的意义。

它不但具备强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又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由于红外资源及传感器范畴创新的开发,新式测温仪器正逐渐替换传统的检测手法。

如今美、英等国正悉力于增强前视红外系统信息处理本领(如智能人工目标分类),便携式个人电脑机可以实时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以解决缺陷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

世界上除少许大型军工企业公司(如美国Honeuwell公司、休斯飞机公司)除外,极多大商业公司(如三菱电气、日本横河(株)、瑞典AGA 公司、法国Pyro公司、Sofradier公司、HGH红外系统工程公司等)也正在积极地从事红外测温、热成像能力的科研及产品研发。

在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产品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温度计,虽然热电偶(热电阻)一类的接触感温元件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已被业界关注。

经过对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资料的搜集,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是:非制冷红外自动测温仪有了很大的进步。

非制冷红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中可以看出,红外阵列传感器应用在过去,是量子型红外探测装置液氮冷却,现在是用于非致冷红外阵列传感器的使用,红外自动温度记录仪具有小,重量轻,价格低的特点。

国内外近来成功地研发了具有杰出抵抗干扰的等效温差传感器,它的温度记录精度在0.06℃~0.08℃, 这是一个衡量毫米阵列式主动红外温度记录仪的热辐射的标准。

近年来,红外自动温度记录仪的快速发展,使温度检测的高分辨率,高精度、高速度成为可能。

1.红外测温仪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1 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在19世纪,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F.W.发现红外线。

20世纪70年代,热成像系统和CCD成功应用,这世纪末,焦平面阵列(FPA)红外装置已成功应用,红外技术核心是红外探测器。

具有光学,光电,量子结构的光子检测器,热探测器与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类型。

从第一代红外探测器和多台设备上扫描成像到第四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和相应的红外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材料,光学元件加工和涂层,冰柜,特别的信号电路处理,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系统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