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柳永《望海潮》公开课优秀课件
柳永《望海潮》公开课优秀课件
柳永其人
• 柳永,北宋词人,福建人, 出身于官宦门第,自幼受到了 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但为人 放荡不羁,终身潦倒。他们家 三兄弟(三复、三接、三变) 都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 行第七,又叫柳七,柳永做过 屯田员外郎等小官,所以世称 “柳屯田”。
•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把从政作为自 己人生的第一目标,哪知他的仕途充满坎坷。他于公元 1017年赴京赶考,没考上。他轻轻一笑,填词道:“富 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 考上。他便写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 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 须论得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 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一首发牢骚的词,说我没考上有什么关系呢?只 要我有才,也一样会被社会承认,我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 官。要那些浮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喝酒唱歌。词 中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词在当时 是配上音乐来唱的),这首词覆盖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 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背景资料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 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 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 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 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 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 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 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 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 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 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 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 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这是一首投赠词。
钱塘“好景”:
地理形势优越 东南形胜 历史悠久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人口密集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潮雄伟壮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人民富有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西湖山水秀丽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民众生活悠闲自在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钱塘长官生活闲适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望海潮 桂林 中国名胜,广西山水,桂 林美景如画。十里绿廊,千里 行舟,吸引众多游人。云峰入 漓江,山歌荡碧崖,好景不胜。
望海潮
实验中学
千载古邑,百年老校,实验一朵奇 葩。天山骄子,艺术雏鹰,可爱三千学 娃。碧树缀红楼,赣江染烟霞,实验我 家。蝶舞翩跹,鸟横啼雨,争芳华! 更奇运动场上,有健将腾跃,挥汗有 加。周末舞台,轻歌曼舞,浅妆含笑娇 娃。三月滴水岩上,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豪情遍染长空,金榜题名夸。 ----老师
点
染
具体生动
染 重湖叠巘清嘉,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 帘 翠 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 树 绕 堤 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市 列 珠 玑
户 盈 罗 绮
重湖叠巘清嘉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
千骑拥高牙
望海潮 东华山 南北贯通,万安高峰, 东华山独处静雅。绿水环绕, 层林倒影,高低数个青峰。 幽径绕山林,山谷传风啸, 风景宜人。
望海潮 我的家乡 南方小镇,鱼米之乡, 故园总是静雅。小桥流水, 烟柳人家,依稀几许碧瓦。 雄鸡啼清晓,渔歌绕落辉, 香淳无遐。
有感情的吟诵
注意读准字音, 节奏舒缓,读出惊叹、 赞美与艳羡之情。
《望海潮》一词描绘了怎样 的都市生活景象?
繁华、 富庶、 美丽 安定、祥和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 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1、“ 怒涛卷霜雪 ”句中哪一个字用得好? 为什么? 3分
答:“卷”是“翻卷”的意思,“卷” 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钱塘潮排山倒海的气势、 浪花飞溅的情态。2分 如果用其他的字,如“推”,那力度与 气势均没有“卷”强,描写也不如“卷”形 象逼真。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柳浪闻莺
一曲繁华钱塘的绝唱
三潭印月
杭州繁富 钱塘浩荡 西湖秀丽 百姓安闲 长官潇洒
上阕: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阕:写西湖之美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 的生活景象
本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 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望海潮 广州 缤纷花城,广东都会, 广州自古繁华,道路四通, 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
• 3、词的分类: •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 按段的多少,词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 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 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结论: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总的来说:作者是从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五个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 华与美丽。
本词主要采用 什么手法来描绘杭 州?
点
点:
染
概括的评点
染: 具体的描述
(烘托、渲染) 点染要紧密相连,不可断开
明了鲜明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 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盈罗绮,竞豪奢。
望海潮
词的有关知识:
•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 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 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 子词”、“歌词”等。 •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它决 定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而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 容的集中体现。一首词可以没标题,但不能没词牌。
• •
柳永宋词的第一位变革者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他的创作广泛地反应了社 会人生。他创作的词除了含有男女恋情,还体现了 都市生活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城市下 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在艺术形式上,柳永用 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极大的丰富了词的 体系。 他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 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 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 在当时,“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又过了三年,柳永再次参加考试,终于以他出众的 才华通过了考试。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看 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鹤冲天》,就在旁批 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 掉了。 皇上的轻轻一笔,彻底地把柳永推到市民堆里去 写他的歌词。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 词。”从此他终日流连在歌馆妓楼,瓦肆勾栏,他身 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与这里的喧闹的生活气息、 优美的丝竹管弦、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仕途上 的失意并不妨碍他艺术上的创造,可以说,正是这种 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 派”。
望 海 潮
东南/形胜,三/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cēncī/十万/ 人家。云树/绕堤dī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qiàn无涯。市列/珠玑jī,户盈/罗绮qǐ , 竞/豪奢she。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qiang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sou莲娃。千骑/jì拥高牙,乘醉 /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 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