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的八种模式研究
• ▼三融一创
融资、融智、融文化,创世界名牌。
国际化战略阶段之一
★随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海尔与国际著名大
公司之间也从竞争向多边竞合关系发展。
★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的战略,搭建
起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框架。
★建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补、
互换市场、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国际化战略阶段之二
★实施创造有价值的订单,不打价格战的发展思路, 整合全球资源的国际化、本土化并上升到竞合形 式的发展战略 。 ★创造新的物流、商流、家居、金融 市场,并创造新的竞合模式。经过整 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入创造新资 源阶段。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 用户资源,具备别人没有的资源优势, 吸引众多世界名牌成为海尔物流、商 流的用户 。
长虹集团董事长— 赵勇
● TQM(全面质量管理): 名牌 战略阶段(1984~1991年) ● OEC(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多元 化战略阶段(1992~1998年) ● SST(索酬、索赔、跳闸): 国际 化战略阶段(1998年至今)
海尔的发展战略演示图
二、中信模式
• 这是由金融资本介入工商实业产业形成的 金融主导下的产业资本化企业集群。中信、 中保等进入实业产业的战略行动都是这样 的案例。他们正在大举向实业产业渗透, 但其每一较大举动几乎都有同外资的竞合 交错、关联,同时,亦产生一些磨擦和矛 盾,最终以竞合关系而相处之。
一、海尔模式 二、中信模式 三、长虹模式
五、光明(乳业)模式 六、梅林模式 七、农夫山泉模式 八、乐百氏模式
四、燕(京)青(啤)模式
一、海尔模式
• 典型的由制造业介入的产融结合。这是一 种可直接充作金融资本主导下的产业资本化 企业集群,它正在成为可以在国际范围同外 资展开全方位、多视角的竞合的大跨国集团 公司。它有品牌、服务、顾客偏好技术,尤 其是相当优越的客户资产等,以至堪称一流 的企业核心能力。
“多重竞合”是海尔发展重点
2002年2月20日,海尔集团与台湾的家电集团声宝集 团竞合。 2004年11月23日,苏宁电器与海尔宣布成立海尔苏 宁经营推进公司 。 2005年06月海尔、国美的强强联合,共创三赢(经 销商、制造商、消费者)发展 。
“多重竞合”是海尔发展重点
海尔借三洋在日本的渠道,可快速将旗下产品导入当地市场, 而不会造成重复投资在相同产品研发与制造上,而通过资源集成, 双方彼此又在不同产品上互通有无,将可快速扩增全系列产品线 阵容。 海尔和五星的结盟是看中了五星在华东的市场地位,还有借 助五星的渠道来实现海尔在华东地区的份额扩张 .这是双方将 多年维持的买卖关系提升到管理合作关系的一种尝试 。 海尔-国美空调以“为客户找产品”为理念,创造出大量高 附加值的健康高效空调,不仅受到经销商的青睐,频引大单,也 带来市场份额迅速猛增。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海尔----国际市场布局理念
• ▼ 三个三分之一
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 国内生产海外销售三分之一 海外生产海外销售三分之一
• ▼三位一体
海尔在海外建有技术开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贸易公 司,实现设计、制造、营销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模 式,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东南亚海 尔……一个个本土化的海ຫໍສະໝຸດ 正在世界各地诞生。• 战略理念
狼群来了,与狼共生共赢! 敢于直面国际竞争者 ,开创性 地直面市场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拆墙论
明天中国企业怎么样,取决于今天 怎么做。中国企业必须拆掉两堵 “墙”,一个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 “墙”,从你死我活的竞争发展成 合作双赢的竞合关系; 另一个是企业内部员工和员工之间 的“墙”,把职能关系变成市场关 系
“多重竞合”是海尔发展重点
1999年4月份,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的生产制造基地 的奠基,标志着海尔集团拥有了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 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 2001年6月19日,海尔集团并购了意大利一冰箱 工厂,这是继在美国之后,海尔在欧洲也初步实现了 “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 2002年1月8日,海尔通过与日本三洋公司竞合的 方式成功进入日本市场。通过渠道互换的办法,200 2年5月,三洋海尔株式会社经销的海尔品牌家电全面 进入日本家电市场。
竞合论
• 竞合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 战略的趋势。 竞合的基础是优势互补; • 竞合的方式是资源互换; • 竞合的结果是双赢发展。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
资源论
•
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 而在于整合了多少资源
二、海尔的发展战略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在每一个战略阶 段,海尔都以创新观念推进战略的及时转移。
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
三、长虹模式
• 与这种情形相类型的企业集群一般亦有金融作 后盾,但这是国家而非民间资本支持的半产业化 资本的竞合关系。长虹亦有包括营销、品牌、相 当高顾客忠诚度的客户群资产,但其凸现优势的 核心能力则主要是其核心技术。
•大面上看亦属同类 的像中石化这样的 “中”字头“大国 企”,其官方色彩 即较之长虹等浓多 了,核心能力也差 不了。
中国企业面临的 八种竞合模式
加入WTO后,我们的对手都变成了国 际化的公司,但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企业并 不一定是为了要与你决战而来的,它是看着 中国市场来的。所以如果过去说与狼共舞, 我想现在应该改一句话:与狼共生共赢!
——张瑞敏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日前 撰文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将面 临八种竞合新模式。他分析,入世对于中国 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 而正日益深化着的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资本 化前进步伐,更加空前急速地、深刻地改变 着中国经济。本土化的竞争更加迅猛地迈向 国际化;国际化的并购与战略联盟活动使内 外资混合并轨的步伐加快;各产业的集中化 速度加快、集中度幅度增大;中国相当一部 分前卫企业在走过产品运作、资本运作两个 阶段后,正在向产融结合的第三阶段跨越; “成分论”的逐步淡化和“国民待遇”的渐 续推行,以及民间资本的崛起,正在使企业 改制、制度创新以至治理机制纳入新的轨道。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竞合关系 将呈现如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