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的意思
【拼音】:tiān wén dì lǐ
【解释】:泛指知识、学问。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用法】:作主语、定语、宾语;泛指知识。
【成语接龙】:天文地理→理所当然→然糠照薪→薪尽火灭→灭此朝食→食不果腹→腹饱万言→言芳行洁→洁白无瑕→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瑕瑜互见→见机而行【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某乃是中原一秀士,能知天文地理,善会阴阳,识得六甲风云,辨别三光气色,九流三教,无所不通。
”
【造句】:
1、他博古通今,熟知天文地理,爱好钻研,见识独特。
2、其实他不是神,他只是熟读百书,谙习天文地理而已。
3、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中文系毕业,高雄上知天文地理,下通五行八卦,谈古论今,学贯中西,尤其精于红学。
4、它全面叙述土家族的起源、繁衍、生存、战争和迁徙,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生命领域、哲学世界无所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