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检测题(RJ)(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B.普通教室的高度为7 m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为50 N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为5 A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A.水中放糖后变甜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鸭蛋腌制后变咸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3.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中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B)A.白雾是水蒸气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4.汽车油箱中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此油箱内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A.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5.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B)A.橡皮擦B.铅笔芯C.玻璃杯D.塑料尺6.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箔已张开的验电器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验电器的金属箔开始时带负电荷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此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橡胶棒7.某智能家政机器人有三种识别启动方式:人脸识别(S1)、指纹识别(S2)、密码识别(S3),只要其中一种方式识别成功,则相应开关闭合,机器人启动(机器人用表示),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C)A B C D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灯L1和灯L2串联B.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C.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D.通过L1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三个仪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三个仪表最好用(B)A .型号相同、选用相同量程的电压表B .型号相同、选用相同量程的电流表C .型号相同的电能表D .型号相同、选用不同量程的电流表10.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值为R ,将其剪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值为( D )A .2RB .R C.R 2 D.R 411.如图所示,A 、B 是两条闭合金属轨道(外轨B 略大),A 、B 间用很多绝缘小枕木连接并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由电池通过轨道给电动玩具火车供电。

在一次使用中发现,正在运行的火车在轨道上停止了。

经检查,电源及从电源到轨道的连接都没有问题,那么故障最有可能是( A )A .火车轮子与轨道接触不好B .某条枕木松了,导致电流不能通过它C .轨道A 出现一条细缝,不再是闭合的D .轨道A 、B 各出现一条细缝,不再是闭合的12.如图所示,甲、乙均为理想电表。

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发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灯L1、L2是串联在电路中的B.甲一定是电流表,乙一定是电压表C.当L2短路时L1仍能发光D.乙、甲两电表示数的比值与L1的阻值相等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片P,则(A)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1掷到1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当S1由1掷到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正常发光B.电压表示数不变,小灯泡发光暗淡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15.某同学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U ab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U ab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U ab不变D.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U ab减小16.(来宾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 V不变,电阻R1标有“6 Ω0.5 A”,滑动变阻器R2标有“30 Ω 1 A”,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

为了保护各电表和元件,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C)A.0~12 ΩB.0~30 ΩC.3~12 ΩD.3~30 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7.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

18.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将它分别靠近两个轻质小球A、B,A球被吸引,B球被推开,则两球中一定带电的是 B 球。

19.(河池中考)汽油机工作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质量为5 kg的水,如果温度升高20 ℃,吸收的热量是 4.2×105 J。

[c水=4.2×103 J/(kg·℃)] 20.(铜仁中考)把1 kg的水从60 ℃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 ℃;水从70 ℃加热至9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8.4×104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水=4.2×103 J/(kg·℃)]第20题图第21题图21.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磊同学先用电压表测量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1 V,然后保持电压表接A点不动,将接B点的那段导线改接到C点,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已知R1=5 Ω,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2 V,通过R2的电流为0.2 A。

如果他保持电压表接B点不动,将接A点的那段导线改接到C点,则这种接法是错误的,理由是电压表“+”“-”接线柱接反。

22.如图甲所示电路,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4 V,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15 Ω,电阻R2的阻值为 5 Ω。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8分)23.(1)(2分)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要求:两灯并联,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泡。

第(1)题图第(2)题图(2)(2分)请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的符号填入如图电路的虚线框内,并将电路补充完整。

要求:开关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24.(4分)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一天他发现他家里吊扇叶片沾满了灰尘,细心的他发现,吊扇叶片比其他物品上沾灰多些,请你帮他解释一下。

答:吊扇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上了电荷,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灰尘,因而吊扇叶片比其他物品上沾灰多些。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25.(6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

(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选填“水”或“煤油”)加热的时间更长。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选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

[c水=4.2×103 J/(kg·℃)]26.(7分)(贺州中考)小贺同学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2.5 V不变。

甲乙丙(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图中A (选填“A”或“B”)端。

(3)小贺把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出现的故障是R断路。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由10 Ω更换为15 Ω时,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 V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

(5)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阻R应为12.5 Ω。

(6)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7.(7分)小明同学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甲乙(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位置。

(2)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两空均选填“有”或“无”)(3)他仔细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甲中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一根导线。

如图所示。

(4)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他记下数据并算出电阻R的阻值为10 Ω。

(5)同组的小斌同学继续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P,适当增大电阻R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计算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五、计算应用题(共25分。

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8.(6分)一定气压下,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液体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该晶体的熔化热,用字母λ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用一个热效率为40%的酒精炉为热源,将500 g 初温为0 ℃的冰全部熔化为0 ℃的水,共燃烧了14 g 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107 J/kg 。

求:(1)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化热λ冰。

解:(1)14 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 =0.014 kg ×3×107 J/kg =4.2×105 J由酒精炉效率η=Q 吸Q 放得,冰熔化成水共吸收的热量 Q 吸=Q 放η=4.2×105 J ×40%=1.68×105 J ;(2)冰的熔化热λ冰=Q 吸m 水=1.68×105 J 0.5 kg =3.36×105 J/kg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