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学法--内容知识,即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知识,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
度,如何为不同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等。

1.有研究者将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2.专家型教师所具备的教学专长有多种形式,可分为四类: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3.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形成,其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874--1949)的著作《教育心理学年》
4.发生认识论:研究认识如何发生或起源以及如何逐渐发展的一门学科。

5.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一种量变)。

6.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火重构的过程(一种质变)。

7.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8.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

9.逻辑—数理经验: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来源于物体。

10.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类: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11.平衡化:之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

12.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

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量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及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13.前运算阶段(2-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智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在直觉思维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思维直接受到知觉到的事物表面显著特征的影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往往是自我中心的。

14.对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教学:(1)使用具体事物和视觉辅助物(2)采用行动,
缩短直接说教的时间(3)在学习一些复杂技能融入阅读时,让幼儿有机会大量地练习基础的子技能(4)在概念和语言的学习中,为幼儿提供各种经验。

15.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意义:教学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中。

16. P38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守恒:指儿童已认识到无论客体的外形发生什么变化,胆气特有的属性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
17.皮亚杰认为“发展先于教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先于发展”.
18.社会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P42
19.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是运用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一种认知发展理论。

20.教学支架:是指儿童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21. ★埃里克森心里社会发展的八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