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教案资料
非Sjogren 综合征
MGD
暴露
瞬目异常 配戴接触镜
干眼的分类(刘祖国)
脂质异常性干眼(LTD):包括蒸发过强性干眼 水液异常性干眼(ATD) 粘蛋白异常性干眼 泪液动力学异常性干眼 混合性干眼
蒸发过快性干眼(MGD)
睑板腺开口凸出移位,边界不清,常有黄白色牙膏状分泌 物阻塞,形成塞子(plugging) 有时可合并泡性角膜炎发生
Lissamine Green染色 泪液渗透压增加或乳铁蛋白减少(加强诊断)
排除眼部其它原因
➢BUT≤5秒时,1+2就可以确诊 ➢BUT≤10秒时,1+2+3或1+2+4才可以确诊 ➢4和5是加强诊断
干眼诊断实验参考标准(刘祖国)
Schirmer test ≤15mm(与年龄相关) BUT
≤10秒(与年龄相关)
溢泪、异物感、泪液减少性干眼症 异位性泪河弯月面形成
干眼的常见病因
分泌减少 Sjögren综合症 、外伤 、感染、炎症 药物、肿瘤、手术损伤
蒸发过快 MGD、睑缘炎 、炎热干燥气候、空调、 VDT、变应性结角膜炎
黏蛋白缺乏 VitA缺乏 、眼表烧伤 、防腐剂 、角 膜缘功能障碍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沙眼
– 代表性疾病:Sjöge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眼 类天疱疮病,严重的眼热化学烧伤
– 预后很差
干眼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是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1995)制定的分类方法 缺点:不包括黏蛋白缺乏性干眼(泪液量正常,眼表上皮细胞受损)
分泌减少
干眼
蒸发过快
Sjogren 综合征
黏蛋白缺乏性干眼
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 眼表化学伤、热烧伤 角膜缘功能障碍 维生素A缺乏(儿童多见)
杯状细胞-分泌凝胶性黏蛋白 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合成跨膜黏蛋白 在眼表形成一层多糖被,具有亲水性,
使泪液均匀分布
粘液斑
泪液动力学异常性干眼
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包括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 引起的眼表炎症而导致动力学异常
检查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
患者向前直视,裂隙灯下用钴蓝滤光片观察自眨眼后荧光素 在泪膜中出现第一个随机分布干斑所需时间,<10sec为异常
非侵入性BUT 利用泪膜镜直接 观察BUT <25sec为异常
泪河弯曲面 ( tear meniscus )
泪河弯曲面的曲率半径 ☆ 正常(R1)>干眼症(R2)
眼表异常 上皮病变、眼表手术(翼状胬肉、白 内障、角移、LASIK、角膜接触镜)
婴幼儿的干眼
黏蛋白缺乏性干眼
年轻人的干眼
蒸发过快性干眼
(VDT、CL、LASIK)
中、老年人的干眼
水液分泌减少性干眼 蒸发过快性干眼(MGD) 混合性干眼
BUT缩短 MGD
干眼的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症状而不是体征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常用的检查方法变异性较大,重复性低,
干眼症
干眼症的概念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泪液流体动 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组织病变,并伴有 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常规检查有:BUT 所有干眼症患者BUT都缩短 Schimer试验 角结膜染色
干眼的症状
症状是诊断干眼的主要指标之一 常见症状:眼干,眼涩,视疲劳,异物感,烧灼感,
变异性大,重复性差
将酚红处理过的棉线,置于下穹 窿,颜色由黄变为橙色
比schirmer试验剌激性小,结 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检查眼表面损害(荧光素染色)
➢提示角膜上皮细胞层的完整性被破坏 ➢干眼最早出现眼表损害是发于结膜,而不是角膜 ➢应用钴蓝滤光片检查可清晰的发现结膜上皮损害
有助于早期诊断(晚期主要发生角膜上皮损害)
孟加拉玫瑰红和丽丝胺绿染色
➢孟加拉玖瑰红:染色部分表明该处上皮细胞表面的跨膜 粘蛋白被破坏,缺少泪膜的保护 ➢该染色法局部刺激性很强,临床难以推广应用 ➢ 丽丝胺绿:细胞毒性低、无刺激,主要用于检查结膜上 皮
1%孟加拉玫瑰红 + 1%荧光素混合 液 2µl染色
可明显减轻刺激 症状,同时检查 眼表上皮病变及 泪膜破裂时间( BUT)
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检995年 )
1、泪液质和量的异常
– Schirmer - 1 a 试验
< 10 mm/5min
– Schirmer - 1 b 试验
< 5 mm/5min
– BUT 试验
< 5s
– 棉线试验
<10mm/15s
2、眼表异常
– 荧光素染色
0-40岁 40-60岁 60岁以上
FL染色 RB染色 泪河高度测定 乳铁蛋白检测
12mm 10mm 8mm
0-3分×4 0-3分×4
0-40岁 40-60岁 60岁以上
≥2分 ≥2分 ≤0.3mm
10秒 8秒 6秒
检查泪液分泌量
Schirmer 试验
酚红棉线试验
应用Whatman 41号标准滤纸条 滤纸条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流泪
1 分
– 孟加拉玫瑰红染色
3 分
1+2 确诊
1或2 疑诊
干眼的诊断依据主要是症状,其次才是泪液分泌量(schirmer试验)
泪膜的稳定性(BUT、泪膜镜、干眼仪)和眼表面损害(眼表染色)
因此,必须开发新的对干眼症状敏感的检查方法或答卷评分标准。
干眼诊断标准 (刘祖国)
主观症状(必需):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 泪膜不稳定(必需):BUT 泪液分泌减少:泪河高度测定、Schirmer test 眼表面损害(加强诊断):FL染色、RB染色、
干眼(Dry Eye),或称单纯性干眼
– 病因不明确 – 以眼不适症状为主,影响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习 – 体征缺乏特征性 – 预后不严重
干眼综合症(Severe Dry Eye Syndrome)
– 因全身或局部明确的原发疾病破坏分泌泪液的组织,泪膜部 分或完全缺如,角膜缘功能部分或完全缺失,角膜上皮结膜 化、新生血管化
酸胀感,眼痛,畏光,用眼后眼发红。 其中71.3%的干眼患者有视疲劳的症状 诱发或加重因素:夜间,烟尘重,看书时
干眼症的分类
➢ 我国目前关于干眼的分类尚无统一 的标准,存在多种分类方法 ,有的 是按病因分类 ,有的是按泪液成分 改变分类 ,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 一定的困难和紊乱
干眼疾病的基本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