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ppt课件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ppt课件

19
六、建议
加强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不是天生的 分析、判断、归纳、总结是抽象思维的特征,
把这些形成习惯 遇到问题先分析,不要拿来就用,不要见问题
就套公式 重结论,更重思维过程。没有经过思考消化学
来的结论是没有活力的。
20
重视研究、探究式的学习
物理实验只是训练与提高同学们探究与研究能力 的载体,通过物理实验或其他的活动提高自己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究 的方法,养成探索研究习惯。
要用到假设、推理、判断等手段,对思维能力要 求高
12
三、课堂对比
初中:课堂容量小,课堂内反复解决一个或两个 问题,同学参与度高,表现活跃(计算量小,思 考量小)
高中:课堂容量大,计算量大,物理思维明显, 一节课要解决很多问题,牵涉的物理量多,概念 抽象,同学理解相对困难
13
学习效果
初中:课堂上能听懂,课后题会自己做,有问 题能自己解决,基本不需要讨论或请教老师。 成绩相对稳定,同学之间学习差异小…
高中:课堂 上可能能听懂,课后题基本不会做, 遇到问题也不知如何自己解决,想讨论也不知 从何讨论起,问老师也不敢或不好意思。成绩 波动大,同学之间差异大…
14
四、学习方法
学习动力--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就如感情 只有深入进去才会感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调动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上进心培养
物理学习兴趣 通过了解物理的魅力培养兴趣,成为物理的
初高中物理衔接
中牟四高高一物理组
2018年8月
1
一、知识对比 二、思维方式对比 三、课堂对比 四、学习方法对比 五、心态对比 六、建议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对比
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实现了三个过渡: (1)从标量到矢量:如力的合成分解;运动
合成分解 (2)从简单到复杂:如二力平衡到力的平衡;
8
知识对比(四)
初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和解释都简单粗 略
高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 理问题的分析推理严密科学,阅读难度大。
9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初中为“一切物体 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高中表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为止”这种表述更加科学严密。 表明①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的性质,即物体有惯性。②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如关于速度v
4
关于苹果下落
苹果越落越快(直观) 苹果下落怎么个越来越快法?(需要假设、测量、
推理、 归纳、验证等) 平常的实验难以得到结论(因为实验干扰因素多) 需要特殊设计的实验装置或是进行理想实验 ………………………. 最终得到落体定律!!!!!!!
5
知识对比(二)
初中物理课程中大多数问题重在定性分析,定量 计算基本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比例关系的运用等
高中物理课程大部分问题即要作定性分析,而且 要进行大量的,相对复杂的定量计算,对数学要 求高,大量使用代数、函数、三角函数、图像、 向量(矢量)、极值等。
6
初中物理(力学)
高中物理(力学)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受 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
二力平衡
力的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 一定律)
10
三、思维对比
思维对比(一)
形象思维仍是很重要的,抽象思维是高一个层 次的思维方式,抽象以形象为基础,通过推理、 判断等方法归纳出结论
形象思维通过直观的看就能形成,思维加工过 程简单,抽象思维需要主动思考,再学习一些 特殊方法(归纳、类比等),不断形成
11
思维对比(二)
初中研究的物理问题多是单因素的逻辑关系 高中很多是多因素的复杂逻辑关系,分析问题需
功和机械能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 周运动
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二、 三定律)
功、机械能守恒定律
7
知识对比(三)
初中知识很多可以有直接经验,大多研究单一 对象、单一过程、静态问题
高中知识有些远离生活经验,甚至无法实验室 实现,需要理解实验,经常研究多个关联的研 究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 题
匀速直线运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 动、圆周运动 (3)从直观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
3
知识对比(一)
初中物理课程基本上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大多数 问题是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
高中物理课程多数以抽象思维为基础,很多结论 不能由实验直观直接得到,而需要在实验基础上, 加以抽象、整理与归纳才能得出
一般实验方法:实验->得出数据->绘制图形->分 析关系->得到结论
21
重视数学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学公式:10个 数学公式的物理限制 s-t,v-t,a-t图像 三角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函数思想:自变与因变 …………….
Fans 通过发现物理老师的“好”,与老师成朋友,
一起学物理 ………………………..
15
学习习惯--预习
课前预习,每次新课前都翻翻书,看看有些知识 是不是初中学过的,高中有什么不同,能不能把 旧知识顺应过来,减小梯度,完成升级
预习不是追求一步到位,只是熟悉一下,感觉哪 儿可能会是难点,在后续的学习中加以注意与解 决
17
学习习惯-作业
高中也有套公式或结论就能解决的作业 反复培养自己解题的一般性的思维模式(如何
审题、如何突破、如何分析、如何作答) 注意积累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物理解题规范,掌握其特殊格式
18
五、心态对比
初中很优秀,高中很平凡 天天很刻苦,就是学不好 作业完成好,考试就不会 讲座没少听,越听越糊涂 天天做习题,题都看不懂 物理入门难,一看就害怕 考试个位数,怎么见爹娘 ………………..
预习不是机械的,形式的。比如完成一个学案? 完成一份试题?写个预习笔记?
16
学习习惯-听课
听什么?知识形成的过程,涉及的物理方法 体会什么?教材的内容安排,老师的思维方法 记什么?物理课堂笔记基本难有大作用,记自己
最有感悟的东西,不需要照抄老师板书,不需要 抄书上黑体字。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如老师的 分析问题的草图,解题的格式,画图示例等。 想什么?想重点,想难点,想应用,想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