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材料必备词语及结合形式用词

写材料必备词语及结合形式用词

【写材料必备词语及结合形式用词】第一篇:《写材料必备词语及结合形式用词》写材料必备词语及结合形式用词各基层党组织共计(开头)组织XXX名活动中活动期间下发了通知使…..接受了一次教育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2个分散与集中定点与回播的方式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居民骨干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协调性。

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满足群众需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形式主义要反对,但是好的形式不能丢。

如我们的文字,老祖宗留下的,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了令人奇妙的汉语文字,他们的每一种组合,都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需要。

有体验才有经验,有经历才有能力。

把大家总结的东西,借来用用,总比自己冥思苦想、胡乱造词好的多。

1、以...为...如:为基础、为基点、为基石、为核心、为中心、为根本、为重点、为举措、为平台、为载体、为保障、为保证、为后盾、为契机、为总揽、为统揽、为抓手、为目标、为动力、为依托、为突破、为目的、为关键、为先导、为宗旨、为支撑、为指导、为导向、为方向、为驱动、为主体、为补充、为标准、为主题、为依据、2、三字“为点”为立足点、为出发点、为切入点、为落脚点、为根本点、为结合点、为闪光点、为增长点、为着力点、为动力点、为关键点、为着眼点3、“三字于”立足于、着眼于、贯穿于4、渐进类日益、日趋、日渐、日臻、不断、逐步、稳步、深化、深入、推进、推动、促进、促使5、建立类及程度类探索、实行、建立、健全、构建、打造、争创、创建、规范完善创新、强化、加大、加强、加快、加速、严格、突出6、“导类”:宣传倡导、服务指导、示范引导、监管督导、方向指导、教育引导7、“新三字”为载体、为抓手、为统揽、为新机制、新路子、新模式、新环境、新载体、新途径、新突破、新优势、新方向、新跨越、新发展、新趋势、新期待、新局面、新格局、新成就、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新征程、新飞跃、新情况、新特点8、“五言类”吹响集结号、齐奏交响乐、共谱和谐曲;念好联字经、架起连心桥、铺就致富路、奏响和谐曲9 、组合类探索新路子、创新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推动新跨越、促进新发展10、新结果类建立了工作新秩序、明确了发展新方向、拓展了增收新途径、集聚了建设新优势、探索了试点新路子、实现了建设新目标11、启示“两字类”是前提、是关键、是基础、是核心、是保证、是动力、是源泉、是根本12、启示“四字类”前提条件、基础保证、关键环节、核心所在、有效举措、重要手段、有效载体13、需要类重要源泉、重要支撑、重要力量、重要途径14、时期类战略机遇期发展加速期、结构转型期、攻坚爬坡期形式主义要反对,但是好的形式不能丢。

如我们的文字,老祖宗留下的,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了令人奇妙的汉语文字,他们的每一种组合,都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需要。

有体验才有经验,有经历才有能力。

把大家总结的东西,借来用用,总比自己冥思苦想、胡乱造词好的多。

第二篇:《以项目统揽全局创新中寻求突破》以项目建设推动中心城区跨越发展万安街道党工委李奉恒几年来,洛江区万安街道街道立足区位优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坚持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大力推进载体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完成万安科技工业园、塘西工业园、华大科技创业园和宏益电子产业园一期共2000多亩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宏益电子产业区、十八坎山综合治理及后埭社区城市化改造项目建设,努力构筑发展平台。

强化招商选资,建立项目评估和用地准入机制,优选137家企业入驻发展,形成鞋服包袋、机械机电、树脂陶瓷工艺三大主要行业,2010年全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87%%。

积极扶持、促进企业推进制度和管理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争创品牌,企业素质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

全街道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近50%,产值超亿元企业17家,五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2.43%,工商税收年均增长13.86%,规模企业与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二是以项目建设支撑城市发展。

针对中心城区城市气息不浓、综合配套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弱等突出问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2006年以来共完成土地征用面积2000多亩,房屋拆迁面积10多万m²,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配合市建成大坪山隧道及其接线工程,完成万虹公路拓改、安吉大道、滨江大道二、三期等道路建设,加快推进万虹1为载体、为抓手、为统揽、为市政道路万安段拓改工程、塘西至洛阳江道路、新城路等道路建设,加强塘西工业区、洛阳桥景观道路、杏园小区经适房等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区域供水、排水、排污、电力、路灯、通讯等市政设施建设,城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坚持发展城市经济先行,稳步推进万安片区“退二进三”,加快“城中村”、“城中厂”搬迁改造,投入近7000万元建设2.7万m的琯头新村及3.25万m的杏园小区经济适用房,投入600多万元建成塘西社区行政服务综合楼8000 m。

着力培育生态宜居的房地产业、规模化的商贸物流业,开发建设吉源花园、冠亚东方星城、阳光国际广场、汇龙大江盛世、嘉琳广场、三盛中央花园等房地产项目100多万平方米,建成五金机电商城、恒盛汽车城、红星美凯龙等等商贸设施,加快促进豪生酒店、洛江中心商城建设,城区集聚功能不断增强。

坚持城市管理先行,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评、省文明城区检查工作为契机,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城区环境卫生、市场经营、交通秩序整治力度,着力建立健全市容市貌整治管理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城区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亮化工作,开展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联动执法工作,保持治理“两违”的高压态势,引导城区建设规范有序发展。

投入近百万元清理北渠洛江段、塘西排洪渠积淤,种植红树林面积527亩,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泉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集体”。

为载体、为抓手、为统揽、为三是以项目建设提升民生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公共资源向民生问题延伸,不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万安小学、洛江区实验小学,加快推进泉州第十一中学宿舍楼、万安中心幼儿园、信和幼儿园、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建设,实现全街道小学达到“十配套”标准,顺利通过省“两项督导”评估验收。

投入30多万元完成杏宅、万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及万福社区服务站建设,投入50多万元对农贸市场100多间店铺进行水、电工程改造。

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20多万元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3个体育健身工程点。

积极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事业,街道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受益人数近万名,年发放低保金20.28万元。

着力解决好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住房困难,建设杏园经济适用房330套3.25平方米。

促进民和。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范围,完善社区民主制度建设,以民主促和谐。

加快信息化步伐,做好“世纪之村”软件的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洛江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以良好社会风气促和谐。

保障民安。

深化平安建设,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治安突出问题,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消除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责任落实年”等各项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以项目建设锤炼干部作风。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干部转变作风、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在推进项目、发展项目的具体实践中锤炼干部素养,提升干部素质。

领导先行作承诺。

街道领导成员先行表率,带头总结前年工作落实情况,查找自身“庸懒”问题,结合街道新的一年工作目标任务,以表格式制定要点式年度工作计划,并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完善制度治慵懒。

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工作一周清”制度,促进领导干部一周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效。

完善和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街道班子成员挂钩负总责机制,加强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和过程协调,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加强督查抓落实。

坚持3为载体、为抓手、为统揽、为“月通报、季汇报、年总结”调度制度,建立项目工作台帐,不定期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切实兑现奖惩,严肃追究责任,努力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工作氛围。

继续深入开展破解“熟人经济”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以作风转变推动环境优化。

强化教育提素质。

针对个别工作人员创新思路不够等能力短板,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利用每周一晚上例会,由街道主要领导、业务骨干进行专业讲解,领学领议,提高工作人员吃透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提高与居民交流沟通的能力。

第三篇:《关于写材料的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关于写材料的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学到老,活到老”,“谁选择了学习,谁就选择了提高和进步”,对于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改变自己政治前途必修科目,在同一起跑线,学习和积累是进步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一、尽快熟悉自己工作性质及业务范围,努力掌握本单位当前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作为一切写材料的落脚点。

1、翻阅近两年的下发文件和各科处室写的材料。

注意各种文风的谋篇布局、业务范围等。

2、注意领导的讲话措辞、掌握领导的意图、跟上领导的思路,这些都要积累,捕捉领导讲话的语言(格言警句)等,进而贴近领导的风格,为自己储存素材,丰富自己,也为下步服务领导打下基础。

二、写材料关键是搜集、积累素材,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