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讲课讲稿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讲课讲稿

附件2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一般指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求而开展的获取自然本底情况和基础科学数据、系统编研或共享科技资料和科学数据、采集保存自然科技资源、制定科学标准规范、研制标准物质等科学活动的统称。

科技基础性工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对于推进基础学科发展、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是专门支持科技基础性工作的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科学考察与调查、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籍编研、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以及其他对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性工作。

精品文档
3. 专项支持的工作不以发表论文、获取专利为主要目标,主要目的是产出权威系统的科学数据、调查报告、科技资料、图集图件、重要标准、科学规范等公益成果。

4. 专项项目执行期一般为3~5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执行年限。

5. 项目须按工作任务科学设立课题,课题下不设子课题;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是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需明确工作内容、参加人员数量和结构、经费预算额度和比例;课题之间的经费分配、工作量分工要大致均衡;每个课题围绕确定的工作内容组织精干、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体现优势互补。

6. 为确保项目实施获取科学数据和资料的系统性和权威性,申报项目应广泛听取本领域专家意见并组织相对优势的单位联合申报。

7. 为更好地向科技界提供公共服务,项目应具有详细明确的数据、资料汇交和共享计划,项目完成后所有数据要按照有关要精品文档
求实行开放共享。

8. 申报项目必须符合2015年度指南方向,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相关条件。

二、申报资质要求
1. 申报单位必须是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中央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具有法人资格,有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

申报单位须通过依托部门向科技部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2. 申报单位在申报项目时推荐一位本单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申报单位正式在编在岗的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
(2)申报项目当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3)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
(4)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精品文档
本项目的研究和管理。

3. 已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主体科技计划或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在研项目的人员不能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申报本专项项目;已同期参与2项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人员不得作为本专项项目的参加人员。

4. 项目负责人每年投入本专项项目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各课题负责人不少于4个月;其他参加人员不少于3个月。

5. 外籍及港、澳、台地区科研人员被推荐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须正式受聘于中国大陆境内单位且全职在岗工作,在受聘单位工作时间符合相关规定(应同时提供境外工作单位和受聘单位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申请书一起报送)。

6. 以下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申报: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专职科研管理人员;
(2)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工作时间已满负荷的人员;
(3)因违规被取消申报资格和其他不能保证履行规定义务者。

精品文档
三、组织项目的有关要求
1. 申报单位应组织跨部门、跨学科,以及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整合国内相关优势单位力量,提出项目负责人(1人)。

2. 申报项目应如实反映项目申报单位已有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如实说明项目负责人的研究背景、近五年主持或承担的与申请项目有关的国家科技计划(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与申请项目有关的代表性论文(5篇)及专利奖励等情况。

3. 项目牵头单位应该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人员、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必要时还要通过主管部门开展组织协调工作。

4. 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的,项目牵头单位应该提供与主要参与单位的联合申报合作协议,附在项目申请书之后一并提交。

5. 项目应注意加强与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的衔接,所取得的成果应该为科技界提供共享服务。

四、关于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的有关要求
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不同于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大多数
精品文档
工作是基于现有的且应具备的工作条件、用成熟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以积累基本的科学数据;或者基于现有的资料进行系统加工整理,形成权威的典籍志书。

要根据此项工作的性质,实事求是地编制设备购置、材料试剂、测试加工、差旅和劳务等费用,避免不切实际需要的虚报经费。

2. 严格按照项目实际经费需求如实编制预算,每个课题的经费与工作量要相匹配,严禁课题单位分配获得与其工作量不相符的经费;经费预算科目要严谨合理,符合本项目的实际需求;要按照预算科目逐一编制详细的预算说明,测算依据和标准要科学合理、详实充分,符合相关规定。

3. 申报科技基础性工作应具备基本的、必需的仪器设备等工作条件。

申请书中提出的仪器设备购置主要用于满足本项目的实施,以金额不大、数量不多的小型仪器设备为主,经费总量要控制在合适的额度;自行研制仪器设备的,请说明与本项目的相关性、经费开支标准和依据;不得购置与本项目关联不大的任何仪精品文档
器设备。

4. 科学估算材料费和测试化验加工费,控制在合适的额度,并说明试剂材料和测试化验加工与项目的相关性;对于没有市场价的单位内部测试化验加工支出,须说明开支标准和依据;不得用于支付其他科研工作的试剂材料和测试化验加工等费用。

5. 严格控制购买数据资料的经费预算。

对于申报典籍志书图集研制类的项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应具备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基础,或能够从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获取数据,不应从外单位购买金额较大的数据资料。

不具备上述基础条件的、且必须购买较多的数据资料的,需说明必要性。

6. 严格控制会议费和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和总体额度。

对于科学考察工作,差旅费主要用于本单位往返科考目标地区的开支,项目验收时将对此严格审计。

精品文档
7. 严格控制劳务费开支总量和发放标准。

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应主要由项目组成人员承担,不应支付大量的劳务费聘用人员承担。

要根据实际需求控制临时聘用人员的数量,依据其工作量和职称、能力、水平发放不同标准的劳务费,不得高标准开支劳务费。

单位长期聘用的或者签有长期劳务合同的人员不属于劳务费支持范围。

8. 合理计划年度工作任务,科学估算每年所需经费额度。

一般地,执行期为5年的项目,年度经费分配比例为15%、25%、25%、20%、15%;执行期为4年的项目,年度经费分配比例为15%、30%、30%、25%;执行期为3年的项目,年度经费分配比例为20%、40%、40%。

五、申报受理程序
1. 申报单位需先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专栏()进行单位及用户注册(已精品文档
进行过其他计划项目申报的单位,无需重复注册)。

登录申报系统后,点击进入“选择计划类型”界面,在申报内容栏目中选择“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按照有关提示进行操作。

申报单位必须如实填写,认真校对每一项内容,确认无误后再提交依托部门。

2. 申报单位必须在线打印已正式提交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并按要求装订以上内容和相关附件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正式报送依托部门审核。

非在线打印的正式提交材料一律无效。

3. 依托部门须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登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按照相关提示对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确定推荐的申报项目正式向科技部提交。

4.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不予受理:
(1)不符合专项的基本要求和申报资质要求的;
精品文档
(2)申请书编写不符合规定格式要求的;
(3)申报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申报程序的;
(4)已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支持的;
(5)在国家其他科技计划(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中有支持渠道的。

5. 项目申请书(包括不受理的项目申请书)不予退回,由科技部统一处置。

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