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__铅垂线_________。
2、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____大地水准面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_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____和步步有检核。
4、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5、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平面坐标和高程表示。
6、在球面上用地理坐标表示点的平面坐标时,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
7、测量的基本工作为_____测角度_____________、测距和测高差。
8、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大地水准面采用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进行表示,这个数学曲面称为参考椭球体面。
9、将地面点由球面坐标系统转变到平面坐标系统的变换称为投影。
10、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为x轴,横轴为y 轴。
二、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C )。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2、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B)表达的。
A 直角坐标B 经纬度C 距离和方位角D 高程3、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B )的铅垂距离。
A 坐标原点B 大地水准面C 任意水准面D 赤道面4、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5、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相关参数将其在实地标定出来的工作是(B)A 导线测量;B 测设;C 图根控制测量;D 采区测量;6.、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B)。
A 法线B 铅垂线C 经线D 任意直线7、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A)。
A 不随起算面而变化B 随起算面变化C 总等于绝对高程D 无法确定8、某地位于东经130度40分30秒,则其所在的高斯投影6度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B)度A.130 B.129 C.132 D.1289、我国1985年高程基准以某海的平均海水面为高程的起算面,这个海是(D)。
A:东海;B:北海;C:南海;D:黄海。
10、测量上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下正确的是:(A)1、什么是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2、什么是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3、一国家控制点的坐标:X=3403563.763,Y=14367612.489,问:(1)该点位于60带的第几带?(2)该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3)该点在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4)该点距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距离为多少?(8分)答:(1)该点位于60带的14带;(2)该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810;(3)该点在中央子午线的西侧;(4)Y=367612.489-500000=-132387.511米,所以该点距中央子午线的距离为132387.511米。
距赤道的距离为:3403563.763米。
第二章 水准测量一、填空题1、 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可以分为闭合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 和水准支线。
2、水准测量时对某一水准尺进行观测时的基本步骤是粗平、瞄准、______精平____和读数。
3、水准测量时对前后视距的要求是 尽可能相等 。
4、水准测量中常用的两种检核方法是 双面尺法 和变更仪器高法。
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和 望远镜 三部分构成。
6、水准仪是指能够提供 水平视线 的仪器。
二、选择题1、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A )。
A 、总为0B 、与路线形状有关C 、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D 、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2 、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 、B 两点的高差,从A 到B 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为(C )米。
A 、-0.938B 、-0.466C 、0.466D 、0.9383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D)。
A 、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C 、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D 、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4 、水准测量时在后视点A 上的读数为1.226,在前视点B 上的读数为1.737,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差hAB 为(D)。
A 、1.226mB 、1.737C 、0.511mD 、-0.511m 5 、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D)。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B 、整平----瞄准----读数----精平C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D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6、使用水准仪时,欲使水准管的气泡精确居中,应转动( D )。
A 、目镜;B 、物镜对光螺旋;C 、制动螺旋;D 、微倾螺旋。
7、一闭合水准路线,其观测结果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施测方向,请按BM A→1→2→3→BM A 路线推算),则其高差闭合差为: ( D ) BM AA .-1.234米;B .+1.234米;C .+0.024米;D .-0.024米;123-2.418米1.789米1.452米 -2.057米三、简答题1、什么是视准轴?十字丝中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2、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推算出地面点的高程。
四、计算题1、要测量A、B两点之间的高差,由于距离较远,因此在中间设置了两个转点P和Q,水准仪分别在AP、PQ、QB之间进行了三站观测,观测值如下表所示,试计算AB两点的高差。
(10分)5.5762、根据以下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所列观测数据,计算高差、转点和BM4点高3、根据附和水准路线点的观测成果计算下列表中的改正数、改正后的高差及各点的高程4、试完成下列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薄的计算5、闭合水准路线高差观测如图,已知A点高程H A = 41.20m,观测数据如图所示(环内单位为m的为两点高差,环外单位为km为两点距离),计算B、C、D、E点的高程。
第三章角度测量一、填空题1、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对中。
2、经纬仪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3、经纬仪十字丝板上的上丝和下丝主要是在测量距离时使用。
4、用测回法测定某目标的竖直角,可消除指标差误差的影响二、选择题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
A 180°B 0°C 90°D 270°2、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A)。
A 点的坐标B 水平角C 垂直角D 视距3、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瞄准目标时应用十字丝的( D )。
A 上丝;B 中丝;C 下丝;D 竖丝4、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D)。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B竖盘指标差C横轴不水平D竖轴不竖直5 、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C)。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6、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盘左读数为81°12′18",盘右读数为278°45′54"。
则该仪器的指标差为(B)。
A、54"B、-54"C、6"D、-6"7、使用水准仪或经纬仪时,如果发现十字丝看不清楚,应转动(C )。
A、物镜对光螺旋;B、水平微动螺旋;C、目镜调节螺旋;D、制动螺旋。
8、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瞄准目标时应用十字丝的(B )切于目标定观测的高度处。
A、上丝;B、中丝;C、下丝;D、竖丝。
9、若观测某水平角六个测回,则第五个测回起始方向读数应配置为(C)。
A、30 ;B、150 ;C、120 ;D、90 。
10、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处于(B)。
A、竖直位置;B、水平位置;C、铅垂线;D、倾斜线。
三、简答题1、什么是盘左?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左边。
2、经纬仪对中整平的目的?对中的目的:使水平度盘的中心位于过测站点的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水平度盘位于水平位置。
四、计算题1、试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记录手簿的计算。
2、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AOB 一个测回,盘左、盘右读数如下图所示。
试完成记录手薄的填写和计算:盘左:39197'盘右:91277'第四章 距离测量一、填空题 1、当用视距测量方法进行倾斜距离测量时需要读取上下丝读数和 竖直角 。
2、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__水平______距离。
3、距离丈量是用______相对_______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
4、常见的距离测量方法有___钢尺量距______、__视距测量______和光电测距二、计算题1、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AB 、CD ,量得结果为:往AB D =352.352 m ,AB D 返=352.102m ,往CD D =725.250m,返CD D =724.950m 。
分别求两 段距离的平均长度平AB D 、平CD D 及两段距离的相对误差AB K 、CD K , 并比较哪段距离丈量较精确。
K=|D 往-D 返|/[(D 往+D 返)/2]2、用经纬仪测地面上AB 两点水平距离及高差,经纬仪放在A 点,观测数据如下。
下丝2.200m ,上丝1.200m ,中丝1.700m ,竖直角100,仪器高1.50m ,求AB 两点的水平距离D AB 及高差H AB D AB=96.98 H AB=16.90第五章 控制测量一、填空题1、 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______坐标纵轴方向_和磁子午线方向。
2、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0-90 。
3、根据采用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通常包括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__坐标方位角__________ 三种。
4、位于测量坐标系第三象限内的直线其方位角α和象限角A 的关系是 α=180+A 。
5、 单导线的布设形式有____附和导线__________、闭合导线和支导线。
6、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 高程控制测量 。
7、导线计算中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___反号平均分配__________________。
8、导线计算中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__反号跟距离或测站成比例分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已知AB 的方位角8120'= AB α,该直线AB 的反方位角BA α 等于( D )。
A 、24339' ; B 、8120' ; C 、81110' ; D 、8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