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简介,梁启超小时候的故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
广东新会人。
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着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
梁启超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他在《饮冰室合集》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为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
爬上竹梯做打油诗1873年,梁启超出生在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一个书香门第的人家里。
小时候的他很淘气,一天,他爬上竹梯玩耍。
祖父怕他有危险,望着梁启超急叫:“快下来,快下来!会跌死你的……”梁启超看见祖父急成那样子,竟又往上再攀一级,还冲口念出两句诗:“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
”祖父不由开心大笑,感到乖孙非比寻常。
他仿佛看到了孙儿的鸿鹄之志。
那个温馨又平常的瞬间,也仿佛昭示着这个孩子与众不同的未来。
出言不逊逗乐来客书香门第,教育孩子自然有一种别出心裁的方法。
梁启超10岁那年,跟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
李家正厅对面有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走到杏花园玩耍,但见朵朵带露杏花争妍斗艳,十分可爱,便摘了几朵。
突然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是父亲与李秀才来了。
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
父亲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
父亲吟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着的“挡煞”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李兆镜拍掌叫绝,于是道:“让老夫也来考一考贤侄,‘推车出小陌’,怎样?”梁启超立刻对上:“策马入长安。
”“好,好!”李兆镜连声赞好。
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原谅了梁启超的过错。
还有一次,梁启超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当时正在厅里与父亲谈着什么。
梁启超从外面玩得满头大汗走进来,从茶几上提起茶壶斟了一大碗凉开水正想喝,却被客人叫住了。
“启超,你过来。
”客人说,“我知道你认识很多字,我来考考你。
”客人见茶几上铺着一张大纸,提笔便狂草了一个“龙”字:“你读给我听。
”梁启超看了一眼,摇摇头。
客人哈哈大笑。
梁启超没理他,一口气喝干了摆在茶几上的那碗凉开水。
客人看了又哈哈大笑,道:“饮茶龙上水。
”梁启超用右衫袖抹一下嘴角,说:“写字狗耙田。
”梁启超的讥讽让父亲尴尬,正要惩罚他,客人说:“令公子对答工整,才思敏捷,实在令人惊异。
”登上凌云塔初露凌云志梁启超的故乡新会茶坑村有座小山,叫坭子山,山上有座塔,叫坭子塔,又叫凌云塔。
梁启超的老家就在坭子塔山下,童年的梁启超时常和小朋友爬上凌云塔望风景。
一天,梁启超写了一首诗给祖父看。
诗是这样的:“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
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
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
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
我欲问苍天,苍天长默默。
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
搔首独徘徊,此时终难得。
”这就是梁启超11岁时写的《登塔》诗。
温;辛、苦;归脾、肺经。
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功效。
主治脾胃气滞,脘腹长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梅核气。
陈皮有助于消化,因为陈皮含有类柠檬苦素,这种类柠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于水,此外,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甙、维生素B、C等成分,它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增加食欲。
陈皮的苦味可以与其他味道相互协调,因此可以用于烹制菜肴改善味道,不但辟去鱼肉的膻腥味,且使菜肴特别可口;在凉果、食品方面,新会陈皮梅、陈皮鸭、陈皮酒,其色、香、味都具特色。
此外,制作绿豆沙、红豆粥等甜品,若加入一点陈皮,味道分外芳香。
陈皮也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苦、性温,具有通气的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
中医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葵扇葵扇是广东江门新会最著名的特产。
古称“梭扇”。
约始于晋代。
《广东新语》、《新会县志》载:“始于魏晋,盛兴明代”。
清代咸丰年间,始创玻璃扇;同治年间创火画葵扇;辛亥革命前后,又创竹箨画扇。
新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凡能望得见新会凌云塔的地方,长出的葵扇,葵柄的尖顶对正葵扇正中,否则是歪的葵扇的原材料要求十分苛刻,根据栽培和收割的方法不同,葵扇原材料又有三旗、长柄、生笔三种之分:三旗,叶柄粗而坚,叶肉厚而韧,为制作普通用的藤边粗扇的主要原料。
长柄。
又名二旗。
叶柄长三、四尺,专供撕骨晒干运到国外供制扫刷,葵叶则用来制葵贝。
工艺葵扇所用材料称“玻璃”,又名“生笔”,要求最高,也最难采集。
在葵叶刚生长但未伸展的嫩叶的时候,尖而笔直,故名“生笔”。
当叶未张开时,即用水草轻轻将其捆缠,使叶肉不见阳光,收割时嫩白可爱。
此为制作较为细致的藤边幼扇或织扇的主要原料。
新会葵扇加工要经过20多道工序,经过晒葵、烤葵、缝葵,葵扇的基本轮廓才会成型,再经过葵艺师傅的烙画、绣花,葵扇才终于成为艺术精品。
中国铁路取得的六大成就第一,铁路建设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的大发展。
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铁路年均建设的投资达到540亿元,比“九五”增长了43.3%,仅是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投产的项目最多的几年。
在最近四年中,完成新线铺轨4933公里,投产的复线铁路4103公里,电气化铁路484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的总长度已经突破7万公里,其中复线是23000公里,电气化铁路17000公里。
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的总长度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的总长度均列亚洲第一。
党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后,铁道部把西部铁路建设作为重点,在五年当中,也就是在“十五”计划的安排当中,国家准备投入1400亿元,占铁路总投资的52%。
到“十五”计划末期,也就是到2005年,西部铁路的总长度将达到2.75万公里,比“九五”末期要多2000多公里。
第二,铁路提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1997年实行第一次大提速以来,现在已经实现了四次大面积提速。
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纵两横”的提速网络,提速总营业里程已经达到13000公里,应该说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主要城市。
现在铁路列车的速度普遍提高,跟1997年相比,客车的平均速度提高到25%,特快列车的速度最高时速从120公里已经提到140公里、160公里,直到200公里,这样从根本上扭转了铁路列车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的局面。
随着铁路的提速,铁路的产品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铁路系统推出了朝发夕至、夕发朝至、城际快车、旅游专列,在货运方面,我们开了新装班列,叫“五定”班列,这样更加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此外,最低档的列车——绿皮车,就是普通客车,经过这两年的集中整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服务质量也相应的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铁路的客货运输指标在不断的刷新,去年铁路运输的周转量增长了31%,货物增长量增长了9.2%,这个数字虽然不算高。
但应该提到的,在1998年,中国遇到了一场百年罕见的大水,这个大水对我们的冲击非常大,当时又碰上了亚洲金融危机,货源不足,如果去掉这个因素,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每年客运周转量的增幅是7.9%,货运增长量的增幅是5.2%,这几个数字在中国铁路运输史上也是少见的。
尽管铁路的市场份额在这几年内有所下降,但是旅客周转量还占到了36.3%,货物周转量仍然占到了54.6%,中国目前只有七万公里铁路,美国现在是二十万公里铁路,但是中国铁路所完成的运量已经接近美国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铁路现在每公里铁路所完成的运量,也叫做运输强度是世界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中国铁路的运输效率是世界第一。
第三,铁路的运输经营实现了扭亏为盈。
从1994年到1997年,铁路连续四年累计亏损了154亿,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1999年实现了扭亏,2000年和2001年,铁路的运输形势进一步好转,在不提价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了扭亏增盈的成果。
第四,铁路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几年来,铁道部以实行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提效为重点,积极的推进改革。
从1999年开始,14个铁路局实行了资产经营制,实行了货运和客网的分开,组建了运输公司,增强了运输企业自主经营的动力和活力,同时,铁道部大力推进了主附分离、干支分离,为铁路总体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铁路工程、建筑、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和土木工程五大公司和铁路部门脱钩,十所普通高校和一批中专交给了地方,这样分离了80万人。
去年,运输企业内部也实现了与铁路多经企业的产权明晰,工程、工业、房建、医疗、卫生和教育部门分离工作,全路一共有100条支线实现了单独核算、单独考核,这样就取得了减亏、减员的明显成效。
我们实行了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全路职工总数从1997年的334万人,减到2001年底的248万人,其中运输业从190万人减到了148.8万人,这样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按实务工作量,也就是按周转量来看,劳动生产率在四年当中提高了49.1%,如果按收入来算提高了106.9%. 第五,铁路对外开放有了新的发展。
几年来,铁路加强了与国外的联系,对外运输发展得非常迅速,从1998年到2001年,铁路系统共完成口岸进口运量8585万吨,平均每年递增的幅度是20%。
同时,铁路系统还积极引进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目前建了200家合资企业。
第六,铁路科技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几年铁路系统抓住了信息化建设、既有线改造、高速技术、行车安全和建筑施工等方面,应该说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成果。
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
另外,铁路系统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开发一大批“中华牌”的机车、客车和动车组,这样为铁路的提速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应该提到,正在建设当中的京沈客运专线,时速在200公里和200公里以上,完全是利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勘测、施工,而且利用的是我国自己研制的机车车辆和动车组。
1中国铁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铁路网是在广大的空间范围内分布的,由于点多线长,生产过程分散,为建立必要的生产秩序并保证安全,铁路一直采用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并形成了严格的层级结构组织。
目前国铁系统中最上层是铁道部;第二层是按地域划分的 18个铁路管理局;第三层是直接负责铁路运输生产或维护保障工作的基层车站和车务、机务、车辆、客运、工务、电务等段。
因为各个铁路局地域上的差别,客货运输分为了现“局管内”和“跨局”两类,铁路局由于既不能为市场提供完整运输产品,也不能取得独立的运输收入,甚至在运输生产的指挥调度权上面也不完整,因此并不能真正获得作为市场主体所应具备的若干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