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学概论第三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__

人类学概论第三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__

5
(1)单线进化论,主张所有的社会都要经历
(2)文化相对论,与单线进化论完全相反, 强调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性和独特性, 否认各种文化必须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每个
(3)多线进化论,即他本人的立场,既主张 进化,但又考虑到文化相对性
6
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是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 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 态及其发展线索 世界上存在的多种生态环境也造就了与 之相适应的多种文化形态和进化途径
9
这分析焦点不再是进化本身 转向了用特定文化中特殊因素的适应或 系统维护功能来解释这些因素的存在 即把兴趣从环境如何刺激(或阻止)社 会和文化形态的发展这个问题,转到了 社会和文化形态如何维持与环境的既存 关系的方式
10
(1)新进化论引进了更多的自然科学 概念和方法 (2)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问题上, 古典进化论大多认为文化进化是由人类 心智的能力所 决定,而新进化论的角度更广,提出了 更为全面的看法
7
文化三要素观,即资源、技术和劳力。 资源和技术是基础,借着人类的劳力使 它们得以结合 在人类试图在环境压迫下求得生存的努 力中,劳力是常备的工具,而且几乎所 有的社会都必须面对内地的社会压力和 外地的环境限制
8
(五)哈里斯和拉帕波特的文化唯物论 马文· 哈里斯 1980《文化唯物论》代表该理论的成熟 任何文化现象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 壤之中,都有其客观现实的基础。任何 采取神秘主义态度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续)

1
第一节 自然、结构与符号
新进化论 结构主义 象征人类学
2
一、新进化论
1936年,《人创造了自己》,提出了考古学 上的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以及与之相 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化的三段说。 “新石器时代革命”、“城市革命”:来描述 人类社会变迁的历史 使进化论得以从“蒙昧”、“野蛮”等民族 中心主义色彩浓厚的描绘中解脱出来 试图树立起唯物主义的文化进化史观。
3
认为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 向高级的进步,而且世界各种文化都必 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 《文化的进化》 : 文化尽管是一种超有机体,但也可以通 过能量测算来计算其发展过程
4
文化的进步意味着每人每年利用能量总 量的增长或利用能量的技术效率的提高 文化发展的公式: C= E · T C代表文化(culture), E代表人均年利用能量(energy) T代表能源开发的工具与技(technology) 的效率
19
文化不是封闭于人们头脑之内的某种东 西,而是存在于公共符号之中,透过这 些符号社会成员彼此交流世界观、价值 取向、文化精神(ethos)以及其他观念, 并传承给下一代
20
人类学者的工作不在于运用“科学”的 概念套出“文化”的整体观,也不在于 像结构主义者那样试图从多样化的文化 中推知人类共通的认知语法,而在于通 过了解“土著的观点”(来解释象征体系 对人的观念和社会生活的界说,从而达 到对形成地方性知识的独特的世界观、 人观和社会观背景的理解
15

法国社会决定论 英国结构—功能论 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结构语言学 符号学 “三个情人”: 地质学 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的主体/个人在社会 和文化过程中的相关性 结构主义否认历史或“事件”对结构是 否存在重大影响 “后现代主义” 民族科学
21
斯奈德: 深受帕森斯的影响,也主要致力于对文 化这个概念的关注 他的研究更多的走向了对符号和意义系 统的内在逻辑的理解,并且主要是透过 “核心符号”这个观念
22
要分析的问题为稳定是如何在构成事物常态 的冲突和矛盾之上被构建和维持的 仪式机制 阈限(liminality) 边缘(marginality) 反结构(antistructure) 交融(communitas)等
(5)结构模型有深浅两个层次。与经验现象同构的 是浅层结构;深层结构不为意识所及, 反映人类的普同心性
13
(二)发现文化的深层结构 结构分析的方法: 结构模式的划分: 有意识模式、 无意识模式、 机械式模式 统计学模式
14
结构层次的转换: 将语言学的转换定律应用于人类学的研 究中 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都深藏着一种 内在的、支配着表面现象的结构,而社 会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寻找这种内在的结 构
11
(3)在文化变迁的路线问题上,古典 进化论大多坚持单线进化,而新进化论 同时还重视文化进化的多线性和特殊性 (4)在研究方法上,新进化论不再受 限于古典进化论那种过于抽象、过于包 罗万象的宏大理论倾向,开始重视具体 的民族的文化变迁的研究。事实上,由 于结构功能学派田野工作方法
12
(1 (2)分类就是创造秩序,就是按照二元对立规则来 (3)秩序需要用符号来表达,因此文化是符号体系。 (4)符号体系反映人类的意识结构,而意识结构可
17
从本质上讲,象征人类学(symbolic anthropology)就是把文化当成象征符号 加以探讨的人类学思想和研究进路。 公共符号:指的是事物、关系、活动、仪 式、时间等,也就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 的人们赖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和社会情感的交流媒体
18

格尔兹 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大学期间他主修文学和哲学 先后受到克拉克洪、帕森斯的思想的影响 1956年,他在分析了此前几年在印尼的人类学田野工 作中所获得的资料基础之上,完成了具有浓厚民族志 色彩的《爪哇宗教》 1960年后,他对印尼的巴厘和爪哇等地进行了系统的 田野调查 此后,一直致力于发展一种深度的文化理论 《文化的解释》(1973)和《地方性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