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一、填空题1. 消化可分为① ______ 消化和②_________ 消化两种方式。
2.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_ 和③ _______ 等三种形式。
慢波的起步点是④细胞。
3.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 _________ ,腺体分泌②;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 ______ 。
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__________ 。
4. 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和③________ 。
5. 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 ________ ,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 ________ ;最重要的消化液是③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___________ 。
6. 胃的功能是① _____ 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 _________ 。
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 _______ 、④_______ 和⑤_______ 。
7. 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 。
8. 内因子是由胃的① ______ 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 __________ 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________ 。
9. 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 _______ 期、②________ 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 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 _______ 和②_________ ,消化淀粉的酶是③ ________ ,消化脂肪的酶是④ _______ ,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________ 。
11. 胆汁成分包括① 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④_______ ,其主要作用是⑤ _______ 。
12. 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 ________ 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 __________ 途径。
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 __________ 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 ________ ,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 __________ 。
回肠能主动吸收⑥ ______ 和⑦________ 。
13. 肝脏参与体内① 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 _______ 和⑤________ 等功能,其中以⑥ ______ 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A型题]1. 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A. 慢波的幅度B. 慢波的频率C. 动作电位的幅度D. 动作电位的频率E. 平滑肌本身的节律2. 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A. Cajal 细胞B. 浆膜层C. 黏膜层D. 纵行肌E. 环行肌3.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A. 交感神经支配B. 副交感神经支配C. 肌间神经丛的作用D. 黏膜下神经丛的作用E.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4. 胃肠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期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K +内流B. Na +内流C. Ca 2+内流D. Na +与或内流E. CI -外流5. 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发生在()A. 慢波的去极化波上B. 慢波的复极化波上C•自发复极化发上D. 节律性复极化波上E. 交感神经兴奋的基础上6. 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刺激不敏感的是()A. 化学刺激B. 电刺激C .牵拉刺激D. 温度刺激E. 缺血7. 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A. 唾液B. 胃液C. 胰液D. 胆汁E. 胃蛋白酶原8. 唾液中除含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 蛋白水解酶B. 凝乳酶C. 脂肪酶D. 溶菌酶E. 肽酶9. 唾液分泌的调节主要是()A. 神经反射B. 体液因素C. 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D. 自身调节E. 体液因素和自身调节10. 下列关于食管- 胃括约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部位平滑肌增厚B. 其内的压力比胃内高5~10mmHgC. 食物经过食管时可反射性舒张D. 胃泌素可刺激其收缩E. 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11. 胃的容受性舒张的传出神经是()A.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B. 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C .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D•述走神经肽能纤维E .肌间神经丛12. 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A. 胃体B. 空肠C. 十二指肠D. 回肠E. 胃窦和十二指肠13. 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A. 壁细胞分泌盐酸B. 壁细胞分泌内因子C.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D .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E.幽门腺分泌黏液14. 下列抑制胃液分泌的是()A. pH 值fB. 低张溶液C. 氨基酸D. 生长抑素E .乙酰胆碱15. 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A. 胃中的食物B. 小肠中的食物C. 促胰液素D .胆囊收缩素E. 咽部和食道中的食物16. 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A. 交感神经兴奋B. 壁内神经丛兴奋C.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D•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某种肽类物质E.迷走神经引起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17. 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 盐酸B. 内因子C. C1D. Ca 2+E. Mg 2+18. 引起胃泌素释放的主要食物的化学成分是(A. 糖类B. 脂肪类C .蛋白质消化产物D•维生素类E. 无机盐类19. 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A. 盐酸B. 促胰液素C .肠致活酶D .胰蛋白酶本身E. 糜蛋白酶20. 下列能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A. 胃泌素B. 肠-胃反射C. 促胰液素D. 抑胃肽E. 生长抑素21. 下列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胰液的pH 值约为8B. 胰液中碳酸氢钠含量高C. 每日分泌量超过1 000 mLD. 胰液中含有羟基肽酶E. 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22. 胰液中凝乳作用较强的酶是()A. 胰脂肪酶B. 胰淀粉酶C. 肽酶D. 胰蛋白酶E. 糜蛋白酶23. 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使()A. 胃运动增强B. 胃液分泌减少C. 胆汁分泌减少D. 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E. 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氨盐24.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 水分少,碳酸氨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 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合量少,酶含量丰富C. 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D. 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多E. 水分和碳酸氨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25 下列关于促胰液素作用的措述,错误的是()A. 促进肝胆汁分泌B. 促进胰液分泌C. 促进小肠液分泌D .促进胃运动E. 促进胰液分泌HCO3-26. 下列关于于胆汁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胆盐、胆固醇都可乳化脂肪B. 胆盐可促进脂肪的吸收C. 胆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 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E. 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27. 胆汁成分中, 促进脂肪消化作用最为重要的是()A. 胆色素B. 胆固醇C. 胆盐D. 卵磷脂E. 碳酸氢盐28.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 分解淀粉为麦芽糖B. 分解纤维素为葡萄糖C. 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D. 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E.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29. 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A. 消化道B. 下丘脑C. 腺垂体D .神经垂体E. 肾上球30. 胃运动的起步点位于()A. 胃贲门部B. 胃大弯上部C. 胃底部D .胃大弯中部E.胃幽门部31. 实现胃容受性舒张的途径是()A. 交感神经B. 迷走神经C. 抑胃肽D. 促胰液素E. 生长抑素32. 三大营养物质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A. 糖类、蛋白质、脂肪B. 糖类、脂肪、蛋白质C .脂肪、蛋白质、糖类D .脂肪、糖类、蛋白质E.蛋白质、脂肪、糖类33. 肠胃反射可()A. 促进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 抑制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 促进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 抑制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 促进胃排空,对胃酸分泌不影响34. 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A. 胃的运动B. 十二指肠的运动C. 小肠的运动D. 胃内容物的体积增加E. 十二指肠酸性食糜的刺激35. 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A. 分节运动B. 集团蠕动D. 0.5~2.0 cm/s 的蠕动E. 蠕动冲36. 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子是()A. 胆盐B. 盐酸C. 促胰酶素D. 生长抑素E. 胰泌素(促胰液素)37. 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肠内简单的物质合成()A. 维生素AB. 维生素KC. 维生素CD. 维生素DE. 维生素E38. 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 下丘脑B. 中脑C. 延髓D .脊髓胸段E.脊髓腰骶段39. 在胃中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 糖的消化产物B. 脂肪的消化产物C .水和酒精D.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E. 无机盐40. 能促进铁吸收的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C和盐酸C. 内因子D. 维生素DE. 维生素E41. 维生素B12 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A. 胃全切除B .外科切除回肠C. 外科切除空肠D. 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E. 胃壁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42. 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停留时间最长的是()A. 胃B. 空肠C. 回肠D. 结肠E. 直肠43. 下列胃肠道内的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的是()A. 盐酸B .脂肪及其消化产物C .蛋白质消化产物D .高张溶液E. 淀粉44. 下列可防治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是()A. 前列腺素B. 胆盐C. 肾上腺素D. 阿司匹林E. 耐酸的幽门螺旋杆菌45. 下列对正常时胃酸和胃蛋白酶不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胃黏膜有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B. 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及细胞之间存在的紧密连接对H+相对不通透C. 胃黏膜合成和释放促胰液素,从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D. 胃黏膜上皮细胞处于不断生长、迁移和脱落状态E. 胃表面黏液细胞在受到食物的化学和机械刺激时,可分泌大量黏液46 当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如肠炎时,常引起的运动是()A袋状收缩B .袋快往返运动C. 持续的集团运动D. 持续的紧张性收缩E. 无明显的运动47. 下列对大肠内细菌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发酵未消化或不消化的糖类和脂类B. 合成维生素A、D E、KC. 将胆红素转化为尿胆素原,胆汁酸初级转化为次级胆汁酸D. 分解胆固醇、药物和某些食物添加剂E. 使某些氨基酸脱羧生成胺48. 刺激支配唾液分泌的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应是()A. 分泌黏液多、酶成分少的唾液B. 分泌黏液少、酶成分多的唾液C. 分泌黏液少、酶成分也少的唾液D .唾液的血管先收缩后舒张E. 唾液分泌量变化不大49. 以下关于脂肪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把脂肪加水在37 °C下振摇,即使有胆盐存在,其脂滴也是较大的B. 小肠腔里所见到的脂肪小滴即为乳糜微粒C. 大部分胆盐在十二指肠内吸收D. 在肠上皮细胞内,脂类消化产物在滑面内质网中再发生酯化,形成甘油三酯E. 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 族维生素吸收减少50. 在肠梗阻或肠道感染时, 可引起小肠发生()A .强烈的节律性收缩B. 蠕动C. 蠕动冲D. 强烈的紧张性收缩E. 移行复合运动[B 型题]A. 壁细胞B. 黏液细胞C. 主细胞D. 胃幽门黏膜G细胞E. 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1. 分泌内因子的是()2. 分泌盐酸的是()3. 分泌胃泌素的是()4. 分泌HCO的是()5. 分泌胃蛋白酶的是()A. 渗透和滤过B .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 主动转运E. 入胞作用6. 水分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7. 氨基酸和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8. 水溶性维生素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9. 胆盐在回肠中被吸收的的机制为()A. 胆固醇B. 胆红素C. 胆盐D. 胆绿素E. 脂肪酸10. 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11.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中主要是()A. 胃B. 小肠上段C. 空肠D. 回肠E. 结肠12. 铁被吸收最快的部位是()13. 主动吸收胆盐的部位是()14. 主动吸收维生素B12 的都位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混合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E .呼吸性碳中毒15. 幽门梗阻病人出现严重呕吐,可导致()16. 严重腹泻病人可导致()A. 胃底部B. 胃窦部C. 小肠上部D. 回肠E. 结肠17. 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18. 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A. 胃泌素B .促胰液素C .胆囊收缩素D .乙酰胆碱E. 血管活性肠肽19. 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的是()20. 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C 型题]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1. 进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2. 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3. 进食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4. 进食引起的胆汁分泌属于()A. 通过毛细血管吸收B .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5. 葡萄糖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6. 氨基酸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7. 脂肪分解产物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8. 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A. 高脂肪食物B. 高蛋白食物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9. 能引起胃液分泌的是()10. 能引起胆汁分泌的是()A. 正反馈机制B. 负反馈机制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11. 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12. 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中有()A. 迷走-迷走反射B. 肠-胃反射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13. 参与胃容受性舒张的有()14. 参与胃排空调控的有()A. 胃液分泌B .胰液分泌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15. 胆囊收缩素能刺激()16. 盐酸能刺激()[X 型题]1. 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有()A. 消化功能B .吸收功能C .免疫功能D .内分泌功能E. 排泄功能2. 用肠激素的生理作用有()A.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B.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C. 调节消化道的运动D .营养作用E. 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 消化液的生理功能有()A. 稀释食物B. 改变消化道内的pH值C. 保护消化道D .水解食物E. 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4. 机械性消化的作用有()A. 磨碎食物B. 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C. 促进消化道的血液循环D. 促进已消化的食物吸收E. 将食物向消化道的远端推进5. 唾液的生理作用有()A. 清洁和保护口腔B .湿润、溶解食物C .初步水解蛋白D. 杀茵E. 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6. 胃的运动功能有()A. 储存食物B. 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C. 以适宜的速度排D. 促进胃的吸收作用E. 促进胃黏膜分泌盐酸7. 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 胃泌素B. 胃内食物的量C. 胃内容物的pH值D. 胃内食物的性质E. 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H值8. 胃黏膜屏障可以防止()A. 胃黏膜上皮细胞内H进入胃腔内B. 胃腔内H+扩散入黏膜上皮细胞内C. Na+从黏膜上皮细胞内向胃腔扩散D. Na+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E. C1-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9. 下列关于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描述, 正确的有()A. 黏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B. 防止H+侵入胃黏膜C. 保护维生素B12,使之不被破坏D. 防止食物对黏膜的机械损伤E. 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10. 胃酸的生理作用有()A. 杀菌B. 使蛋白质变性C. 激活胃蛋白酶原D.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