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1. 要反映某市连续5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宜选用A.直条图B.直方图C.线图D.百分直条图2. 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A. 普通线图B.散点图C.百分分直条图D.直条图3. 关于统计表的列表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4.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B.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折资料C.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5.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 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B.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6 制作统计图时要求A.纵横两轴应有标目。

一般不注明单位B. 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C.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写在图的上方D. 在制作直条图和线图时,纵横两轴长度的比例一般取5:77. 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属于A. 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C. 等级资料D.以上均不是8.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x愈大,s愈大B.x愈大,s愈小C.s愈大,x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D.s愈小,x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9. 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A. μ-σ ~ μ+σB. μ-1.96σ ~ μ+1.96σC. μ-2.58σ ~ μ+2.58σD. 0 ~ μ+1.96σ10.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B.样本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C.总体均数不等于0 D.样本均数不等于011 从偏态总体抽样,当n足够大时(比如n > 60),样本均数的分布。

A. 仍为偏态分布B. 近似对称分布C. 近似正态分布D. 近似对数正态分布12 某市250名8岁男孩体重有95%的人在18~30kg范围内,由此可推知此250名男孩体重的标准差大约为A.2.0kg B.2.3kg C.3.1kg D.6.0kg13.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造成各组均数不等的原因是A.个体差异B.测量误差C.各处理组可能存在的差异D.以上都有14. 医学中确定参考值范围是应注意A.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B.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C.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D.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15. 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则A.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B.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C.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D.以上都不对16. 两样本中的每个数据减同一常数后,再作其t检验,则A .t 值不变B .t 值变小C .t 值变大D .无法判断t 值变大还是变小17.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 A .标准误逐渐加大 B .标准误逐渐减小 C .标准差逐渐加大 D .标准差逐渐减小 18.计算样本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 A .不会比均数大 B .不会比均数小 C .决定于均数 D .不决定于均数 19.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后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20.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下哪个指标为好A .全距B .四分位数间距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21. 正态曲线的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σ的面积为A .95%B .45%C .47.5%D .97.5%22. 设同一组7岁男童的身高的均数是110cm ,标准差是5cm ,体重的均数是25kg ,标准差是3kg ,则比较两者变异程度的结论为A .身高的变异程度小于体重的变异程度B .身高的变异程度等于体重的变异程度C .身高的变异程度大于体重的变异程度D .单位不同,无法比较23.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一般宜选择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24.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25.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极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数间距 26. 用于表示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的是A .s x96.1± B .x S t x υ ,05.0± C .x σμ96.1± D .σμ96.1± 27. 配对t 检验中,用药前的数据减去用药后的数据与用药后的数据减去用药前的数据,两次t 检验的结果A .t 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B .t 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C .t 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D .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28.计算124例链球菌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一般宜选择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29. 变异系数的数值A .一定比标准差小B .一定比标准差大C .一定大于1D .可大于1,也可小于130.描述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用下列哪个指标表示较好 A .全距 B .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31. 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需要考虑样本的同质性B .“正常”是指健康,无疾病C .“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D .需要足够数量 32. x σ表示A .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B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C .变量值间的差异大小D .总体均数标准误33.正态分布的曲线形状越扁平,则 A .σ 越大 B .σ 越小 C .μ 越大 D .μ 越小 34. 当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其集中趋势的指标宜用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平均数35.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1与0 B .0与0 C .1与1 D .0与1 36.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则理论上应该有 A .F<1.96 B .F>1 C .F=1 D .F=0 37.正态分布资料一般会有 A .均数=中位数 B .均数=几何均数 C .均数>中位数 D .均数<中位数 38.描述分类变量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数 B .变异系数 C .相对数 D .百分位数 39. 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中,都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结果均为P<0.05,P 值愈小,则A .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 .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C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40. 行×列表的χ2检验应注意A .任意格子的理论数若小于5,则应该用校正公式B .若有五分之一以上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则要考虑合理并组C .任意格子理论数小于5,就应并组D .若有五分之一以上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则应该用校正公式41. 若仅知道样本率,估计率的抽样误差时应用下列哪个指标表示A .p σB .x SC .p SD .σ 42.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相对比 B .构成比 C .率 D .标化率 43.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A .均数 B .中位数 C .变异系数 D .标准差 44. 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A .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B .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C .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D .以上都不对45. 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是A .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排序B .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排序C .把x1和x2的差数从小到大排序D .把x1和x2的差数的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序46. 下列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A .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制B .适用于等级资料C .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D .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47.等级资料的比较宜采用 A .秩和检验 B .F 检验 C .t 检验 D .χ2检验 48. 在进行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哪种是正确的A .两样本均数相同B .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C .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D .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49. 对两个数值变量同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r 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A .b 无统计学意义B .b 有统计学意义C .不能肯定b 有无统计学意义D .以上都不是50.某医师拟制作标准曲线,用光密度值来推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 .t 检验 B .回归分析 C .相关分析 D .χ2检验 51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b 的绝对值越大A .所绘制散点越靠近回归线B .所绘制散点越远离回归线C .回归线对x 轴越平坦D .回归线对x 轴越陡52. 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A .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 .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 .实验设计可以随机分组D .实验设计可以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