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启蒙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启蒙运动
思考1: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 17、18世纪的欧洲再次发生了思 想解放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启蒙运动 的背景(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是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 态上的反映。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启蒙运动 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 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 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 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政治因素: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因素:
自然科学的发展, 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二、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
一指导: 理性主义
核心: 理性
二反对: 宗教神学、封建专制制度
三消灭: 专制王权、天主教教权、贵族特权
四追求: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 源的理论基础上上的一种哲学方法。
——《法国民法典》第537条 材料四:“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 四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 (2)以上思想产生的共同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自由包括经济活动的(财产)自由和政治自由,但自由 要“受法律支配”。 (2)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美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 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为人们 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方法指导:找比较点(角度),从发生背景、 指导思想、批判方式和影响等方面考虑
探究: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
启蒙运动时期
时代 背景 14C-16C资本主义萌芽
17C-18C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批判 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为 异 方式 名,披着宗教“外衣”
抛开宗教的“外衣” 理性思考判断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非工具;主权 在民,自由平等;人要自律
代表 著作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
代》
《论法的精 神》
《社会契约 论》
《纯粹理 性批判》
理性之光在欧美
沙龙
18世纪,法国人喜欢聚集在咖啡馆、酒馆、 沙龙和街头巷尾,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用自己 的头脑思考问题。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3.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 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 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 同的主要原因是( B )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文化环境的差异 D.国际地位的差异
4.在启蒙运动中,有一位思想家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 主张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这位 思想家是(C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 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内安葬共有72位对法兰 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伏尔泰就享有这一殊荣并 且是被独立安放。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
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 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 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批对判象启蒙天运主教动神学发展了专人制文主义主和教义权主思义 想指导 思想 Nhomakorabea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结果
把人从封建神学束缚中 解放出来
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 想准备
同 性质
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 义发展
阶级矛 盾激化
文、宗 推动
自然科 学发展
启蒙 运动 (17、 18C)
-------雨果《悲惨世界》
愿同学们用自己的理性之光引 领自己不断成长!
1.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 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 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
c 力”,他们主张( )
A.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启蒙运动的影响
1.对欧洲的影响: ⑴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思想, 冲击封建统治,是资产阶级政权思想基础。 ⑵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2.对世界的影响: ⑴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⑵成为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局限性: 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其主张是为资产阶 级利益服务的。
概念诠释:
• 什么是 “ 启蒙 ” (enlighten)?
就是点燃、点亮、光明。指人通过 启发、开导而摆脱无知、偏见和迷信, 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对 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 运动。
性质:17C-18C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 治和教会压迫的思想解放运动
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 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 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 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
A 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
A.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二 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
失欧了洲思。宗想因教为改:人革文文挑主战艺义以复者教的皇兴启为、发首,的宗开宗教创教了权改一威革个,理为解性西放的欧时社了代会人的…思… 想解们放的奠定思了想基础。。
一、启蒙运动历史背景: 经济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否定 宗教神学世界观),倡导人 性解放,追求现世的幸福
肯定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自 主地位和作用(否定教会权 威)
复兴 发展
17-18C启 蒙运动
倡导理性,反对封建制度,实现人 进一步 身解放,进而提出构建“理性王国” 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方案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 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的是人的心灵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时 国 代表人 期家 物
思想主张
序 幕
17C
英 霍布斯 国 洛克
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
伏尔
高法
潮
18C
国
泰
孟德 斯鸠
卢梭
扩
展德
18C 意 后志 期
康德
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 立宪;“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法律是理 性的体现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人类不 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
美国独立战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中华民国 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
理性主义在……
东西德统一后,法院重判 了一批前东德开枪射伤、射 杀企图翻墙逃亡民众的官兵。 主审法官西奥多 •赛德尔指出: “当法律与良心发生冲突时, 良心是更高的准则,作为士 兵,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 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 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 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 承担的良心义务。”
主赋有他们所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 利;……
——《独立宣言》 材料二:“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 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受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 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核心: 理性主 义
中心: 法国
扩展: 德意志
伏尔泰:天 赋人权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卢梭:人民 主权、社会 契约论
康德:理性 批判、人非 工具
思想 解放
鼓舞 斗争
回顾: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
BC5古希腊 先哲
从研究“神”到关注人,强 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起源
14-16C文艺复 兴运动
16C宗教 改革
5.这是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新思想几乎覆盖了各个知识领 域,而在政治上他们开始质疑长久以来的君主制,通常将政府视为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这就逐步构成了对当时政
治秩序观念的挑战。这一时代大致于(B )
A.15、16世纪 B.17、18世纪 C.18、19世纪 D.19、20世纪
6.自由与平等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