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案例-干扰专题优化总结报告

经典案例-干扰专题优化总结报告

干扰专题总结报告目录1、概述 (1)2、干扰评估指标 (1)2.1干扰指标 (1)2.2指标提取 (1)2.3现网干扰情况 (2)2.3.1干扰小区情况汇总 (2)2.3.2干扰小区KPI 指标分析 (3)2.3.3干扰小区地理特性分析 (4)2.3.4干扰小区时间特性分析 (5)2.3.5干扰小区频域特性分析 (5)3、干扰小区排查 (7)3.1 干扰小区排查结果 (7)3.2 干扰问题跟踪表 (7)4、干扰分析思路和流程 (7)4.1干扰排查思路 (7)4.2干扰排查流程 (8)4.3后台辅助排查 (10)5、干扰特征库 (11)5.1 DCS1800 互调干扰 (11)5.2 DSC1800 阻塞干扰 (12)5.3 DCS1800 杂散干扰 (13)5.4无绳电话干扰 (13)6、常见干扰解决手段 (14)6.1 DCS1800阻塞干扰规避 (14)6.2 DCS1800杂散干扰规避 (14)6.3金属屏蔽网 (14)6.4多点定位外部干扰 (14)6.5施工工艺和无源器件干扰排查 (14)7、干扰类劣化小区处理方案 (15)7.1 PRB随机化方案 (15)8、典型干扰排查案例 (19)8.1工艺器件原因—鸿源酒店干扰排查 (19)8.2二次谐波—棠乐路基站干扰排查 (21)8.3外部干扰—槎龙机楼南基站干扰排查 (23)8.4外部干扰—美晨集团基站干扰排查 (25)9、总结及建议 (28)1、概述为了提升网络指标,改善客户感知。

我们针对广州电信FDD-LTE网络的干扰情况进行梳理排查,研究FDD-LTE干扰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建立完善广州电信FDD-LTE干排查流程和特征库。

通过本次干扰排查,梳理FDD-LTE干扰排查思路和方法,指导后续干扰排查工作。

通过本次干扰排查专题的开展,我们明晰了现网的干扰情况:现网干扰小区基本上集中在室外1.8G频段,从地理维度分析,基本上集中在白云区、海珠区等无线环境复杂区域。

在干扰排查方面,我们梳理了干扰排查的流程和思路,通过网管的频谱扫面等总结了干扰排查的方法。

建立完善了FDD LTE干扰特征库,总结了常见干扰的解决手段,为后续干扰排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另外,对与暂时无法规避和解决的干扰,可以通过PRB随机化等参数调整,优化资源调度,对存在干扰的PRB 进行合理的规避,改善网络性能指标,提升客户感知。

2、干扰评估指标2.1干扰指标●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反向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定义为:接收宽带功率,包括在接收机脉冲成形滤波器定义的带宽内的热噪声和接收机产生的噪声。

测量的参考点为UE的天线端口。

即RSSI是在这个接收到Symbol 内的所有信号(包括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邻区干扰信号,噪音信号等)功率的平均值。

因RSSI包含有用信号,受本小区负荷影响,4G小区用户间没有干扰,该指标非4G干扰分析常用指标。

●NI: noise Interference(反向干扰噪声)系统上行每个PRB上检测到的干扰噪声,相对RSSI指标,NI指标是通过检测每个PRB上的具体干扰噪声,能够更准确反映小区上行干扰状况。

在主设备网管监测体系中,主要通过RB级干扰噪声,平均每RB干扰噪声等指标体现,超过-110dBm认为异常,超过-100dBm认为存在严重问题。

该指标为4G分析最常用指标。

由于目前是商用网络,RSSI不能准确的反映反向干扰情况,评估干扰时RSSI仅做为参考指标,评估干扰主要以每RB的反向噪声干扰(NI)为依据。

2.2指标提取4G网优平台:4G网优平台可方便的提取各设备厂家的主要干扰指标,并可自定义时段、网元,目前主要包含5项指标:中兴网管平台:在中兴网管提取:RBx(x=0,1,…,99)的干扰噪声(CounterID:C373586800,C373586801,…,C373586899)、载波平均噪声干扰(counterID:C373414597)和载频最大噪声干扰(C313414596)。

在筛选干扰小区过程,我们同时参考电信4G网优化平台和中兴网管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3现网干扰情况2.3.1干扰小区情况汇总我们提取了全网小区连续7天的平均噪声干扰(分贝毫瓦),对其中出现次数大于三天,且NI 大于-110的我们则认为存在干扰。

对于NI大于-100,我们认为存在严重干扰。

为了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我们对4G网优平台和中兴网管的干扰数据进行对比,两者提取的干扰小区数量和小区基本保持一致。

本次评估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兴网管平台,统计时段1连续7天的数据,统计出干扰小区543个。

从统计结果来看,91.34%干扰集中在室外宏站,室内干扰较少。

统计如下表:由于广州电信FDD-LTE目前室外采用的是1.8G和2.1G混合组网,把干扰小区按照1.8G和2.1G分开统计,可以看出90%以上的干扰小区是1.8G。

如下:从行政区域来看,存在干扰小区最多的是白云区,其次是海珠区。

一方面是因为白云区、海珠区的陈中村加多,另外一方面这两个区室外1.8G站点较多。

各区干扰小区统计如下:2.3.2干扰小区KPI 指标分析我们对干扰小区的接入、移动性和保持性指标进行监控,且全网的KPI指标进行对比。

从下表的对比可以看出,干扰小区的指标明显落后于全网的KPI指标,说明干扰小区严重影响全网的KPI 指标。

2.3.3干扰小区地理特性分析我们对广州电信中兴区域小区提取干扰噪声(NI),筛选出存在干扰的小区(543个)。

时间选择:时段2的数据。

筛选原则:一天之内平均每PRB干扰噪声平均值大于-110dBm,即将该小区视为中等干扰小区,一天之内的平均每PRB干扰噪声大于-100dBm,我们则认为是存在严重干扰。

从地理分布看,干扰小区主要分布在白云、海珠几个城中村较多的区域。

广州电信FDD LTE上行干扰站点地理分布图2.3.4干扰小区时间特性分析我们对受干扰小区的时域特性进行分析,全天分为三个时间段,早忙时(8:00~12:00),晚忙时16:00~22:00),闲时(22:00~08:00,12:00~16:00)。

统计结果如下:从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543个小区中,500个小区每PRB的平均噪声干扰是全天都存在的,随着话务和时间不发生变化,6个小区干扰出现在闲时,37个小区的干扰随着话务发生变化。

说明广州电信FDD LTE干扰小区非大话务原因引起的干扰,本章节就不对大话务原因引起的干扰进行分析。

2.3.5干扰小区频域特性分析我们对连续7天的各个小区个RB上的干扰噪声进行分析,由于频段上的差异,我们把1.8G和2.1G站点分开进行讨论。

1.8G频域特性分析1.8GHz站点对应的上行频段为1765MHZ~1780MHZ,下行频段为1860~1875MHZ,对于整个带宽频段,我们关注的是突变值对应的频谱位置,即判断干扰导致噪声的提升对应的具体频域。

我们15MHZ带宽划分成三部分,5MHZ为一部分;20MHZ带宽为4部分,同样也是5MHZ为一部分。

倘若低频段5MHZ高于邻近5MHZ噪声干扰5dBm,则判断为低频段干扰。

倘若高频段5MHZ 噪声干扰高于邻近5MHZ带宽的平均每RB噪声干扰5dBm,则定义为高频段干扰。

倘若中间5MHZ 带宽高于邻近5MZ带宽的平均每RB的噪声干扰5dBm,则定义为中间频段干扰。

对筛选出来的493个1.8GHZ的小区进行统计,其结果如下,从统计结果来看,全频段存在干扰的小区占多数,其次是干扰集中在低频段区域的小区。

2.1G频域特性分析统计连续7天每个RB的噪声干扰,其中50个2.1G小区符合出现天数和平均PRB上噪声干扰大于-110dbm.广州电信2.1G使用的带宽有15MHZ,也有20MHZ,其上行频段是:1920~1940MHZ,下行频段是2120~2140MHZ。

我们按照5MHZ带宽进行划分,按照5MHZ带宽每RB平均噪声相差3dBm判断其为低频、中频、高频或者平坦干扰。

统计结果如下,可以看出和1.8G频段的干扰趋势一致,趋势平坦的小区数较多。

3、干扰小区排查3.1 干扰小区排查结果鉴于全网的干扰小区数量较多,在有效的时间内无法对每一个干扰小区进行上站排查。

为此,我们从干扰小区的覆盖场景、占用的频段、带宽及其干扰频域的趋势。

筛选出16个小区进行上站排查,排查结果如下:3.2 干扰问题跟踪表我们在现场排查了16个小区,其余的小区均通过后台频谱扫描对其干扰出现频域,强度进行分析了,具体下表:干扰排查.xlsx4、干扰分析思路和流程4.1干扰排查思路1、FDD-LTE系统的干扰排查应首先排查系统内的干扰,其次考虑系统外的干扰;2、无线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应先考虑工作频谱邻近FDD-LTE频谱的已知通信系统的干扰,后再排查工作频谱远离FDD-LTE频谱的通信系统;最后到未知的电器设备产生的干扰。

了解所用系统频段邻近的频谱规划,了解该频谱过往被干扰的排查过程,以便借鉴;3、先排查受到较强干扰,且干扰持续存在的小区,最后排查干扰较弱,干扰不持续的小区;尽可能掌握干扰小区的多种特性,便于定位干扰源;4、获取被干扰基站的工程设计图纸,检查被干扰基站天线安装是否符合隔离度标准;5、获取被干扰基站周边的地理状况,检查是否水面,峡谷等特殊环境;4.2干扰排查流程干扰排查流程详述:提取EMS噪声KPI,如果某小区75RB NI持续大于门限值,即可启动干扰排查。

一般采取以下排查步骤:1、检查被干扰小区底噪数据,分析干扰特点(1)分析15M带宽内受干扰的频域特性。

查看是否部分RB被干扰,还是整个带宽内存在干扰。

可以通过频谱扫描,即时查询100个RB的NI噪声值,将存在干扰的RB换算为频率,利于频率相关特性寻找干扰来源。

如果75RBNI值都显示15M带宽内都受到干扰,则很有可能为系统内干扰。

如果NI噪声噪声显示75RB前半部分受干扰,且LTE带宽为(1920-1935)频段,则有可能为TDS1900杂散或者阻塞干扰。

如果NI噪声噪声显示75RB后半部分受干扰,且LTE带宽为(1920-1935)频段,则有可能为UMTS杂散干扰。

(2)分析受干扰小区时间周期特性。

是否固定时刻出现干扰,还是时间连续性干扰,干扰强度是否随通常定义的话务忙闲时变化,白天与夜间的干扰程度是否存在变化。

(3)分析受干扰小区存在个别小区还是多个小区出现。

如果多个小区存在干扰,可对比受干扰小区的NI噪声,与随时间变化关系,确认是否受同一干扰源。

2、检查被干扰小区、基站的工作状态排查受干扰小区是否存在设备故障,排除设备问题引起底噪数据异常。

通过EMS网管查询各类告警:RRU故障,GPS告警,天线通道告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