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救援预案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救援预案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救援预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管线分布情况 (2)
四、成立地下管线应急领导小组 (2)
五、各主要成员职责 (3)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
七、应急保护管线措施 (5)
八、地下管线保护流程 (6)
九、日常教育管理措施 (6)
十、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7)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止桩号为K0+533.813-K2+998.013,全长2.47km。

规划为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本标段起点位于现况京津塘高速公路与京开高速公路之间,现状104国道与南五环路相交点东侧300m处,与蒲黄榆快速路相接。

终点位于黄亦路以南700m处。

本标段路基填方3.6万m3,路基挖方1.6万m3,路面结构层4.2万m2;沿线新建主线桥2座,匝道桥4座,跨河桥2座;涵洞3道。

二、编制依据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30号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我项目部委托的物探单位提供的施工平面图纸及地下管线调查图、资料;
★业主及北京市政院所提供的管线调查图。

★项目部对现况管线的现场调查情况。

三、管线分布情况
规划京台高速路在瀛海镇高架桥处上跨南水北调南干渠输水隧洞,与南干渠已建隧洞在桩号T1+068.78(南干渠隧洞桩号)处相交。

南干渠已建隧洞在高架桥43#、44#墩之间穿过,距43#墩钻孔灌注桩桩基础最小水平距离为14.35m,距离44#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最小水平距离为8.62m。

南干渠远期规划隧洞再高架桥44#、45#墩中间穿过,距离两墩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水平距离均大于10m。

四、成立地下管线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廖栩
副组长:王晓驰胡东生
成员:王廷朝、李星亮、吴涛、胡俊毅、熊俊、茅建冲、牛志海、倪士海、张东、周建东、牛学军,并成立紧急救援小组(成员14人)。

五、各主要成员职责
组长(廖栩):负责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等保护工作的全面指挥、组织、协调,及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挥工作,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在地下管线保护工作中加强横向联系管理,为地下管线保护工作的总指挥。

副组长(王晓驰胡东生):负责组织编制地下管线、地面设施等项目的保护方案及交底与落实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组织工作;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工作;负责协调事故现场的有关工作。

副经理(李星亮):负责对施工作业队进行现场地下管线保护等工程的专业交底及落实检查工作,负责所管理工段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工作,定时对现场进行巡视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事故现场救援小组人员的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

拆迁负责人(吴涛):负责协调地下管线各管理单位的现场管线配合工作,负责对现场不明管线及设施的联系确认工作,参与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及保障工作。

安全负责人(周建东):负责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等的保护措施的检查及落实工作,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及安全交底等的检查与整改工作,负责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助生产副经理进行
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实施工作。

技术负责人(胡东生):负责编制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方案及措施交底工作,协助副组长编制主要项目的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保护方案工作,参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及安全、技术交底等的检查工作,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事故现场的有关技术数据的统计工作。

机械负责人(周建东):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状态检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及交底工作,负责对应急预案演练及事故现场的车辆设备、救援设备指挥调动工作。

施工用电负责人(胡俊毅):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用电设施的安全进行维护工作,负责临电方面的检查及整改落实工作,负责应急预案事故现场的照明保障工作及触电急救工作。

环境保护负责人(牛志海):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应急预案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负责负伤人员的疏导工作。

物资负责人(牛学军):负责施工必备物资及地下管线保护材料的保障供应,负责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及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工作及事后善后处理工作。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
⑴医疗器材:担架2副、氧气袋2个、小药箱2个;
⑵抢救工具:气割用具2套、千斤顶2个、绳索2个、铁锹5把、镐3把、钳子2把、撬棍4个、指挥旗3把;
⑶照明器材:手电筒10个、36V应急灯4套、套具10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