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凹版印刷机
在识别粘接相位后,发出粘接信号,弹性压辊将原料带压到新料卷表面, 通过事先粘贴在新料卷带前端的双面胶带将新老料带粘接在 一起,由 断切刀将老料带切断,完成新老料带接换
接料架抬升复位,料架将料卷转至工作位置
4.3.2 印刷装置
(a)标准型 (b)顶压滚筒型 机组式凹印机印刷装置
1-墨斗;2-刮刀;3-干燥装置;4-顶压滚筒 P-印版滚筒;I-压印滚筒
的磨损改变,刮墨不稳定 恒截面刮墨刀:加工精确,接触面积保持不变,可使用较
小压力,刮墨准确稳定
(a)尖头刮墨刀
(b)恒截面刮墨刀
刮墨刀的刃口形状
1-刮刀夹板;2-垫片;3-支撑线;α-刃口角
刮墨刀的安装
安装角度: 刮墨刀刀片与滚筒切线的夹角为30~60° 安装位置:刀版的接触线和压印线的距离一般为40mm 伸出长度:支撑垫片相对夹板的伸出长度为15~20mm,刮
单张纸凹印机
4.1.3 单张凹印机
单张凹印机种类:有单色到八色的印刷机组,印刷规格有 (mm)640×900、520×740、740×1040、780×1120等。
单张凹印机特点: 印刷作业灵活,准备时间及产品转换时间短,更加适应短版印
刷 配置灵活 套准精确 浪费极少 可印刷0.04mm(80g/m2)~0.40mm厚的卡纸
4.3.4 干燥装置和冷却装置
风冷装置 料膜通过导向辊1时,风机3的风嘴2将冷风吹向料膜印刷 面,风嘴的宽度与料膜宽相适应。风口风速为30m/s,风 机功率0.55kW.
4.3.5 收卷装置
作用:牵引卷材、复卷、张力调节
收卷装置 1-收卷支架;2-料卷;3-摆杆;4-收料牵引辊
5-橡胶压辊;6-浮动辊张力检测装置
机组式凹印机 按印刷单元排列方式
卫星式凹印机
4.1.3 单张凹印机
单张凹印机的基本构成
给纸装置:连续式气动自动输纸
印刷装置: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采 用垂直排列或倾斜排列,直径比有 1:1型和1:2型。
输墨装置:直接供墨式
收纸装置:收纸台和齐纸机构
凹印机的基本构成
1-给纸装置;2-输墨装置 3-收纸装置;4-印刷装置
压印滚筒一般不靠齿轮驱动,而是由与印版滚筒的接 触摩擦力带动其旋转。因此压印滚筒的直径不需要与印版 滚筒保持恒定的传动比,但是对压印滚筒的正圆度和圆柱 度有较高的要求。
合压方式
塑料凹印机采用摆动式离合压方式,卷筒纸凹印机采 用直压式离合压方式。摆动式对料膜的伸长影响极小,有 利于印刷张力的稳定,而直压式压印力大,适于纸张的印 刷。
第4章 凹版印刷机
4.1 凹印机的种类
4.1.1 凹印机的特点: 结构简单:不需匀墨结构及胶印润湿装置。 印刷速度快: 与印后加工装置组成联合机组: 可印刷不同纵向长度的图文
4.1.2 凹印机的类型
书刊凹印机 按印品用途 软包装凹印机
硬包装凹印机 单色凹印机 按印刷色数 多色凹印机 单张式凹印机 按供料方式 卷筒式凹印机
复卷驱动方式
皮带驱动方式:皮带由电机驱动连续回转,并以一定的压力压在纸卷 的外表面上,依靠它们之间的磨擦力带动纸卷旋转,使纸卷复卷成纸卷。 皮带与纸卷之间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手柄调整。 转轴驱动方式:由直径相等的两个压辊在固定位置上旋转,并且与复 卷的表面接触,依靠纸卷自身重量压在压辊上,从而驱动复卷轴转动,实 现纸带的复卷。 轴驱动方式:由复卷装置的驱动机构直接驱动复卷轴旋转进行复卷。
4.3.1 供料装置
1.纸卷安装和支架形式: 回转支架的类型: 回转支架可分为单臂、双臂和三臂三种形式。
2.自动换卷过程
原料卷直径缩小到换卷额定直径,发出换卷指令,换卷开始 料卷架顺时针回转将新老料卷转到换卷位置
接料架下摆,其上的软性压辊将料带下压接近新料卷,新料卷开始回转 并逐步加速
新料卷速度加速到与运行中料带速度同步
置后用螺母锁紧
4-螺杆;5-滑板支架
4.2.1 印刷装置
滚筒部件
印刷压力的调整:先用离合压 机构调整到印版滚筒处于合 压状态,然后旋动印版滚筒 两端的调整螺杆4,使印版 滚筒沿图示左右方向移动, 直至在印版滚筒的轴向方向 得到理想、均匀的印刷压力 为止。
1-轴承座;2-调节螺母;3-滑板 4-螺杆;5-滑板支架
当进行一面单色另一面多色印刷时, 将增设压印滚筒调整到图示虚线位 置,承印物按图示虚线所示方向传 送。
双面印刷装置
4.2.1 印刷装置
通风干燥装置
由1台风机和十多台远红外 干燥器组成。分为色间干燥和
顶架干燥两部分。色间干燥由
一组远红外干燥器和一个吹风 喷嘴组成。顶桥干燥器装有3个 远红外干燥器和1个吹风喷嘴, 干燥温度靠电气系统及改变远
红外干燥器与印刷物表面之3-吹风喷嘴
4.3 机组式凹印机
特点:印刷色数和印刷幅宽选择范围大 操作方便 干燥效果好,印刷速度快 印后加工机组联机方便 占地面积大、承印材料要求高
机组式凹印机 1-给料放卷部;2-套准调节辊;3-干燥部;4-收料复卷部
卷筒纸凹印机
4.3.4 干燥装置和冷却装置
干燥滚筒型装置 采用蒸气加热或电加热方式使干燥滚筒表面辐射热能,使紧
贴其表面的料带上的油墨层溶剂挥发,油墨干燥。 特点: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干燥速度和效率不高,料
带易变形。
4.3.4 干燥装置和冷却装置
热风干燥装置
由加热装置、送风装置、排风装 置、循环管道系统组成。
印版滚筒
整体式印版滚筒:轴与滚筒连接在一起。印刷前直接将滚筒 安装在印版座的轴承上。整体式印版滚筒印刷准备时间短, 套印精度高,但质量较大、成本高。
分离式印版滚筒:轴与滚筒体采用分离结构。分离式印版滚 筒适合于中小幅面凹版印刷机,制造成本低,便于搬运、装 卸、保管,但要求保证轴与滚筒体的定位装配精度。
4.3.3 输墨装置
直接供墨式:印刷速度不能快,油墨粘度变化大,油墨容易 起皮
间接供墨式:印版滚筒着墨效果不好,油墨粘度变化大,油 墨容易起皮
循环供墨式:油墨粘度稳定,印品色度一致
输墨装置的类型 1-刮墨刀;2-墨槽;3-印版滚筒;4-压印滚筒;5-橡胶墨辊;
6-过滤装置;7-油墨箱;8-电动墨泵;9-喷墨管
5-紧固螺母;6-调整手轮; 7-调整轴;10-印版滚筒轴
4.2.1 印刷装置
滚筒离合机构
印版滚筒安装在滑动支架上,绕 支架转动,通过手柄和连杆系 统可以完成合压、离压动作, 从而保证在有印材通过时合压 印刷,平时则将印版滚筒脱离 压印滚筒,防止压印滚筒被油 墨污染。为了保证离合状态的 可靠完成,各色印版滚筒轴的 中心高度要保持准确度,可通 过装于印版座上的螺杆来调整。
连续高速的热风自进风口5进入后,由传热效率高的V形热风 喷嘴喷向料带印刷面。而废气通过回风管3急速排放到出风 口6。
4.3.4 干燥装置和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
冷却辊做成双层包层,其内部循环不断通过冷却水, 冷却水一般都是经冷却辊传动侧轴颈输入和输出。冷却水 按箭头方向由水管1流入冷却辊6内腔,流回接水槽3。冷 却程度通过冷却水阀门控制水量来实现。
经印刷装置印刷后的料带沿着在 其上部的干燥装置干燥箱烘道 中一系列导辊绕行一圈,在运 行途中经过加热后的热风,由 送风风机以一定速度通过一系 列喷口喷射到料带墨迹表面, 使其干燥。
特点:料带变形小,热效率和干 燥效果好,节省能源。
热风干燥装置
1-通风装置;2-发热装置 3-排气口
包装凹印机
干燥箱内部结构
1-放卷装置;2-放卷裁切装置;3-放卷牵引装置;4-干燥装置; 5-印刷装置;6-主传动装置;7-收卷牵引装置;8-收卷裁切装
置;9-收卷装置
卷筒料凹印机
1-放料单元;2-纠偏装置;3-印刷单元;4-主传动装置; 5-静止画面装置;6-收料单元
4.3.1 供料装置
结构:由开卷轴、机架、张力控制装置等组成。
刮墨装置
刮墨刀
刮墨刀在供墨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印版表面空白部分的油墨刮 除,保证凹版滚筒图像区的精确载墨量、在非图像区保留 最少量的油墨。
刮墨刀用优质低碳钢加工制成,维氏硬度HV400~500;厚 度:0.1mm、0.15mm、0.2mm、0.25mm等。
刮墨刀
结构:由刮刀夹板、支撑垫片、刮刀片组成 类型(刮墨刀的头部形状): 普通尖头刮墨刀:刮刀片与印版滚筒接触面积随着刮刀片
滚筒离合机构 1、3-离合连杆;2-台阶偏心轮
4-操纵手柄;5、8-连杆 6、7-印版滚筒装置
4.2.1 印刷装置
双面印刷装置
双面印刷装置在第一印版滚筒 右侧增设一压印滚筒I1。增设的压 印滚筒I1有两个工作位置,根据需 要可进行调整。
当进行单面多色印刷时,增设 的压印滚筒I1处于图示实线位置, 承印物按图示实线传送路线进行第 一色印刷,而后进行其各色印刷。
供料、输料系统 1-卷筒料架;2-料卷;3-自动换卷装置;4-浮动辊张力控制装置
5-料卷纠偏装置;6、7-表面处理装置;8-料带牵引辊
卷筒纸凹印机和卷筒料凹印机的供料装置
4.3.1 供料装置
1.纸卷安装和支架形式: 固定式支架的纸卷安装: 固定式支架的纸卷采用钢制芯轴安装,为了固定纸卷,在芯轴上有 瓣式涨闸或锁紧用的圆锥体。
4-印版滚筒轴;5-滑动轴承
4.2.1 印刷装置
滚筒部件
纵向套准调节:
纵向套准调节通过改变印版滚筒的周向 位置来实现。
转动调整手轮使调整轴带动斜齿轮沿其 轴向移动。由于压印滚筒上的传动斜 齿轮1不动,所以,斜齿轮2在轴向移 动的同时必然在齿向螺旋角的作用下, 沿4方筒、周向周8、向也向9转相位)一应置印角转的版度一调滚,角整筒通度。轴过,10直以,齿实即轮现可传印沿动版圆(滚周3、3、纵4、1、向82、套-9准斜-调传齿节动轮装齿;置轮;
4.3.1 供料装置
1.纸卷安装和支架形式: 回转式支架的纸卷安装:回转式支架用无芯轴安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