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目的
1.1 进一步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

1.2 学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方法和正确绘制邻菲罗啉-铁的标准曲线。

1.3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使用。

2 实验原理
邻菲罗啉(又称邻二氮杂菲)是测定微量铁的一种较好试剂,其结构如下:
在pH=1.5~9.5的条件下,Fe2+与邻菲罗啉生成很稳定的橙红色的络合物,反应式如下:
此络合物的logK稳=21.3,ε=11000。

在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4 Fe3++2NH2OH═4 Fe2++N2O+H2O+4H+
测定时,控制溶液酸度在pH=2~9较适宜,酸度过高,反应速度慢,酸度太低,则Fe2+水解,影响显色。

Bi3+、Ca2+、Hg2+、Ag+、Zn2+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沉淀,Cu2+、Co2+、Ni2+离子则形成有色络合物,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它们的干扰作用。

3 仪器和试剂
3.1 可见分光光度计。

3.2 铁盐标准溶液的配制:
A液(母液→0.1g·L-1):准确称取1.4060g分析纯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于200mL烧杯中,加入50.0mL 1mol·L-1HCl,完全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B液(0.01g·L-1):用25mL移液管,准确移取A液25.00mL,置于250mL的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3.3 乙酸-乙酸钠(HAc-NaAc)缓冲溶液(pH=
4.6):称取135g分析纯乙酸钠,加入120mL冰乙酸,加水溶解后,稀释至500mL。

3.4 ω=1%的盐酸羟胺水溶液,因不稳定,需临用时配制。

3.5 ω=0.1%的邻菲罗啉水溶液:先用少许乙醇溶解后,用水稀释,新近配制。

3.6 50mL容量瓶7个(先编好1、2、3、4、5、6、7号),10mL移液管(有刻度)1支,5mL移液管(有刻度)4支,5mL量筒1个,500mL烧杯1个,洗瓶1个,洗耳球1个,小滤纸,镜头纸。

4 实验步骤
4.1 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用吸管吸取铁盐标准溶液(B液)5.00mL于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0mL HAc~NaAc缓冲液、2.5mL盐酸羟胺、5.0mL 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50~550nm范围内,每隔10nm测量1次吸光值。

在峰值附近每间隔5nm测量1次。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2 标准曲线绘制
4.2.1 分别移取铁的标准溶液(0.01g·L-1)0.0、1.0、2.0、3.0、4.0、
5.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0mL HAc~NaAc 缓冲液、2.5mL盐酸羟胺、5.0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

4.2.2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分光光度计各部分线路接好,光源接10V电压。

4.2.3 按仪器使用说明“操作步骤”的要求,在其最大吸收波长(510nm)下,用1cm的比色皿测得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不含铁的试剂溶液作参比溶液。

4.3 试样中铁的含量测定
4.3.1 吸取试液1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
5.0mL HAc~NaAc缓冲液、2.5mL盐酸羟胺、5.0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仍以不含铁的试剂溶液作参比溶液,于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

4.3.2 实验完毕后,用去离子水将比色皿洗干净,用滤纸、镜头纸吸干水分,放回原处。

4.4 记录
分光光度计型号波长
5 数据处理及结果计算
5.1 绘制标准曲线
5.2 从标准曲线查出未知液的铁的含量
5.3 计算试样中铁的含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