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及其应用案例(PPT 42页)

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及其应用案例(PPT 42页)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谨慎区分 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并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试行)》第三章,评估要求,第二十条)
4.收益预测的合理性分析
企业收益的预测应当由被评估企业或委托方提供。 评估师应当根据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企业 历史财务及经营数据、企业未来的商业计划等进行分析,对预测的 合理性做出判断。 主要分析工作包括: (1)从专业的角度深入细致地分析理解编制相关预测的依据及其 有关说明; (2)考察和评价企业经营业务的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 (3)预期应当是基于经过正常性调整的历史财务数据编制的; (4)预测的支持证据是否充分,基本假设是否恰当; (5)预测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是否一致; (6)预测的计算方法是否恰当,等等。 如不合理,应建议委托方调整,并签字确认,对有关预测负责。
(2)不同机构及机构内部执业质量差异较大。 从定量看: 一是不同机构执业质量差异大。不同机构报告平均得分最 高与最低相差30分。 二是同一机构内部差异大。有的机构总所与其分所抽查报 告平均分相差15分,有的同一机构抽查报告相差30多分。 从定性看: 一是内部质量管理造成的差别。 二是评估师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造成的差别。 三是承接不同业务造成的差别。有的认为无形资产评估风 险高,不做无形资产,其机构分值比同类机构高。
5.对有关财务数据的调整
评估师对历史财务数据的调整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1)对偏离会计准则的重大项目的调整 常见的偏离会计准则的情况,供参考:
1)财务报表是按照税务基础或按照现金收付制编制的,而 不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的。
2)未予确认的销售收入。 3)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不足。 4)存货存在残次冷背,减值准备计提不足。 5)经营费用的资本化。 6)未予确认或计提的经营费用。 7)职工的社保、福利等费用计提不足。 8)固定资产存在报废、损坏或遗失等,而尚未予以反映, 等等。
5.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主要步骤 (1)获得被评估企业历史的财务数据并进行分析, 对非经常性的项目和非经营性资产、溢余资产进行调 整,得到正常化的财务数据; (2)获得被评估企业在经过正常化调整的历史财务 数据基础上编制的财务预测,并进行分析; (3)根据财务预测,计算用于折现的未来预期收益; (4)计算折现率; (5)将未来预期收益折现以计算待估价值; (6)就非经营性资产和溢余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 并对上述待估价值进行相应调整。
本次检查,选取21家特别团体会员及其分所作为 检查对象,共抽查2004-2006年正式出具的122份评估 报告,其中企业价评估报告、无形资产评估报告、 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评估报告分别涉及检查小项93项、 61项、37项,着重考察评估工作底稿、评估报告的完 整性和规范性,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评价 报告质量。
5.对有关财务数据的调整
根据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在适当的情 况下考虑以下分析调整事项: (一)调整被评估企业和参考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调整不具有代表性的收入和支出,如非正常和偶然的 收入和支出; (三)调整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和溢余资产及与其相关的收 入和支出; (四)注册资产评估师认为需要调整的其他事项。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成立时间的
长短、历史经营情况,尤其是经营和收益稳定状况、 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四章,评估方法, 第二十五条)
4.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的前提条件 收益法评估需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投资者在投资某个企业时所支付的价格不会 超过该企业(或与该企业相当且具有同等风险程度的 同类企业)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的现值; (2)能够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合理预测; (3)能够对与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程度相对应的 收益率进行合理估算。
(六)评估对象以往的评估及交易情况; (七)可能影响被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宏观、区域经 济因素; (八)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九)参考企业的财务信息、股票价格或股权交易价格等 市场信息,以及以往的评估情况等; (十)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有关信息; (十一)注册资产评估师认为需要收集分析的其他相关信 息资料。
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及其应用案例
一、从行业检查看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现状 二、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基本规范 三、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主要参数指标的确定 四、企业价值评估案例
一、从行业检查看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现状
1. 2007年资产评估行业执业质量年度检查情况
中评协和地方协会根据《资产评估执业质量自律检查办法》 (中评协〔2006〕98号)的有关规定,于7月份分别启动了对 具有证券业务评估资格的特别团体会员和一般团体会员的执业 质量检查,抽查比例超过团体会员总数的20%。
有限期限模型
n
p
Ft Pn
t1(1r)t (1r)n
式中:P为评估值 Ft为未来第t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 Pn为终值 r为折现率 t为收益预测年期 n为收益预测期限
有限期分段增长模型
m
p
F t nF t(1 g )t 1
P n
t 1(1 r)t t m(1 r)t (1 r)m (1 r)n
三、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主要参数指标的确定
(一)预期收益 1.预期收益的含义 指导意见第二十六条:收益法中的预期收益可以现 金流量、各种形式的利润或现金红利等口径表示。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 恰当的收益口径。
国际上通常采用现金流量作为收益口径来估算企业 的价值。对于现金流量通常采用自由现金流量的概 念。其他的预期收益形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或限制。
收益资本化法通常适用于企业的经营进入稳定时期, 企业的当期收益等于年金。该方法较为简单,但采 用该方法时必须满足其使用条件。
(3)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几种常见模型
分段永续模型
n
p
t1
Ft (1r)t
r(1Ar)n
式中:P为评估值 Ft为未来第t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 r为折现率 A为预期等额收益额 t为收益预测年期 n为收益额为等额开始时的期限
7.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应当收集的资料
通常包括: (一)被评估企业类型、评估对象相关权益状况及有关法律 文件; (二)被评估企业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前景; (三)被评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核心技术、研发状况、销 售网络、特许经营权、管理层构成等经营管理状况; (四)被评估企业历史财务资料和财务预测信息资料; (五)被评估企业资产、负债、权益、盈利、利润分配、现 金流量等财务状况;
5.对有关财务数据的调整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第十六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 当根据评估对象、所选择的价值类型和评估 方法等相关条 件,在与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协商并获得有关信息的基础上,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被评估企业和参考企业的财 务报表中 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具有影响的相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分析 调整,以合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式中:P为评估值
Ft为未来第t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
Pn为终值
r为折现率
g为预期收益增长率
t为收益预测年期 m为明确的收益预测期限
n为总收益预测期限
分段永续增长模型
n
p
Ft Fn(1g)
t1(1r)t (rg)1 (r)n
式中:P为评估值 Ft为未来第t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 r为折现率 g为预期收益增长率 t为收益预测年期 m为明确的收益预测期限
(4)应当从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获取被评估企业 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测,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判断和 调整,确信相关预测的合理性。必须充分考虑取得 预期收益将面临的风险,合理选择折现率;
(5)必须保持预期收益与折现率口径的一致; (6)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以 及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 收益预测期间,并恰当考虑预测期后的收益情况及 相关终值的计算; (7)能够使用合适的估价模型形成合理的评估结 论。
2.现金流量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1)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是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是归属于包括股东和
付息债务的债权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现金流量。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利息费用 -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净增加额
(2)权益自由现金流量 是归属于股东的现金流量,是扣除还本付息以及用于维
持现有生产和建立将来增长所需的新资产的资本支出和营 运资金变动后剩余的现金流量。
p
n t 1
Ft (1 r)t
式中:P为评估值 Ft为未来第t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 r为折现率 t为收益预测年期 n为收益预测期限
(2)收益资本化 是将企业未来预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对稳定的收益, 以资本化率转换为企业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
A P=
r
式中:P为评估值 A为未来预期稳定的收益额 r为折现率
权益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资本性支出 -营运资金净增加额+付息债务的增加(减少)
3.现金流量、折现率与企业价值内涵的对应关系
现金流量
折现率
企业价值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企业整体价值
权益自由现金流量 权益资本成本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付息债务价值
今年的资产评估执业质量自律检查,依托中评协编制的企 业价值评估业务、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和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评 估业务三种类型检查底稿,重点检查已施行资产评估准则的执 行情况、职业道德情况和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情 况。 与此同时,通过检查了解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如资产 评估机构内部治理和执业环境,为今后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各项参数指标的确定、工作底稿、 评估报告的撰写等)
二、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基本规范
1.收益法定义及基本公式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 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 思路。--《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四章, 评估方法,第二十四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