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宜兴 名人

宜兴 名人

宜兴名人
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历代曾出进士近400名,其中状元4名、榜眼5名、探花1名;有宰相10位、将军15位。

晋朝
周处文武双全,是妇孺皆知的“周处除三害”的主角,是弃恶从善、改过自新、发愤励志、尽忠报国的典型;所撰《阳羡风土记》是中国最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之一。

南北朝
将军陈庆之骁勇善战,为一代名将。


卢象升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

政治家当数明代徐溥和周延儒。

徐溥入阁为相12年,政绩卓著,为一代贤相。

周延儒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连中两元(会元、状元),后二度为相。

在自然科学上有建树的也大有人在。


单锷撰写的《吴中水利书》对太湖治理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清末名医俞听鸿的《俞听鸿医案》新中国成立后被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民国
邵申培创办大有蚕种总场,创立“虎”牌蚕种,发展到苏、浙、皖11个分场,年产蚕种64万张。

现代
更是人文荟萃。

有被称为“一街双星”的原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有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孪生兄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史绍熙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

至2011年年底,宜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2位:周培源、唐敖庆、潘菽、史绍熙、朱洪元、朱既明、吴浩清、章综、程镕时、朱邦芬、褚君浩、吴岳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周镜、沙庆林、薛鸣球、程天民、陈太一、吴中如、唐西生、陈国良、高鼎三、黄瑞松、陈志南、任南琪、丁荣军。

有宜兴籍大学校长数十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万余人,被誉为“教授之乡”。

他们在各个领域里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文化艺术上,宜兴更是人才辈出。

唐代蒋防、宋代蒋之奇和蒋捷、明代吴炳、清代陈维崧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

文学家蒋防的《霍小玉传》广为流传。

诗人蒋捷的诗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成为千古名句,与周密、王沂孙、张俊并称为“宋末四大家”。

戏剧家吴炳著有“粲花五种曲”,其中《绿牡丹》和《西园记》至今仍为越剧和昆剧的保留剧目。

陈维崧是晚清阳羡词派领袖,曾参与编修《明史》,与吴江的吴槎汉、云间的彭古晋并称为“江左三凤凰”。

近代有文学生涯长达60年的原上海星火出版社总编辑沙蕾,有《时间之歌》诗集传世。

誉为“中国现代画圣”的国画大师徐悲鸿的画作享誉海内外,张瑞麟、尹瘦石、钱松嵒、吴冠中等一批画家也享有很高声誉。

音乐戏曲方面,有参与编订《刘天华创作曲集》、《瞎子阿炳曲集》的刘天华弟子储师竹,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在民乐演奏上造诣颇深的刘天华弟子蒋风之,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歌唱家有程静子、张权。

新闻出版方面,有20世纪早期就蜚声报界、被誉为“报界三杰”的徐凌霄,著名记者、《文汇报》创始人之一的徐铸成和《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王金凤等。

[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