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肉涨价现象的法经济学分析

猪肉涨价现象的法经济学分析


自今年五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一直飙 升,商业部的解释是:“猪肉价格上涨的原 因一是去年上半年受疫病影响,生猪养殖规 模缩减,市场供应减少。二是玉米等主要饲 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1]农业部还 指出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是:“市场需求拉 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 肉消费呈增长趋势。”[2]
2007.12 消费导刊
10
·消 费 市 场
Consume Guide ·Consuming Market
猪肉涨价现象的法经济学分析
■ 王 维 张淑平 中国人民大学
作 者 简 介 : 王维(1983-),男,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本科阶段是经济法、研究生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张淑平(1984-),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法理学。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 党校发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能,宣布中国开始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这是广大农村群众殷切期盼的一件 好事,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所办的一件实事。只有这样,民众将真正告 别“短缺时代”,让农民养猪能挣到钱,城 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公共品的缺位是“政府失灵”的体现, 也是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 严重、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 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矛盾因此 产生。究其原因,现在一些地方政府都热衷
于追求GDP的增长,政府机关的办公楼盖得 体面漂亮,但老百姓对公共品的迫切需求, 政府的财力却没有倾斜,很多地方公共财政 拿出很大一笔钱,投资于大医院,盖豪华大 楼、豪华病房,但对社区医院、农村医院的 投入却很少。一些地方政府已经严重偏离了 追求社会公众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商业部和农业部的分析总的来说是对 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利用经济学知识, 可以进行更深层次上的分析。理性经济人假 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理性经济人就是 一切行为的目标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这 对社会意味着GDP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个 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 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政府、单位是 预算最大化。加里·贝克尔更是将经济人理 论的解释范围扩展到几乎人的一切选择行 为。他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明确断 言“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 释全部人类行为。”[3]亨利·帕勒日也认为 “人们所做的任何决定不管该决定如何平凡 始终包含着人们对该决定的费用和收益的计 算,这种计算有时是明白的,但多数是含蓄 的。”[4]
注释 [1]中 国 养 猪 网 http://www.pig.org.cn/2007- 7/200772461624.htm [2]江苏农业网http://www.jsagri.gov.cn/analyse/ Files/287474.asp [3]加 里 · 贝 克 尔 , 《 人 类 行 为 的 经 济 分 析 》 , 上 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11页。 [4]亨利·帕勒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5]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 院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能看到猪肉减产是农 民朋友们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那农民的权 益保障去哪里了呢,我们的信息政府、责任 政府呢?虽然事情出来以后,商务部和农业 部已使用储备肉及高额养殖补贴等措施来进 行调控外,温总理也在肉价上涨后下农舍、 穿猪圈、进冷库、走超市、探低保,就遏止 肉价上涨提出了7条意见,表示“要通过市场 调节的办法,让农民养猪能挣钱,城里人特 别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有效政府”能 够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一起构成一个复 合的组织结构,与公民一起协作生产,不仅计算 政府方面的直接成本,还需要兼顾公民方面获 得的收益以及因此而付出的成本,通过政府与 公民协作生产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共同努 力,从而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但随着政府规 模的不断扩大和职能的不断扩张,传统行政模 式的低效日益为社会公众及理论界所诟病。 例如我国公共管理“委托代理”和“交易费 用”问题,对市场进行管理时出现的一些 “越位”“、缺位”与“错位”行为,以及 政府寻租等腐败问题。里根总统就曾说过: “政府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 题。” 据网络一项政府满意率调查答卷显 示,现在我国人民在回答生活中“缺什么” 时,焦点不约而同的都集中在“住房、教 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环境、安全” 等方面,而这些都是政府应该为民众提供的 公共品!
利用上述理论可以清晰的分析出生猪减 少在生产环节上的原因。猪农养猪毫无疑问 是为了赚钱,但能否赚钱并不取决于他本 身。一是生产成本,如果生猪收购价格赶不 上饲料价格上涨,那么他养得越多,亏得越 大;二是猪肉出售价格取决于屠宰场。屠宰 场出于理性经济人的考虑,自然想低进高 出,垄断市场价格最好不过。所以不管肉卖 多少钱,生猪收购价格依然要跌。猪农应对 的唯一办法便是少养或不养,来减少经济损 失。再加上生产中疾病、气候等风险,这些 都要由农民来承担。所以他们学乖了,不搞 农业了,可以去打工。这就从源头上减少了 生猪的供应量。可以预期如果农民的利益得 不到切实保障,那么这种状况将会更加频繁 地发生:大米涨价、蔬菜涨价、基本消费品 涨价……这些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端倪。
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中央应对 肉价上涨的智慧。不过,最早披露猪肉涨价 信息的则是5月21日新华网的一则综合消息, 而不是某一个政府部门的权威通知。相关政
府部门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带给公 众,让网络媒体抢了“头功”,委实是一种 遗憾。按说,民以食为天,在猪肉这样国计 民生的食品价格波动之前,相关政府部门应 当有所察觉,并提前介入,进行市场调研, 然后,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信息,采取果断 的应对措施。遗憾的是政府缺位了。眼睁睁 地看着“跟风涨价”大功告成之后,才去修 理“跟风涨价”的“软柿子”。而此时,据 中 国 青 年 报 报 道 ( 8月16日), 中 国 青 年 报 社 会 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 调查显示,94.2%公众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 最近这一轮涨价的影响,79.3%的人表示入 夏以来自己的饮食质量下降了!
参考文献 [1]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 海三联书店,1995年 [2]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 院出版社,1988年 [3]保 罗 · 萨 缪 尔 森 , 威 廉 · 诺 德 豪 斯 , 《 经 济 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亨利·帕勒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5]纽曼等,《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 许明月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政府的这种状态,与布坎南的Governme nt Failure Theory竟 是 如 此 的 相 像 , J·M· 布坎南将“经济人”的模式应用于政治人的 公共选择行为,他指出,人们并不是为了追 求真善美而是为了去实现各自的利益而参与 政治活动的。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运用成本- 收 益 分 析 ( costs- benefits analysis) 方 法,公共选择理论对西方民主政体下的政府 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经济学家认识到,政 府并非神的造物,在其中作出决策与实施决 策的人也会犯错误;国家的行动本身也要受 某些“人造”规则和制度的影响;加之,选 民“合乎理性的无知”和“冷漠”、代议制 中的“互投赞成票”等等因素,很难对立法 官员和官僚追求私利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 束 , 从 而 导 致 “ 政 府 失 灵 ( government failure)”。[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