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播电视史部分复习资料一、论述题1、电视科技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广播电视科技的革新不能不归功于与视听传播有直接关系的记录媒介(主要是录音录像)的发明,彩色电视的发展,特别是通讯卫星和有线传送事业的兴旺发达。
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技术发明则集中于数字化及其广泛运用。
电视科技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一、记录媒介记录媒介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的传播形态,实现了艺术时空的大解放。
1、录音设备的改进①在广播电视出现的早期,唱片是广播节目的主要来源,录音材料也一直是填充广播大块时间的内容。
②1929年底,BBC开始采用钢丝式录音机进行长时间的录音广播。
③50年代初期,磁带录音机已成为大多数广播电台的标准设备,不同时区的广播只需在播音间重放磁带即可实现。
④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激光唱盘(CD)。
现在,世界上先进的广播电台使用各种数字式高保真度录音设备。
2、录像设备的发明最初电视中采用的记录媒介是电影。
稍后的视听存储技术方式是电视屏幕记录设备,然后才是磁带录像、激光视盘。
①1947~1948年,电视屏幕录像机问世了,可以用胶片同步记录电视播出的声音和图像,电视记录影片产生。
②60年代初,美国各大电视网均已使用磁带录像机,制播分离开始了。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ENG和SNG被广泛应用于对新闻和重大事件的同步报道④新一代录像技术和设备是VCD和DVD。
记录媒介的参与改变了广播电视播出的形态,悄悄改变着媒介传播的基本格局。
二、彩色电视如果说,录像改变了电视传播的时空格局的话,色彩的引进则大大改进了电视画面的质量,提高了电视的传播效果。
彩色电视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市场的变化和生产者的利益。
1、美国彩色电视制式的确定。
①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CBS和NBC分别完成了彩色电视的研制,并先后投入试验播出。
②1953年,委员会建议采用NTSC制作为美国彩色电视的技术标准③1954年,NBC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此后,彩色电视之争由美国国内转向国际范围。
2、彩色电视制式的全球竞争①1958年,法国在美国NTSC制式的基础上开发出SECAM制式②1963年,德国在NTSC制式的基础上研制成PAL制式③1967年,PAL制和SECAM制先后在欧洲投入使用,最终形成彩电制式“三分天下”④1924年,英国提出MAC制式,得到欧洲各国的支持和采用,这是一种适用于卫星等新媒介的通用彩电制式。
⑤目前,世界上各种制式的彩电节目都可通过电视制式转换装置相互转播。
三、卫星传播在改进电视内容的同时,科学技术专家也在探索信号的传送方式,寻求远距离通讯的途径。
②1962年,“电星1号”首次成功转播电视信号。
③1964年东京奥运会,第一次用卫星转播实况④通讯卫星最初只用于国际传播,后来国内卫星也逐步成为一种普遍的电视覆盖模式。
四、线缆传播1、有线电视的诞生和发展①20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了有线广播②1949年,美国出现有线电视③20世纪70年代,有线电视迅速发展2、欧洲国家有线电视的发展①芬兰、比利时、荷兰等效果有线电视发展较好,欧洲几个大国发展相对缓慢②20年代80年代初,各国政策开始改变。
制定和颁布了有关有线电视发展的计划和法令3、美国有线电视的发展①美国政府的有线电视政策经历了由限制到开放的过程②卫星与有线电视相结合,改变了人类的转播环境,电视转播开始国际化了特点:①电视科技的革新和发展过程是长期的、多方面的。
许多相关技术在电视事业的进步和改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卫星传播的发明和发展等,mei都对电视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②记录媒介改变了电视的时空,因而根本改变了电视的形态。
彩色电视提高了电视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人类永不满足的天性为发展和改良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
电视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是无止境的。
③电视科技的革新和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诸多方面的改变,各国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
④国家政策在电视科技的革新和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2、美国电视网黄金时代的传媒发展特点①私人商业电视网对传媒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广告业的发展。
其专心制造利润的体制将广告及广告客户的需求置于首位。
②广告费用增加,导致广告客户转变赞助体制。
广告客户由初期沿用广播时期的做法即单独赞助某一电视节目或栏目,自行组织一档或数档节目,以厂商挂牌赞助的方式在电视上播出的承包节目的赞助体制转为逐步采用只购买少量广告时间,将广告交由电视网在各类节目中插播的联合赞助节目的体制。
③美国电视网的利润成倍增加。
电视网通过播放独立制片人制作的节目举得这些节目的全部或部分版权,借助发行获得大笔收入。
④影响广泛。
在电视大发展的时期,美国电视网的影响力不仅涉及整个美国,还影响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并发展海外市场。
⑤美国电视发展迅速。
世界电视发展情况很不平衡,美国电视的迅速膨胀与各地电视的缓慢进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⑥商营电视和公共电视、电影业竞争激烈。
商营电视受到公共广播电视和电影业的攻击。
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好莱坞提出了对付费电视的设想,遭到电视网的竭力反对。
⑦收视率竞争加剧。
收视率与广告价格挂钩,收视率也影响到公司的股票价格,因而,电视业内部的收视率竞争加剧。
这也导致了电视市区了大胆进行节目试验和冒险的能力。
⑧观众的喜好得到更多的重视。
电视观众无意中为电视网的节目编排做出了贡献,他们以收视习惯的方式为电视网预测节目成功与否及决定节目如何安排的标准。
⑨电视的权力极大,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增强,特别是政治领域。
引发社会和公众对美国商营广播电视传媒日益不满。
⑩电视网遭到的投诉日益增多,因而受到了遏制。
但电视网依然兴旺。
二、分析题1、结合我国电视节目的实际,谈谈你对传媒娱乐功能的认识传媒应该奉行“三老”(老板、老百姓、老上司)满意的原则。
娱乐与传媒结合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的需要,传媒应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功能。
在媒体经济步入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把传媒的娱乐功能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精心设计、定位,对传媒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实践党关于新时期传媒事业“三贴近”理论的重要手段。
传媒的娱乐功能得到强化的原因有四:①传媒的市场价值得到重视②传媒多维功能的开发③受众主体权利的体现④受众价值取向的转变。
加强传媒娱乐功能:①传媒应该注重信息传播的视觉效果。
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就是一种娱乐。
对信息的组织要有视觉冲击力,扩大刺激视觉的要素。
现今中国各大电视台各类节目遍地开花、名目纷繁,还不断争先推陈出新,说到底就是吸引观众眼球,娱乐大众。
②扩大娱乐元素。
现代传媒应该主动扩大自己的娱乐功能,策划活动,制造气氛,在完成好宣传教育、舆论监督等任务的前提下,为受众增添快乐的感受。
湖南卫视自从喊出快乐中国的口号、打娱乐的旗帜后,大受欢迎,收视一直居高不下,这就是传媒发挥娱乐功能的的很好的例证。
③创新媒介产品,减少雷同,增加差异化。
近年来,一旦有栏目创造了较好的收视业绩,很多栏目就会跟风而上,简单地抄袭同类节目的编排思路、风格、方式。
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取得成功之后,相亲类节目就泛滥成灾。
传媒产品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切忌批量化生产。
④贴近受众生活,切忌迎合媚俗。
如果传媒过分屈从于市场,过分地依靠收视率等业务指标,可能会导致娱乐的媚俗化,低俗甚至恶俗的传媒产品就会出笼。
如之前声名大噪的凤姐就被广电总局叫停。
传媒需要娱节目及中国式的“舆论监督”现象兴起。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大受欢迎,发展前景广阔。
(4)突发事件报道常态化。
美国新闻时事类节目的发展很大部分得益于对战争等突发事件的报道。
近年来,中国的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开始逐步走向常态化。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开始了长达20多天、超过400小时的“直播战争”。
2008年的雪灾、汶川地震,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深入灾区,采用了循环播放的方式对事件进行报道,开辟了中国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新纪元。
(5)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广泛发展。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班的新闻杂志类节目《南京零距离》光柱群众生活中的日常事、平常事,注重社会新闻的趣味性和服务性,一是好评如潮。
这类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比较接近舆论的“大众”特点,反映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琐屑苦恼。
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的电视更加多元化了。
劣势:(1)美国借助电视进行总统选举,以此吸引观众对新闻时事类节目的关注。
而总统候选人选举的成功与否也与电视形象密切相关。
而中国新闻时事类节目并未有这样万众瞩目的事情吸引眼球。
当然,这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
(2)美国新闻时事类节目开放性较大,有许多富有争议性的内容,虽然会有许多争议与批评,但是美国电视会在正义与批评中不断进步。
中国新闻时事类节目较为保守,缺乏开放性。
(3)美国新闻时事类节目敢于冒险,敢于深入战争等危险场面,进行现场报道,给观众带来最真切、最及时的资讯。
中国的电视稍欠缺这种冒险精神,尽管近年来有意识地去改进,但比起美国仍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