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ppt课件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ppt课件
护理安全管理制 度2
• • • • • • • • • • • • •
一、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二、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三、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四、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五、重点护理环节管理规范 六、重点护理对象管理规范与流程 七、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与处理流程 八、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制度 九、病人专科交接规范 十、护理保护性医疗制度 十一、用药反应的观察、处置制度与流程 十二、治疗反应的观察、处置制度与流程 十三、病人功能检查、住院陪送制度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与报告制度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 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l、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及时检查 、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配合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 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 (D)血型。 (3)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血液(用EDTA-K2抗撮剂试管),送输血科处理和 做进一步鉴定。 (4)如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6)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做好护理记录。 4、及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汇报单,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 • • • •
(10)护士在采集血标本及为患者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 者的方法进行核对。 (11)输血前、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 血液时,两袋血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12)输血过程中应掌握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 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 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输血全过程 及输血后30分钟内都必须产密观察有无输不良反应。 (13)用后的输血袋固定放置,并保留至次日送输血科回收。 (14)完善各项护理记录,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病人输血的详细情 况。
第五节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规范 • 一.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
• (一)科室应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对科室在治疗用药、输血核 对、执行治疗操作、标本采集、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等重点环节的应急情况 进行管理。 • (二)科室应在护理工作关键环节管理中,应该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 程,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科室应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责任追究。 • (三)科室成员应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 的相关工作。 • (四)对于护理工作中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应当遵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 方针,贯彻依靠科学,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 (五)科室应建立重点环节日常监测,加强对护士安全意识的教育,做好各 个班次的交接班工作,加强护士抢救能力的训练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 及演练工作。
• (6)凡皿袋有下列情况之一,一律拒领: •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 ②血袋有破损、渗漏; • 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 ④血液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 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 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 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 ⑧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 (7)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募同负责核对,核对信息无误后在配发 血记录单上签全名。如有两袋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 一签名。 • ( 8)血液从输血科取回后,必须在30分钟内进行输注,不得加温、放置时间过 久和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振动,输血过程必 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 、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血液凝集或溶解。 • (9)输血时,必须两名医护人员到床边,携病历、配发皿记录单和血制品制到 患者床边并再次核对,输血时需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输血时 做到一人一次一份。严格执行三查十对: • 三查:查血液有效期、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查血液质量。 • 十对: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献血者条 形码编号、血品种
(1)将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纳入护理重点环节质控内容, 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每例输血病人随机质控,护理部定期对全院 输血质量进行督导和质控,并将质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 和反馈。
•
(2)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输血质量监控,对存在问题制定改进 措施,动态评价改进效果。
•
•
• •
• (六)任何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 缓报、谎报。 • (七)科室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取证、 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调查情况并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的 应急预案。 • (八)突技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科室人员必须及时到达规定的岗位, 服从统~指挥、调动。 • (九)科室应根据重点环节管理突发事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组织相 关人员分析、讨论,认真查找事莨原因,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 订、补充、改进工作。
二、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 (一)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及效果评价制度
• 1、临束输血过程质量管理要求
• (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 (2)采集血交叉标本时必须由两名护理人员仔细查对医嘱、输血申请书标本 标签,做到“化验单”、“试管”、“患者”三者无误后方可抽血,有两个以上患者 需同时配血时,应分别执行,认真做到配血一次一入一单一管,正确无误地 将患者血型通知患者或家属。 • (3)采集血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 取血,以防影响交叉配血结果。 • (4)采血后由医护人员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交给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 方逐项核对。 • (5)取血时,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双方核对: • ①受血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血型(包括RH血型) 、血品种、血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 ②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的有效期 ; • ③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凝块。 •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配血登记本上共同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