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pptx

第五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pptx

2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
1.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容 (1)对负债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2)对资产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3)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3
2.商业银行管理的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 (2)财务管理 (3)风险管理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4
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应本着稳健经营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 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1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涵义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和信用为经营对象的金 融中介机构。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 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
商业银行的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 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15
(一)存款经营的基本内容
是在一定的金融法规监管条件下,充分组 织银行的人力、物力来创造新的金融产品 并将其销售出去的过程。
商业银行存款经营最重要的方面是必须不 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开拓为客户服务的 领域。
16
(二)存款经营的影响因素
1.支付机制的创新 2.存款创造的调控 3:政府的监管措施
17
12
五、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
(一)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是商业银行为了创造可同时实现个人和企
业目标的交易机会,而对与金融产品有关 的想法、物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 和分销进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
13
(二) 关系营销
就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 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 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
10
四、商业银行经营的组织
新的业务运营模式的核心就是前后台分离: 前台的营业网点从会计核算型向服务营销型转
变,其主要职责是产品营销、柜台服务以及风 险控制; 后台主要负责核心业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处 理非实时业务批量交易、财务核算以及业务稽 核监督。
11
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的优点
一是前台营业网点业务操作规范化、工序化 二是实现业务集约化处理 三是实现效率提升 四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五是大大降低成本
(三)存款经营的衍生服务
1.现金管理服务的概念 现金管理服务指的是银行协助企业对现金、
银行存款及货币等价物等广义现金进行统 筹规划,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使客户 减少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财 务控制更易实现。
18
2.现金管理服务的内容
(1)资金管理类服务 (2)资金控制类服务 (3)账户完善类服务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应主要通过对资产 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的流 动性,实现其经营目标。
资产管理理论是在“商业性贷款理论”、“ 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基础上形 成的。
资产管理理论强调的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 是资产业务,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
27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 流动性的需求;经营管理理念转化为流动 性、安全性、赢利性并重。
负债管理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流动 性,外部不可测因素的制约增大了银行的 经营风险,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28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应对资产负 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 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 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
19
七、贷款经营
是指选择贷款客户,不断创新贷款产品及 相关产品,使之适应客户需要,并与客户 合作,最终收回所发放贷款,为商业银行 创造利润的过程。
20
(一)选择贷款客户
1.是客户所在的行业 2.是客户自身情况及贷款用途方面。 (1)贷款面谈。 (2)信用调查。 (3)财务分析。
21
(二)培养客户的战略
的客户。
24
八、中间业务经营
(一)不断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1.改进现有产品 2.组合现有产品 3.模仿其他产品 (二)关系营销
25
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为实现安全性、
流动性和赢利性“三性”统一的目标而 采取的经营管理方法。
26
和发展,努力采取各种技术和手段防范、化 解和规避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5
2.流动性原则
是指商业银行及时变现和支付的能力。
资产流动性 负债流动性
6
3.盈利性原则
是指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状态下的获利能力。 最大程度的追求盈利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
所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
7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 之间的关系
基本要求: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 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 动性方面的合理搭配,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 、盈利性的最佳组合。
29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 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 (1)规模对称原理 (2)结构对称原理 (3)速度对称原理 (4)目标互补原理 (5)利率管理原理 (6)比例管理原理
安全性
流动性
8
赢利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 与管理原则的特点
(1)确定为“效益性”而不是“盈利性” (2)我国商业银行“三原则”的顺序与国际
银行业“三原则”的顺序完全相同
9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规则
所谓审慎性,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尽可 能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 经营者的风险负担,办法是尽可能低估企 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 用则给予充分估计。
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 良好关系。其实质就是在交易的基础上建 立、维持并巩固交易外的一切有利于企业 和其它伙伴的非买卖关系,以达到双方之 间的忠诚合作。
关系营销的优势:更有效地运用了成本。
14
六、负债经营
商业银行负债的目的: 一是维持银行资产的增长率; 二是保持友好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负债包括: 存款 同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借款
层级高的机构管理大客户 层级较低的机构管理小客户
22
(三)创造贷款的新品种和进行合 适的贷款结构安排
从营销的角度不断开发新产品。 进行合适的贷款结构安排目的在于贷款客户
能够按期偿还贷款。
23
(四)在贷款经营中推销银行的其 他产品
目的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业务。 推销银行其他产品主要有两类: 一是由贷款发放本身所引起的; 二是通过贷款谈判了解到新的要求和另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