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大全(免费)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大全(免费)

第 1 页 共 27 页 注:概念均来自章节后的重要术语一栏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 ,仅供参考
19. 隐晶质:晶粒细微,要通过显微镜才能加以分辨者 20. 矿物集合体:矿物晶粒的聚集体成为集合体。矿物集合体往往具有某种习惯性的形态。7 21. 矿物的光学性质 ① 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7 ② 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7 ③ 颜色:是矿物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7 ④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7 22.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硬度的大小主要由矿物内部原子离子分子联接力的强弱决定,通常用 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7 23. 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它经常是不光滑的 8 24. 断口:是矿物受到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形成的断裂面。8 25. 硅酸盐矿物:为金属阳离子与硅酸根化合而成的盐类矿物。这类矿物均含氧与硅,以及一种或几种金属阳离 子。9 26. 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结构中一个硅的周围都有四个氧,其形状似四面体,称为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 是一切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9 27. 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 ,仅供参考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概念汇总
第一章 绪论
1. 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它分为内力地质作 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2 2、地质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 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成因的学问。 3、内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 4、外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作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剥 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2 5、地球:包括固体地球以及环绕着它并与其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水、生物与大气,是一个复杂的天体。 6、岩石圈:地壳加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 7、具有一定规模的岩石圈块体称为板块 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
第 2 页 共 27 页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 ,仅供参考
内部多孔洞。18 16. 火山块:粒径大于 50mm,常为棱角状 17. 有火山灰组成者成为凝灰岩,有火山砾和火山渣组成的岩石成为火山角砾岩,有火山块组成者成为集块岩 18. 柱状节理: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其表面厂形成无数冷凝收缩中心,如果岩石结构均匀,这些收缩中心均 匀而等距地排列,在垂直于联结收缩中心的直线方向因引力作用形成裂缝,裂缝横切面为六边形。随着熔岩 进一步冷凝,六边形裂缝最终会将整个熔岩层切割成六方柱,称为柱状节理。19 19. 波状熔岩(绳状熔岩) :由于岩石的导热性差,熔岩的外壳虽已冷凝或基本冷凝而其内部仍保留熔融状态, 并继续流动,在内部熔体流动的推挤力以及因外壳冷凝而产生的收缩力作用下,熔岩表面常常发生变形,表 面比较光滑,或呈波状起伏,或扭曲似绳索状者,称为波状熔岩或绳状熔岩。18 20. 块状熔岩:熔岩表层破碎成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碎块并杂乱堆积者,称为块状熔岩。19 21. 科马提岩:得名于南非巴伯顿地区的科马提河流域,这里产出的超基性喷出岩最为典型,其覆盖面积达 160*65Km2,厚数公里。此类岩石中 mgo 含量高达 20%以上,由橄榄石和蛇纹石等矿物组成,具有 刺结构, 即成长条状状的橄榄石晶体聚集在一起,形如草捆。20 22. 较粗的固体喷发物及熔岩就地停积,在地面构筑在一定规模的山体,称为火山 23. 火山的外形似堆状称为火山堆 24. 火山口:火山堆堆顶常有圆形洼地是火山物质喷溢的出口,称为火山口。19 25. 火山通道:火山口下有呈管状的通道与地下岩浆的汇聚地-岩浆房相连,称为火山通道 26. 火山颈:冲填于火山口通道上部已冷凝的岩浆称为火山颈 27. 破火山口:火山经过连续多次喷发以后,其岩浆房空虚,火山锥体因失去支撑会发生崩塌与陷落;同时,后 继的喷发活动可将原有火山锥的上部炸毁。结果,均能造成比原有火山口大得多的洼地,称为破火山口。22 28. 盾状火山:中心式喷发,所形成的火山锥,主要由熔岩组成,其锥坡一般只有 2°—4°,锥顶平,称为盾状 火山。其规模较大,锥体基部直径可达数公里到数十公里。21 29. 熔岩锥:如果盾状火山锥坡较陡,规模较小,称为熔岩锥。21 30. 熔渣锥:某些粘性较大的基性岩浆主要喷发火山砾、火山弹及火山渣,它们堆积而成为熔渣锥。21 31. 枕状构造:海底喷发的基性熔岩常形成枕状构造,它主要是由外形似枕状的熔岩聚集而成,枕间常有火山碎 屑物或 sio2 充填。 32. 玄武岩:由基性熔岩组成的岩石称为玄武岩。21 33. 溢流玄武岩:地质历史时期中,曾有大面积大厚度的玄武岩产出,分布范围广阔且厚度巨大的玄武岩称为溢 流玄武岩。21 34. 复式火山:中酸性岩浆的喷发物常堆积形成复式火山。其特点是:堆顶由火山碎屑岩与火山岩交互而成,堆 坡陡,上部可达 30-40 度,下部略缓堆体高度由数百米到数千米。22 35. 中心式喷发:岩浆沿管状通道上涌,从火山口中溢出,称为中心式喷发。19 36. 裂隙式喷发:岩浆沿地壳中狭长裂缝溢出,称为裂隙式喷发。19 37. 安山岩线:喷发安山岩浆的火山只分布在环太平洋周围大陆的边缘和岛屿上,不见于大洋内部,在大洋内部 只喷发基性岩浆,两者界线鲜明,这一界线称为安山岩线。24
6. 某一放射性同位素蜕变到它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它是一个常数 7.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5 8. 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6 9. 其产出状态 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都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晶构造的均匀固体。准矿物 10. 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6 结晶质(晶质) 11. 不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称为晶粒 12. 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非晶质 13. 化学键:晶体中各质点间的结合力就是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分子间作用力。6 14. 晶体结构:由于质点呈有序排列,晶体内部就具有格子构造 15. 晶面:包围晶体的平面 白云石菱面体 磁铁矿八面体 石盐立方体 16.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形成 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成为同质多像。6 17.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的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 构,这种现象成为类质同像。6 18. 显晶质:晶粒大小不一,较粗的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看出来者
第二章
矿物
1.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5 2. 同位素:具有不同原子量的同种元素的变种。5 3. 放射性同位素:有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不稳定,会自行放射出能量,即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同位素。5 4. 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5 5.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能量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蜕变 (衰变)
第 3 页 共 27 页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 ,仅供参考
38. 环太平洋火山带:位于南、北美洲西岸,直至阿拉斯加半岛南岸,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 菲律宾群岛到新西兰。这一带上有活火山 300 余座,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 60%以上。其中南美、中美洲西岸 及西印度群岛有活火山 100 座。阿拉斯加及阿留申一带有活火山 39 座,太平洋西部及西南部岛屿有活火山 200 座。这一火山带的位置正好环绕太平洋,因而有火环之称。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喷发中、酸性岩浆,尤 其以喷发安山岩浆为特征。23 39. 地中海—印尼火山带:这一带共有活火山 70 余座。其中地中海沿线有 13 座,印度尼西亚有 60 余座。这一 火山带喷发的岩浆性质从基性到酸性均有,不同的火山表现不同,同一火山的不同喷发阶段也有变化。24 40. 洋脊火山带:它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有的火山在水下喷发,有的火山已露出水面,称为火山岛。 24 41. 红海沿岸—东非火山带:分布于红海—东非裂谷沿线,这里有活火山 22 座。24 42. 活火山:无论间歇期多长,凡是在人类历史时期中有过活动的火山都称为活火山。22 43.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中未曾喷发过的火山称为死火山。22 44.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达到地表,称为侵入作用。 45. 侵入岩:岩浆在侵入的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24 侵入岩是被周围岩石封闭起来的三度空 间的实体,故又称为侵入体 46. 围岩:包围侵入体的原有岩石称为围岩。24 47. 浅成侵入:形成深度小于 5km 者,称为浅成侵入体,其规模较小。24 48. 深成侵入:形成深度在地表以下 5km 到 10-20km 者,称为深成侵入体,其规模较大。24 49. 同化作用:岩浆溶解围岩,将围岩改变称为岩浆的以部分,称为同化作用。24 50. 混染作用: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成分称为混染作用。24 51. 捕虏体:混入岩浆中的围岩碎块可以部分或完全被熔化,部分未熔化的碎块称为捕虏体。24 52. 结晶分异作用: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 石。这种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25 53. 连续反应系列:在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即部分先结晶出来的矿物同剩余岩浆之间发生作用长石、培长石、拉长石、中长 石、更长石及钠长石系列。25 54. 不连续反应系:在不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形成既有化学成分差异,也有内部结构显著改变的一系列矿 物,这就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系列。25 55. 鲍温反应系列: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岩浆是按两个反应序列结晶出来的,一个是连续反应序列,一个是 非连续反应序列,在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即部分先结晶出来的矿物同剩余岩浆之间发生作用,形成 在化学成分上存在连续变化,而其内部结构无根本改变的一系列矿物,这就是钙长石、培长石、拉长石、中 长石、更长石及钠长石系列。在不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形成既有化学成分差异,也有内部结构显著改 变的一系列矿物,这就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系列。最后,上述两系列又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不连 续的反应系列,依次结晶出钾长石,白云石和石英,它们总称鲍温反应系列 25 56. 石英 钾长石 以及各种斜长石称为长英质矿物 其色浅,故又称浅色矿物;黑云母 角闪石 辉石 橄榄石因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