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测速发电机(第1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第1章)


1.1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原理和结构
直流电机
N
一、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结构
定子 空 气 隙 转子
+
n
定 子 铁 心
-
S
励 机 端 电 电 换 电 转 磁 枢 向 枢 绕 绕 器 铁 组 壳 盖 刷 组 心 轴
控制电机
直流电机的定子
控制电机
直流电机的转子
控制电机
励磁方式: 励磁方式:电磁式和永磁式 直流永磁电机
第 1 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中国矿大信电学院
第1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1.1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2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1.3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和减小方法 1.4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性能指标及应用 1.5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应用举例 1.6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发展动向
第1章
本 章 要 求:
F2 S2
1.5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应用举例
直流测速发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装 测速元件、 置中可以作为测速元件 校正元件、 置中可以作为测速元件、校正元件、解算元件 角加速度信号元件。 和角加速度信号元件。它可以测量各种机械在 有限范围内的摆动或非常缓慢的转速 摆动或非常缓慢的转速。 有限范围内的摆动或非常缓慢的转速。 下面以测速发电机在速度控制系统中作为 转速负反馈元件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转速负反馈元件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以稳定系 统的转速为例,介绍测速发电机的使用。 统的转速为例,介绍测速发电机的使用。
原理动画
1.2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一、基本概念 根据已学过的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知,电刷两端的感应电势 : Ea = Ceфn=Ke n 由上可知:1.电刷两端的感应电势与 由上可知:1.电刷两端的感应电势与 电机的转速成正比。2.直流发电机能够把 电机的转速成正比。2.直流发电机能够把 转速信号换成电势信号,从而用来测速。 转速信号换成电势信号,从而用来测速。
控制电机
二 电枢磁场的影响 N N
不论转子转 到哪个位置, 到哪个位置,电 枢导体电流在空 间分布情况始终 不变, 不变,因此电枢 磁场在空间是固 定不动的恒定磁 场。
S 主磁场
S 电枢磁场
减小误差的考虑: 减小误差的考虑:
控制电机
电枢磁场产生附加去磁作用, 电枢磁场产生附加去磁作用,负载时的气 附加去磁作用 隙磁通较空载时小,从而产生误差。 隙磁通较空载时小,从而产生误差。 当负载电阻越小或转速越高, 当负载电阻越小或转速越高,负载电流就 越大,电枢磁场产生的附加去磁作用就越强, 越大,电枢磁场产生的附加去磁作用就越强, 磁通被削弱的就越多,输出特性偏离直线越远, 磁通被削弱的就越多,输出特性偏离直线越远, 非线性误差越大。 非线性误差越大。 N Ua
n
S
控制电机
为了减小电枢反应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为了减小电枢反应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测 速发电机在使用时,转速不得超过技术条件中 速发电机在使用时,转速不得超过技术条件中 规定的最大转速;负载电阻不得小于技术条件 规定的最大转速;负载电阻不得小于技术条件 给定的电阻值,以保证非线性误差较小。 给定的电阻值,以保证非线性误差较小。 三、其它影响 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引起输 出特性的误差外,还有延迟换 出特性的误差外,还有延迟换 向去磁、 向去磁、电势的纹波以及电刷 接触压降等都会引起输出特性 接触压降等都会引起输出特性 的误差, 的误差,对此在电机中都采用 了相应减小误差的措施。 了相应减小误差的措施。 Ia Uj EU
控制电机
三、输出特性 Ia Uj Ea RL
由直流电机电势公式得: 由直流电机电势公式得:
Ea=Ceфn=Ke n Ua
在图示正方向下得: 在图示正方向下得:
Ua=Ea-IaRa Ia=Ua/RL
负载时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 负载时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
C eφ Ua = n 1 + Ra / RL
为了减小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为了减小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测 速发电机的磁路应较为饱和。当磁路饱和时, 速发电机的磁路应较为饱和。当磁路饱和时, 磁路应较为饱和 励磁电流变化引起的磁通变化较小。但是, 励磁电流变化引起的磁通变化较小。但是,由 于绕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变化太大, 于绕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变化太大,要使输出 稳定, 稳定,还必须采取措施以减小温度对输出特性 的影响。 的影响。 φ If
给定
控制器
控制电机 电磁滑差 磁极 离合器 电枢
L
信号处 理电路 测速发电机
M
直流励 磁绕组
Uu Uv Uw
电磁滑旋转,其 中有短路绕组;磁极与负载同轴旋转, 中有短路绕组;磁极与负载同轴旋转,其中的励磁 绕组通入直流电流,在离合器的磁路中产生磁通。 绕组通入直流电流,在离合器的磁路中产生磁通。 电枢旋转时,其绕组切割气隙磁场,感应电势, 电枢旋转时,其绕组切割气隙磁场,感应电势,产 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磁场作用就产生电磁转矩, 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磁场作用就产生电磁转矩, 使磁极和负载随着电枢向同一个方向旋转。 使磁极和负载随着电枢向同一个方向旋转。
由于电机周围环 境温度的变化以及电 机本身发热, 机本身发热,使电机 绕组的电阻发生变化。 绕组的电阻发生变化。 升高, 温度t 升高,励磁绕 增大, 组电阻R 增大,磁通 ф减小输出电压U 降 反之, 升高。 低。反之,U 升高。
If
Ia Ea Ua
RL
Uj
减小误差的考虑: 减小误差的考虑:
控制电机
控制电机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接线 、
电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在使用前必须区别清 楚电枢绕组端头和激磁绕组端头。 楚电枢绕组端头和激磁绕组端头。
S1 F1
一般标有F 一般标有 1和F2的为 激磁绕组,标有S 激磁绕组,标有 1和S2的 为电枢绕组。 为电枢绕组。 如果标记看不清或已 脱落,如何判断? 脱落,如何判断?
控制电机
二、直流测速发电机的使用 1、直流测速发电机的选用 、 选用直流测速发电机时, 选用直流测速发电机时,应根据其在系统 中的用途来选择。 中的用途来选择。 1)当作为运算元件或用于恒速控制时,应着重 )当作为运算元件或用于恒速控制时, 考虑其线性度和纹波电压 线性度和纹波电压, 考虑其线性度和纹波电压,而对输出斜率的要 求则是第二位的; 求则是第二位的; 2)当作为校正元件时,应着重考虑其输出斜率, )当作为校正元件时,应着重考虑其输出斜率, 斜率 而对其其线性度和纹波电压的要求并不是很严 格的。 格的。
直流测速发电机
熟练掌握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结构和型式。 了解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结构和型式。 熟练掌握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熟练掌握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搞清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搞清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搞清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性能指标。 搞清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性能指标。 熟练掌握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应用。 熟练掌握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应用。
1.4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性能指标及使用 一、主要性能指标 1、线性误差 、 在工作转速范围内, 在工作转速范围内, 输出电压与理想输出电压 之差对最大理想输出电压 之比
δx = ∆U
Um × 100%
U(V)
实测值
Um
理论值
o
5 nb一般为 nmax , δ x 一般为 0.5%左右 6
nb nmax
直流永磁电机
控制电机
永磁直流测速发电机
控制电机
永 磁 直 流 测 速 发 电 机
控制电机
2577稀土直流伺服测速机组 稀土直流伺服测速机组
用途: 用途:在随动系统中提供驱动力矩和 速度反馈信号, 速度反馈信号,本产品已用于某机光学瞄 准具随动系统中 。
控制电机
二、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N
b
+
a c
n
d
A
-
B
S
导体ab,cd切割 磁力线产生感应 电势,N极下电 势方向由b指向a, s极下导体cd中 电势由c指向d, 因此电刷A为正, B为负
当线圈转动180 导体cd处于N极下, cd处于 当线圈转动180 ,导体cd处于N极下,电 势由d 极下导体电势由 导体电势 仍然A 势由d到c ,S极下导体电势由a到b,仍然A刷 为正, 刷为负。 为正,B刷为负。
控制电机
二、自动控制系统对测速发电机的要求: 自动控制系统对测速发电机的要求: 1.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1.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即输 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出特性)应为线性。 出特性)应为线性。 2.输出特性的斜率要大。 2.输出特性的斜率要大。 输出特性的斜率要大 3.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要小。 3.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要小。 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要小 4.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 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 4.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即要求在一 定的转速下输出电压要稳定,波动要小。 定的转速下输出电压要稳定,波动要小。 5.正 5.正,反转两个方向的输出特性要一 致。
控制电机 电磁滑差离合器的异步调速系统 电磁滑差 磁极 离合器 电枢
给定
控制器
L
信号处 理电路 测速发电机
M
直流励 磁绕组
Uu Uv Uw
系统由异步电动机、电磁滑差离合器、 系统由异步电动机、电磁滑差离合器、测速发电机 和控制电路组成。通过离合器来调节负载速度。 和控制电路组成。通过离合器来调节负载速度。
控制电机
热敏网络参数选择方法: 热敏网络参数选择方法: 1)作出励磁绕组电阻随温度变 化的曲线1 化的曲线1; 2)作并联网络电阻随温度变化 的曲线2 的曲线2。 R 3 1 2 0 t
R(t) Uf R Rf(t)
曲线1温度系数为正; 曲线1温度系数为正; 曲线2温度系数为负; 曲线2温度系数为负; 当两条曲线的斜率 相等, 相等,励磁回路的总电 阻就不随温度而变化, 阻就不随温度而变化,曲 线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