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尚宏恩时间: 2013.9.29地点:延安市枣园镇侯家沟村简介:男78岁侯家沟村民采访涉及改善水质,解决村里生育问题主席给村里的老人小孩拜年村里演戏军民共建幸福渠,胡宗南进攻延安音频20--10:55女:尚老,现在说说生小孩的事吧?尚:生小孩,像我们一般的,很少,条件不好,没有好景色,主席了来了之后,发动村民改变这个生活条件,一是讲卫生,那时候老百姓不讲卫生,生小孩就在家里没生了,屁股底下放一堆灰,就这样生了,这都是事实,说是古代传下来的,所以毛主席说改变这个,要讲卫生,首先要打几个井子,要有好的水源,说是要石头缝里的水好,因为这森林多嘛,所以谁就不是那么好,假设以后毛主席要是来延安,要是有个什么医院所,中央医院,生小孩,有个感冒,都可以去那看了,改变这个生活条件,过去有病就请巫神,要巫神给看了,那也没用,看着看着就没事了,生小孩这个事,毛主席来了起了大作用了,特别是讲卫生,要不不干不净,家里环境却是不好。
12:50女:生不了孩子的问题?尚:像我们一搬大的,没有几个,要不是生下没了,就是到几岁的时候就没了,原因就是卫生不好,那时候生孩子一般来说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原因是水土不好,还有卫生不好,水土不好是因为没有一个干净点的井子,毛主席来了以后有一个、、、总共有三百多人来吃水,怎么办呢,以前就在水沟里打水吃,八路军来了之后打了俩口井子,都是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水,所以说吃水就没问题了,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卫生不好,以前生孩子剪脐带用的是老剪刀,还不消毒,就这样剪了,然后在、、、放一堆烧柴的灰,你说这怎么能行,所以说娃娃成不了,大人也不行,生出来的娃娃时不有死的.这个卫生不好,毛主席来了卫生是要讲的,像是闹秧歌了、唱戏,都说讲卫生,那时候的卫生确实差的厉害,人住的本来,所以卫生也不好。
从那以后,老百姓院里院外家里这个卫生搞的好好的。
有病么都在医务所看。
原来是不管咋的,大人娃娃有病请个巫神,巫神不知道你懂不懂?巫神给你调生理,不给你吃药,也不打针,这么看,看着看着,就死了,以后毛主席来之时,这个村有个医务所,生娃娃有中央医院跑这生,有什么小病也在那里看病.所以那时候生孩子成活率就是低,通过毛主席号召,军民团结起来,把这个卫生搞好,同时破除迷信,从此也不相信巫神了.生孩子也在医院生,有病在医院看,比以前好的多的多呢.16:19记:那时候也不收钱?您把这个情况给我说一下.尚:看病都不收钱,一分也不收.那时医院的设备也不行,不比现在设备也不一样,一去就看了.那是收钱都不收钱.16:44记:我听说不收钱,还给管饭呢,是吧?尚:管饭也管呢,谁家娃娃多不一样了,每年都有拜年的习惯呢,(但那是的娃娃成活率不高嘛,见了稀罕),每个孩子给一卷卷压岁钱.17:18记:您刚才说毛主席来到这号召讲卫生,那时候是不是有卫生竞赛和运动啊?尚:有啊,卫生搞得好的是卫生模范,劳动搞得好是劳动模范.17:50记:那时候吴麦友带着秧歌队给主席来拜年,您把这个是给我们说一下.尚:无锡枣园有个吴麦友,是当时候的;劳动英雄.那是一九四几年吧,吴麦友带秧歌队给毛主席拜年,就在那个大操场(跳秧歌),(那个地)就是冬天练军的地方.我在那看见毛主席就在竹椅上坐着了,可魁梧了.把腿挑起来放着书看书呢,表面上是看秧歌,其实是看书.那时我们小,(因为好奇)就一眼盯住毛主席看呢!之后就见他回去了.那时候你要知道谁的劳动好,打的粮食多就是劳动英雄.之后吴麦友被胡宗南抓走了,到西安去了.19:09记:当时候为什么要设立劳动英雄?尚:那为了多打粮,自力更生嘛,那时候没住处,也没粮,尤其是我们这里啊在44年到47年这几年,娃娃们和老百姓都去一起开荒,之后再种粮食,包括枣园那片地都种了菜,山上种粮食.那时的种菜也不白种,给老百姓粮食呢,因为老百姓没有地可种了.军民团结一条心,那时候军民关系可好了 .那时候(毛主席)还请军民和干部吃饭呢.这不是吹牛,是真事.那时我五叔是治安委员,毛主席亲自请吃饭呢,还有个南阳沟霍胜才是种粮大户,杨南有个民兵连长叫姬心盛.他们八个人坐满了,当时候衣服穿得不好.之后来了一个人把位子上的一个人叫走了(腾出来座位),毛主席坐下之后给每人发一只烟,霍胜才实际上没有毛主席年龄大,但毛主席称呼他为霍老儿,还给他点火抽烟,叫的老汉儿都不好意思.这种宴席年年请老百姓吃饭,他们请饭就是一大盆一大盆的,不像现在的盘子,那时候军民关系好的很,那时候毛主席爱穷人.21:50记:请他们吃的啥啊?尚:都是大盆,猪肉羊肉还有烩菜。
他一般只吃烩菜。
22:08记:咱们这边是不是修了条渠有了水才种就是为了种疏菜啊您能把修渠这个事给我们讲一讲啊?尚:那幸福渠就是那时修的,在那还立了个碑,下种菜浇水的从上面饮水浇地。
22:40记:拿个渠为什么叫幸福渠呢?那时候它队咱老百姓生活有啥幸福的改善啊?尚:那肯定没得说,幸福渠幸福渠,饮水浇地当然好,所以叫幸福渠。
23:07您先前给我们说咱们这是不是还有个桃园,是吧?尚:俺们家有个桃园,桃园可大了,先是警卫员,之后是中央的家属等等(都来看桃园)。
俺们家有棵桃树能摘8担桃子,他们也观看,当时是我照看桃园,那时候我不照看桃子,当兵的也不吃,当兵三大纪律也严的很,也不践踏庄稼也不吃你的东西。
那棵桃树上的桃子有红又大,警卫员把中央领导人的家属带来摘桃子,摘完后说要给俺们钱,那时候的钱的麻纸票票,也没数就给你扔下一大堆之后把桃子拿袋子装了就拿回去了。
这是俺们家的事。
24:32记:您觉得他给的钱够不够买那些桃子?人家人家给钱是够不够买那些桃子?尚:那了那那用的了么多的钱。
人家给钱一般是随便给,就那么多桃子,24:49记:给的多还是少?尚:只多不少!肯定多嘛!25:00记者:这么大的桃子就没有部队来吃一颗?尚:那时的纪律严的厉害呢,别说桃子,庄稼也不让你踩一棵。
那时候的军民关系还好。
在看戏的时候总是老百姓在前面,婆姨娃娃都在前面看戏,当官的士兵都在后边呢,尤其是那些团长都在最后面呢!毛主席也不怕人,散步就他一个人,警卫员只离他一二百步远,他就一个人老百姓也不种地枣园那块地都让当兵的种了,所以没什么工作可视察,于是他就在闲时出来散步,散完步就回去了。
26:20记:当时看戏的情形您在给我们回忆一下,什么人都来,看戏大家又是咋样坐的,领导坐哪,老百姓坐哪?尚:演戏的话,一个礼拜演两场,老百姓婆姨娃娃坐在前面,那时候木凳子少么,就是坐在粗木棍上呀砖上呀。
当兵的和领导坐在后边,领导在最后一排,都在后边站着呢!我在西沟的八角楼那边看见过他们看戏!27:09记:在您的印象里那时候的当官的和老百姓是平等的关系还是和他们离得很远?尚:平等的关系。
比如开荒的话,团长和老百姓以一起开荒呢。
不分官、士兵和老百姓,大家都在一起干活。
包括收秋、锄地,像我们有一块地团长也锄过。
有一次他忘把衣服丢那边了,被一个过路人捡去了,团长开玩笑说:有人还敢拿我的衣服?那时的官民兵都一样平等。
28:02记:您还记得刚时候群众和官兵还发生了哪些故事,您能讲讲吗?尚:还有就是借东西,当兵的借了啥东西都还呢,反正民兵一家。
老百姓不怕当官的也不怕当兵的,那些老年人和当官的还聊天呢,我们娃娃就在他们的军营里随便进去了,他们也不管不不说,放心没事的。
29:00记:那时候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事情您知道吗?尚:重庆谈判的事情,我还知道那时去世了叶挺、王蓉等总共13个人,13个都埋在尹家沟了。
开追悼会的时候我还去看了29:45记:记毛主席离开之后胡宗南不是来延安了吗,国民党有没有到你们家里来给你们送些东西来安抚你们尚:还给啥东西?整天都抢粮呢,还有砍树呢,像那边的那个棵大柳树就是他们砍的(胡宗南砍得)槐树不是活的时间长吗(他们也砍)。
收粮的话天天收,老百姓把粮食都放在地窖里有家人家放在地窖里十三担粮都被他们挖出来了,哪里给你东西呢给东西就不会是这么个样30:38记:毛主席来的那时候不是提倡老百姓学文化学识字嘛是吧?尚:是啊,我就在这上的学,那时候上学是团部派的老师,本子也是人家给买呢!咱们那时候穷嘛,啥桌椅板凳都是人家给么,本子也是。
那时候学校有两个窑,现在也塌了。
31:18记:那时上学也是免费的?尚:免费的嘛,书都是人家给你供的桌椅板凳也是,老百姓啥都不用管。
31:31记:那时的村干部都是咋选的?尚:村干部都是村民里面选呢,也不是谁的投豆豆啥的,就是谁的威望高选谁。
那时的事少主要是收粮。
32:58记:那您总结总结在毛主席那时候那几点您觉得好让您难忘?尚:那时候首先是军民团结的好。
当兵的不怕老百姓,老百姓也不怕当兵的,当官的更不要说,那时的热闹(时节)和现在的不一样,那时每个礼拜两场戏,两场一定要往完弄呢,还有老百姓的孩子也可以参与闹秧歌,确实热闹从山到川(从山到山脚到山脚大片的地)以后我们就再也看不上戏和秧歌了,那时候确实好军民关系好,吃的也好,卖啥的都有:片片有。
当然一些东西不比现在,那时候一碗抿夹一毛钱,布匹也是穿的老布,(毕竟是)战争年代嘛。
33:25记:延安当时有个市场您逛没逛过那个新市场?那个市场红火不红火?当时是什么情况?尚:红火呢嘛,当时就在区委的下边,对边都有,和那个纪念馆一样也都是卖东西的。
城里边被日本炸的没地方了,只有卖馍馍和大饼子的,其余的都在市场里呢,这个我记得很清楚,我还在那里买过菜。
34:35记:那时的社会风气:抽大烟的呀,二流子呀有没有?尚:有,都有。
记:他们那些恶习都有改变吗?尚:都有改变。
通过宣传,我刚才给你说了嘛,那些不讲卫生的,抽大烟的,二流子都在秧歌上表演呢,各种宣传。
所以从那里以后就好多了慢慢的就改变了35:21记:那你在给我们说说张思德烧炭的事情。
尚:这个我就不能给你说了,因为那时候我不在那里嘛,毛主席在时我知道.35:38记:张思德开追悼会的事情你知道吗?这个我就不知道了……36:18记:我们还想听一下毛主席给老年人助手的事情,老年人过生日他是咋给老年人祝寿的?尚:枣园村有个姓谢的叫些啥来着,他的年纪最大,当时他过生日还祝寿来呢,我们村没有。
36:45记:咱们村过年的时候主席给老年人拜年是吧?尚:主席,就是各村请的干部,代表来在一块吃饭呢。
但是团长政委在老年人家拜年呢,大概得一个早上,主席嘛,这么多人拜年也忙不过来,请的吃饭也很不容易了。
(37:3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