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文言文复习—断句》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
2、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
3、通过有梯度的训练。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给文言文语段断句”这一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起由断句引起的遗产纠纷案,故事是这样的——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小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来老头儿一死,家里就像炸开锅了,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
【提问】若你是县老爷,将遗产判给女婿或幼子,分别怎样断句?学生深思……给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给幼子: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小结】不同的断句决定财产不同的归属,可见这条魔法棒“/”的神奇所在,也正如郭沫若所说的“言文而无标点,等于人而无眉目”。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05~2011全国高考有大部分省市陆续考了文言文断句。
在近5年的浙江卷中,(07、08、10、11年)就有4年出现了该考点,《〈论语〉选修》4篇课文有此项练习。
三、探讨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方法:精析例题,边析边归纳诀窍例题分析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参考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分析: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
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为标志。
注意一: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注意二:借助“曰“断句要注意,“曰”在古文中还作“叫作”“称为”讲,切莫把这种用法的“曰”当作言语开始的标志。
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而年又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诀窍一:找标志词(对话词)例题分析2: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文言文断句(2006年北京卷)(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hàn,同“捍”,保卫)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译文】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就犹如牙齿有了嘴唇一样。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了。
今天灭了赵国,明天忧患就会波及齐国楚国了。
况且解救赵国,是高尚的道义;退却秦国军队,是显赫的名声。
不努力干这种事情,反而吝啬自己国家的粮食,为国家考虑的人(指国君),错误啊!1)生读答案(自己)2)展示参考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诀窍一:找标志词(虚词)3)老师解析: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今夫、初、斯、今”等前面可断句,而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与(欤)、哉、乎、耶(邪)、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文言文中“故”字常领起推论句或结论;“然”“然而”领起转折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断句,此外还有“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是故、而况”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已)”“俄而(顷)、是时、后、昔者、乃今”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 /既而欲置公子职4)补充——虚词断句标点歌: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边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
例题分析3: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文言文断句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1)生断句2)该文段用了什么修辞格?:【顶针】顶针是文言文中常用句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除名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外)回眸:【高考试题】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对偶】例题分析3:用“/”给下面语段断句:向为身死而不受/ 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诀窍二:据修辞例题分析4:用“/”给下面语段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参考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诀窍三:找句式老师解析:古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例题分析5:用“/”给下面语段断句: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1)设疑:这一记叙性文段出现了什么人,讲了什么事情?:人物:昔人、其妻、其子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有个人身上发痒,叫他的儿子、妻子搔痒,可是搔不到痒处。
结果自己伸手一下子就解决了。
老师:给文言文断句最忌讳的是整个语段看都不看,拿起笔就立马断了,正如现代文阅读题,整篇文章看都不看,就下笔写了。
2)学生断句3)显示参考答案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诀窍四:读文段(关键)例6:回眸【一模】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
(1.5分)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
(2分)〓E、依照语法(一个句子有一动词、一宾语)四、课堂小结设想一:《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联系全文前后看,内容大意全理解。
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设想二:文言文断句步骤及方法: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二、断句技巧诀窍一:凭借标志(对话词、虚词)诀窍二:明修辞诀窍三:找句式诀窍四:依语法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牢记)。
五、课堂巩固训练【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参考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提示:找特征(找名词、虚词、对话、修辞)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努力掌握事物的规律。
2、(2009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译文】天的道路,就象一张弓拉开一样,高了就压抑一下它,往下了就往上举举它。
有多余的就减去它,有不够的就补足它。
天的道路,是损掉有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
人的道路,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减损不足的来奉侍有多余的。
谁能把有多余的来奉侍天下呢?唯有遵循道路的人。
所以圣人有所作为而不矜持,事情做成功后不自居,他是不想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顺应自然而不恃才傲物,功成名就也不愿意养尊处优,他不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圣贤。
)参考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提示:抓句末语气词,根据文言骈句较多,句子对称的特点3、(2011年高考·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提示:找特征(虚词、对话)⒚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解析】本题是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先根据“故”(句首语气词),“者”,“曰”及一些人物名词初步断开,然后细读。
这段文言断句,前三句简单,后面有点纠缠。
关键要抓住人物名词及“曰”等标志,逐层断句。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2005年高考北京卷(5分)(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参考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2、(07年浙江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3分)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参考答案: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3、(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5题)(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 / 贼不得 / 国不知其名姓 / 暴其尸而县之千金 / 乃於邑曰 / 其是吾弟与 / 嗟乎 / 严仲子知吾弟 / 立起如韩 / 之巿 / 而死者果政也【附标点后的文段】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①,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于邑②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