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科康复评定表
2 分:顺利完成 0 分: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
节发生外展 1 分:在肩部屈曲时,肘关节屈
2 分:顺利完成 0 分: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
1 分:能在要求肢位上部分完成
2 分:顺利完成 0 分:至少 2~3 个反射明显亢进 1 分: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 2
3
指屈肌反射 无反射亢进
肱二头肌腿反射 项才有可能得 2 分)
理解力:正常□稍差□极差□ 10.感觉:浅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深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复合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11.心肺功能:正常□稍差□极差□ 12.言语:失语症□构音障碍□ 小结:存在问题及并发症: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
评定标准
1 分:手必须通过髂前上棘 2 分:能顺利进行 0 分: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
1 分: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肩关
2 分:能顺利充分完成 0 分: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
1 分:肩、肘位正确,基本上
2 分:顺利完成
0 分:一开始肘关节就屈曲、前
1 分:可部分完成这个动作或 者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 前臂不能旋前
评分标准
平衡
Ⅰ.无支撑坐位(2)
Ⅱ.健侧伸展防护反应(2) 展
立 1min
Ⅲ.患侧伸展防护反应(2) Ⅳ.支持站立(2)
0 分:不能保持坐位 1 分:能坐但不多于 5min 2 分:能坚持坐位 5min 以上 0 分:肩部无外展,肘关节无伸
1 分:反应减弱 2 分:正常反应 评分同第Ⅱ项 0 分:不能站立 1 分:需他人最大的支持方可站
评分标准
1、 轻触觉
I. 上臂(2)
ii. 手掌(2) iii.股部(2) iv. 足底(2)
0 分:麻木,无感觉 1 分: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 2 分:正常
7
感觉评定 (该项最高分)
Ⅱ.本体感觉
i.肩部(2) ii.肘 (2)
iii.腕 (2) iv.拇指(2) v.髋关节(2) vi.膝关节(2) vii.踝关节(2) viii.趾关节(2)
肘关节屈曲
ii. 肩关节屈曲 90°(肘关节胂直)(2)
节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iii. 肩 0°,肘屈 90°,前臂旋前旋后(2) 前
能旋前、旋后
Ⅴ. 分离运动(指与协同运动分离的运动) i. 肩关节外展 90°,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 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
(2)
ii. 肩关节屈曲 90°~180°,肘于伸直位,前
Ⅶ.腕稳定性 i. 肩关节 0°,肘关节屈曲 90°时腕的活
° 动(2)
拒阻力
背屈
i i. 肩头节 0°,肘关节 90°时腕关节屈伸(2)
主动活动腕关节
iii. 肘关节伸直,肩关节前屈 30°时(2) iv. 肘关节伸直,肩关节前屈 30°屈伸腕(2) v. 环行运行(2)
Ⅷ. i. 手指集团屈曲(2)
康复评定表
患者姓名___ 性别___ 年龄___评价时间___
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_________ 病人来源___利手___
体温_____脉搏_____呼吸_____血压_____
1.ROM 评价:上肢:肩___肘___腕___指关节___
下肢:髋___膝___踝___
躯干:___
2.MMT 评价:上肢:近端___远端___
曲,但不超过 90° ii. 踝背屈(2)
1 分:主动屈曲不完全
站位 能屈膝
2 分:正常背屈 Ⅳ. 分离运动(髋关节 0°)
i. 膝关节屈曲(2)
1 分:轻度震颤 2 分:无震颤 0 分:明显的或不规则辨 1 分:轻度的或规则的辨 2 分:无辨距障碍 0 分:轻健侧长 6s 1 分:较健侧长 2~5s 2 分:两侧差别少于 2s
远期目标:回归生活,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__________
治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PT□ OT□ 推拿□ 针灸□ 小针刀□ 穴位埋线□ 穴位注射□ 放血疗法 □ 牵引治疗□ 中药封包□ 中药熏蒸□ 蜡疗□ 气压□ 中频□ 微波□ 拔
罐□ 刮痧□ 直立床□ 减重步行训练□ 有氧训练□ 言语训练□ 吞咽训练
部位
运动功能评定(该项最高分)
vii. 球形抓握:抓握球形物体,如网球(2) Ⅸ. 协调性与速度:指鼻试验(快速连续进行
5 次) i. 震颤(2)
评定标准 评分方法仿 iii
0 分:明显震颤 4
距障碍 距障碍
ii. 辨距不良(2) iii. 速度(2)
体位 仰卧位
坐位
下肢运动功能 Fugl-meyer 评定法
Brunnstrom 分级法
阶段
上肢
手
下肢
Ⅰ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Ⅱ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无任何运动
Ⅲ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可有匀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的协
同性屈曲
Ⅳ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1、肩伸展 0 度,肘屈 90 度
情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
2 分:一人稍给支持就能站立
6
Ⅴ.无支持站立(2) 晃
Ⅵ.健侧单足站立(2)
Ⅶ.患侧单足站立(2)
0 分:不能站立 1 分:不能站立 1min 或身体摇
0 分:不能维持达 1~2s 1 分:平衡站稳达 4~9s 2 分:平衡站立超过 10s 评分同第Ⅵ项
四肢感觉功能 Fugl-meyer 评定法
感觉评定 (该项最高分)
障碍
ii. 辨距障碍(2)
距障碍
iii. 速度(2)
0 分:明显震颤 1 分:轻度震颤 2 分:无震颤 0 分:明显的不规则辨距
1 分:轻度的或规则的辨
2 分:无辨距障碍 0 分:轻健侧长 6s 1 分:较健侧长 2~5s 2 分:比健侧长 2s
下肢运动功能 Fugl-meyer 评定法
评定内容(该项最高分)
0 分:不能屈曲 1 分:能屈曲但不充分 2 分:(与健侧比较)能完全主动
0 分:不能伸 1 分: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能
2 分:能充分地主动伸展 0 分: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1 分:握力微弱 2 分: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抓
0 分:不能进行 1 分:能用拇食指捏住一张纸,
2 分:可牢牢捏住纸 评分方法仿 iv 评分方法仿 iii
疼痛积分
1 分:有些疼痛 2 分:无疼
8
9
10
11
下肢:近端___远端___
3.肌张力评价(见 Ashworth)分级评定法:上肢:___下肢:___
4.平衡功能______
5.Barthel 指数
评 价 进食 洗 修 穿衣 大便 小便 上厕 床 椅 转 行走 上 下 总
项
澡饰
所移
楼梯 分
目 0510 05 05 0510 0510 0510 0510 051015 051015 0510
(患者只有在 v 项得 6 分,第 vi
0 分:患者不能背屈腕关节达 15
1 分: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
2 分: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
0 分:不能随意运动 1 分:患者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
2 分: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评分同 i 项 评分同 ii 项 0 分:不能进行 1 分:活动费力或不完全 2 分:正常完成
评分
极严重功能缺陷(0-20)□ 严重功能缺陷(25-45)□ 中度功能缺陷(50-70) □ 轻度功能缺陷(75-95)□ ADL 自理(100)□ 6.运动协调性:正常□ 稍差□ 极差□
7.步态分析:_________ 8.Brunnstrom 分级:上肢___下肢___手___ 9.认知:注意力:正常□稍差□极差□ 记忆力:正常□稍差□极差□
部位
关节活动度评定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运动分 疼痛分 屈曲(4)* 外展 90°(4) 外旋(4) 内旋(4) 屈曲(4) 伸展(4) 屈曲(4) 伸展(4)
指关节 前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
屈曲(4) 伸展(4) 旋前(4) 旋后(4) 屈曲(4) 外展(4) 外旋(4) 内旋(4) 屈曲(4) 伸展(4) 背屈(4) 跖屈(4) 外翻(4) 内翻(4)
评定标准
0 分:无反射活动 2 分:反射活动
0 分:不能进行 1 分:部分进行 2 分:充分进行
0 分:没有运动 1 分:微弱运动 2 分:几乎与对侧相同
0 分:无主动活动 1 分: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
0 分:不能主动背曲
0 分:在髋关节伸展位不 1 分:髋关节不屈曲的情
况下,膝能屈曲,但 不能过到 90°,或 在进行时髋关节屈 曲 2 分:能自如运动
并足的内外翻
Fugl-Meyer 评定法
上肢运动功能 Fugl-Meyer 评定法
部位 上肢 (坐位)
运动功能评定(该项最高分) 1、上肢反射活动
i. 肱二头肌腱反射(2) ii. 肱三头肌反射(2) Ⅱ. 屈肌协同运动
i .肩关节上提(2)
评定标准
0 分:不能引出反射活动 2 分:能够引出反射活动 0 分:完全不能进行
在坐位上,可屈膝 90 度以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
2、在肘伸直的情况下,肩可 伴随意的小范围伸展
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
跟不离
前屈 90 度
地情况下能背屈踝
3、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Ⅴ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
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
髋,在伸
1、肘伸直时肩可外展 90 度
指可作集团伸展,但不能
Berg 平衡量表评定内容 1. 从坐位站起 4 分 不用手扶能够独立的站起并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