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东战略分析

京东战略分析


过合并,收购现有电商以达到进入该行业的目的。
2014-6-28
五力竞争模型(4)
• 供方讨价还价能力 • 交易量大小取决于商品和电商平台的热度;供应方的差异
性低;
• 对于电商而言,由于商品众多,前向一体化较为困难;在 后向一体化方面,京东自建物流; • 卖家在选择与电商合作时,考虑预计成本,费用,收入后 ,“货比三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电商进驻。电商的影 响力、口碑,网页访问量也是供方考虑的因素。
京东的营销战略
组长:林程杰 组员:范舒雯、胡明月、李娇、李怡 慧、刘黎、马俊杰、马文静、倪嘉彬、 王才豪、王智明
目录
1.企业基本概况 3.内部环境分析
2.外部环境分析 4.SWOT分析
5.战略选择
6.保障措施与建议
2014-6-28
1.企业基本概况
2014-6-28
企业基本概况
•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京东)成立2004年1 月,总部设在北京,主要提供的是网络零售服务,公司性质
2014-6-28
线城市。
SWOT分析(WO)
劣势和机会 1. 京东与腾讯合作,获得QQ和微信上的以及入口流量资源
,每个一级入口能够带来的年新增下单用户至少在1000
万量级,两个入口的价值至少是10亿美金。非常态化成 本控制可以避免。 2. 京东已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随着订单量的逐渐增加 ,其平均每单的物流成本逐渐下降。 3. 获得首批虚拟营运牌照,进入通信市场提供基于自身品 牌的通信服务,发展增值服务。
2014-6-28
SWOT分析(W)
• 劣势 1. 自建物流体系前期投资成本巨大
2. 开放平台晚,其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低,整体毛利率较低
3. 订单增长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矛盾 4. 退换货效率有待提高 5. 带有水分的“首次盈利”奔向IPO,盈利来得不水到渠成 6. 没有即时的聊天工具,客户不能及时和客服交流
SWOT分析(T)
• 威胁 1. 行业竞争激烈;
2. 行业门槛低,越来越多线下实体企业涌入电商市场;
3. 网上交易法律法规并未足够完善; 4. 在各个小城市的物流体验与一、二线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5. 目前人才有缺口,JD未来要插足金融、通信等领域,现有人 才不足以支撑JD的发展; 6. 天猫支持的银行卡支付要比JD多。
2014-6-28
物流体系
• 京东总部设在北京; • 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设立了华北、华东、华
南、西南、华中分公司和自己的服务、物流系统;
• 管理中心和采购中心位于北京; • 一级物流中心有(5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 汉; • 二级物流中心有(8个):沈阳、济南、西安、南京、杭 州、福州、佛山、深圳; • 全国客服中心设在宿迁。
2014-6-28
核心竞争力
• 京东的品牌价值 • 京东的管理团队
• 京东的成本控制
• 京东的销售渠道
2014-6-28
战略群组
电子商务模式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一定技术基础的商 务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按照传统可以将企业的电子商务模 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B2C:京东、天猫、QQ网购、易迅网
2.B2B: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
2014-6-28
3.内部环境分析
2014-6-28
五力分析模型
替代 品的 威胁
供方的议价能力 行业内竞争者 潜在 进入 者的 威胁
2014-6-28
买方的议价能力
五力竞争模型(1)
• 行业内的竞争者 行业内竞争者包括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
当当网,一号店,唯品会,腾讯电商。
2014-6-28
,唯有京东人不断追求发展、创新方能为消费者持续创造 价值。 • 经营理念:合作、诚信、交友
2014-6-28
京东的营销策略
• 市场定位:中国最大的电脑、数码、通讯、家用电器产品 网上购物商城
• 目标客户:网上购物活跃的网民
• 定价策略:不参考同行价格,在商品的采购价之上加上5% 的毛利即为京东价。“高效率,低成本”,低价但不以牺 牲产品质量为代价。 • SEM策略(搜索引擎营销)
2014-6-28
发展历程
• 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在北京成立京东公司。 • 2004年1月,京东开辟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实验田,京东多媒 体网正式开通,启用新域名。 • 2007年6月,京东多媒体网正式更名为京东,以全新的面貌 屹立于国内B2C市场。 • 2007、2008、2011年,京东分别进行了多次巨额融资。 • 2011年时京东的注册用户已达2500万,拥有1200家供货商, 占了中国B2C市场35.1%。 • 2013年3月30日 京东正式启用域名。LOGO去商城化, 全面改名为京东。 • 2014年3月10日腾讯以2.14亿美元入股京东15%的股份。
2014-6-28
京东
• 公司口号 :多•快•好•省 • 企业愿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 企业使命:让生活变得简单快乐。
2014-6-28
京东的理念
• 发展理念:京东的发展首先得益于组织中“人”的发展, “人”是京东发展的核心助推器。京东坚信,创新是京东
发展的不二法则,而唯有以人为本,才能够推动发展创新
2014-6-28
SWOT分析(WT)
劣势和威胁 1. 京东的物流服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逆向物流(即退换
货服务)还是不能让顾客满意,退换货效率有待提高。
2. 京东未来将推出自己的京东通信电话卡,届时会推出自 己的独特业务。 3. 与腾讯公司的强强联合,更是使其整体实力大增,不论 是用户数量还是支付效率。 4. 京东积极筹备上市事宜,以积极应对阿里巴巴的竞争。
PEST分析(T)
• 技术环境 1.网络技术不断完善,京东购物平台实力雄厚
2.网络支付安全性、便捷性提升,京东支付更可靠
3.物流行业不断壮大,建立独立物流配送体系
2014-6-28
SWOT分析(O)
• 机会 1. 腾讯京东合作,腾讯入股京东收购京东15%股份,同时京东
取得腾讯旗下拍拍网等及微信客户端的支持;
2014-6-28
PEST分析(S)
• 社会文化环境 1. 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应用发展迅速;手机购物、手
机团购和手机网上银行的使用率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
了3.3%、2.1%和2.7%。 2.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尝试网 购,这给电商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014-6-28
2014-6-28
物流体系
• 目前,京东已在300多座重点城市建立了城市配送站,并 在全国大部分高校建立高校代理点和自提点,这给电商行
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 京东在仓储物流方面布局已久,从08年开始,京东就自建 物流配送系统,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京东已经具有完 善的物流体系,仓储辐射范围以及终端配送辐射能力覆盖 全国大部分城市。
2014-6-28
PEST分析(P)
• 政治法律环境 1. 政策支持
2. 经济环境支持
3. 符合“十二五”规划要求
2014-6-28
PEST分析(E)
• 经济环境 1. 消费者购买力上升,同时网民数量剧增,网络购物市场
呈高速发展态势
2. 物价上涨,更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 3. 疾病风暴,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2014-6-28
6.保障措施与建议
2014-6-28
保障措施与研究建议
• 1.物•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缩小订单数量的增长与信息管 理系统的矛盾凸显; • 3.京东向金融领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 通过上市,可以融得更多资金,吸引更多人才;
2. 京东自营物流体系完备,客户忠诚度较高; 3. 京东2013年首次实现盈利; 4. 2014年京东金融上线实现3分钟贷款; 5. 京东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已经拿到140万个号码,将在5月正式 上线产品; 6. 京东与上海、哈尔滨、温州、西安等15座城市的10000家便
2014-6-28
利店达成战略合作。
2014-6-28
营收情况
• 京东的利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销售商品所产生的销售 收益;另一个方面就是来自网站上的广告、品牌促销、专
场活动等收益。高毛利率对零售业没有意义,微利是京东
立足的根本。 • 早几年,京东网上业务几乎没有收益,但公司坚持围绕供 应链效率和成本两条线。压低成本,通过打通与产品供应 商的关系,来获得产品最低价。提高供应链效率,管理好 细节,就可以实现赢利。
2014-6-28
5.战略选择
2014-6-28
战略选择
京东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竞争压力也很大,在 电子商务盛行的时期,不进则退,所以应该选取发展型战略

1. 改善它的经营范围和服务来增加销售量 2. 差异化战略 3. 市场渗透 4. 成本领先战略 5. 采销(成本与效率的竞争) 6. 先进的信息系统(数据与营销)
五力竞争模型(2)
• 替代品的威胁 • 电商受到实体超市等以传统销售方式的店铺的威胁。截止
2013年,网络用户规模达到3.02亿人,占网民数量的
48.9%,网络零售额占全社会总零售额比重为7.4%,比例 在逐年增长。
2014-6-28
五力竞争模型(3)
•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该行业直接进入门槛较高,进入者需要有资金,技术支持 ,物流体系支持。其他商家直接进入电商行业难度高; • 间接进入电商行业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少。间接进入是指通
3.C2C:淘宝、拍拍、易趣
2014-6-28
4.SWOT分析
2014-6-28
SWOT分析(SO)
优势与机会 1. 京东有独立运营且完善的物流体系,方便与线下实体店沟通
之后将会在短时间内开展业务。
2. 腾讯入股京东,京东在手机客户端的能力增强。 3. 京东关闭实体店铺,全力做线上业务,减少了资金的压力。 4. 京东的电器以及电子产品的价格更为低廉,培养出了一部分 忠诚客户,让京东在开展转售业务及线下合作更方便快捷。 5. 京东的市场占有率高,特别是在电子产品领域,京东推出移 动通信转售业务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购机得号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