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 PPT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 PPT


一、社会倾销和福利ຫໍສະໝຸດ 民 经济竞争力/社会福利 第一,水火不容——主导地位 第二,相辅相成 第三,无关 第四,有利有弊 第五,特定条件 社会福利开支不利于经济竞争力
基本理由: 社会政策为了进行收入再分配或实现其他政策目标, 改变了市场价格和工资水平,从而扭曲了价格机制 的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
长期目标:显著提高包括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在 内的社会开支。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安全网建设
WB 政策相对比较具体。 贷款条件。
往往会公开它对某个国家的政策建议。 主张生计调查型项目。 支持养老金的指数化。
IMF 相对比较空泛。 不列为贷款条件。 不会这样做。 倾向于回避生计调查型社会救助项目。 反对福利待遇与物价或工资挂钩。 IMF:社会保障政策改革
社会倾销 指的是将劳工标准较低的国家生产的商 品出口到劳工标准较高的国家的行为。
福利移民
指的是低层次劳动力向福利福利水平较高的国家 或地区迁移的现象。
低技能劳动力倾向于向福利高的地区移民,以期 获得比较优厚的福利待遇;而技术人员和熟练工 则倾向于向福利开支相对较低的地区移民,以期 获得较高的工资。
就社会政策议题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 组织 活动类型: 影响各国社会政策的制定; 进行跨国再分配和跨国调控; 在国家无法满足其公民的基本需要时,提供必要的 援助
二、主要国际组织的社会政策行动 (一)世界银行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决定设立,1945年 12月发起成立。 社会政策重点: 第一是反贫困战略。 第二是社会安全网。 第三是养老金政策。
第一,改革不能脱离各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 景; 第二,社会保障项目不能妨碍资源的有效配 置,不能影响储蓄,也不能养懒汉; 第三,缴费和待遇必须密切挂钩,但缴费水 平不能太高;
第四,应当注意防止浪费; 第五,制度上要把不同项目区分开来; 第六,制度方案要有可持续性。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 议题
政治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
出现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 出现普遍的国际移民 各国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出现融合现象 带来国家间政治体制的互动竞争
全球化在社会政策上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入和资本市场的融合限制了民族国 家对社会政策的制定,民族国家为了吸引资本、 刺激经济,制定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国外资本的 利益。
案例:法国的移民歧视
法国全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公布,到2004年, 法国的移民人数达到4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8.1%。东欧移民占总移民数的40%;马格里布 地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的移民数 已增加到150万;
国际资本家可以把对劳工阶级的剥削扩展到本 国以外,剥削的全球化使社会政策也变得全球 化了。
. 国家间的经济竞争作用于不同发展层 次的国家,社会政策成为国际经济竞争 的一种工具。
全球化促成社会政策发生的变化
社会政策已经不仅仅是一国的内部事务, 而是和国际经济环境有密切的关联,国内 政策的作用会超出国家范围。 国家之间的财富分配形成了社会政策在全 球层面上的基本经济基础结构,政策的制 定也成为全球经济运作的一部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发 展的影响
首先,限制了民族国家的社会政策权能,迫使民族国家的社 会政策进行调整。 第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策略:广就业、低工资、低福利,并拉大社会成员间的收入 差距;低就业、高工资、高产出。皆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二 元分割。
产生后果:第一,对收入分配产生了明显的影 响;第二,贫困人群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成 为改革的牺牲品;第三,为了保护脆弱群体, 接受贷款的国家不得不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 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艰苦的谈判。
短期目标:建设良好的社会安全网。
社会安全网:专项补贴,现金补偿,医药等必需 品的公平分配,基本必需品的临时价格管制,病 假工资,以工代赈,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以 保护生活最困难的人群。
超国家化的表现:一是全球社会调控,即为了 实现特定的社会保护和福利目标而对贸易条件 和公司的运作进行管理;二是国与国之间的再 分配(如欧盟的结构资金);三是超国家层面 的社会福利供给
第二节 国际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 作用
一、国际组织影响社会政策的方式 主要方式 拟定接受财政援助的社会政策条件; 在政府之间对资源进行再分配; 制定与社会政策相关的公约;
奥肯:平等和效率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 关系。 在国家提供良好的社会保护的条件下,势必 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过高的社会政策开支要求以高税收为 支撑,会挤出民间投资,导致资本向税负低 的地区流动,从而不利于本国的经济增长;
第二,社会政策会带来福利依赖,从而扭曲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同时,过高的税收会导 致一些高技能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下降,导致 他们向税负低的国家流动。
五支柱养老金模式 零支柱,不用缴费即可享受到最低养老金。 第一支柱,强制性的公共养老金。 第二支柱,强制性的个人储蓄计划。 第三支柱,个人自愿参加,形式灵活多样。 第四支柱,家庭内部、代际间的非正式养老安 排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决定设立。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提供贷款时附加了 不少条件:实行自由贸易,削减公共开支,以 及实行非通胀政策等。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政策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 含义
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外国直 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以及跨国公司占有的全 球生产份额的不断上升;世界贸易量的上升; 跨国技术转让日益增多;人员的跨国流动频 繁;现代通讯方式的迅速传播。
第二,改革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 转变为国家承担福利责任、由地方具体实施 的联邦式的福利供给模式。国家的削弱、单 位福利的式微,要求民间组织承担更大的责 任。
第三,国家社会政策的选择空间受到外部力 量的影响
其次,传统上局限于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政 策“超国家化”或“社会政策的全球化”。 直接原因:冷战的结束;国际竞争的加剧; 全球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