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楼地层构造 ppt课件

房屋建筑学楼地层构造 ppt课件

这种楼板主要由楼面层、组合板(包括现 浇混凝土与钢衬板)及钢梁等几部分组成。适 用于大空间,高层民用建筑及大跨工业厂房等
特点是 :强度高,刚度大,耐久性好,且自重轻, 压型钢板起到了永久性模板和受拉钢筋的双重 作用,同时又是施工的台板,简化了施工程序, 加快了施工进度。 另外,还可利用压型钢板肋间的空间敷设 电力管线或通风管道。 但是其耐火性和耐腐蚀的性能不如钢筋混 凝土楼板,且用钢量大,造价高。
根据使用要求和构造做法的不同,楼 板层有时还需设置找平层、结合层、防水 层、隔声层、隔热层等附加构造层。
图13.1 楼板层的组成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
(1)面层:
又称楼面或地面,其作用是保护楼板并传递荷载, 对室内有重要的清洁及装饰作用。
(2)结构层:
是承重部分,一般包括梁和板。主要功能是承受楼 板层上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墙或柱,同时 还对墙身起水平支撑作用,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3)便于在楼板层中敷设各种管线; (4)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5)尽量为建筑工业化创造条件,提高建
筑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
隔声构造
弹性面层
吊天棚
浮筑式
13.2 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好、不 燃烧、耐久性好、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是为建筑物广泛采用的一种楼板形式。
(3)顶棚:
又称天花,除美观要求外,常安装灯具。
(4)附加层:
可根据构造和使用要求设置结合层、找平层、防水 层、保温、隔热层、隔声层、管道敷设层等不同构造层 次。
13.1. 2楼板层的类型及选用
13.1. 2楼板层的类型及选用
类型
①木楼板
②钢筋 混凝土楼板
选用
自重轻、保温性能好、舒适、有弹性。 但易燃、易腐蚀、耐久性差,特别是 需耗用大量木材。越来越少采用。
根据板的受力状况不同,有单向板、双向板。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时,板基本上沿
短边单方向传递荷载,这种板称为单向板;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作用 于板上的荷载沿双向传递,在两个方向产生弯 曲,称为双向板。
图13.4 单向板和双向板
2 梁板式楼板
当房间的跨度较大,为使楼板结构的受
根据其施工方法不同,有: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在施工现场经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灌混 凝土、养护、拆模等施工程序而形成的楼板。
优点:整体性好,可以适应各种不规则的建筑平 面,预留管道孔洞较方便;
缺点:湿作业量大,工序繁多,需要养护,施工 工期较长,而且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强度高、防火性能好、便于工业化生 产,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楼板。
③压型钢板 组合楼板
既起模板作用,又起结构作用,减少
梁数量减轻楼板自重,施工速度快, 国外高层中得到广泛应用。
13.1.3 楼板层的构造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结构 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建筑质量等级, 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隔声、防火、防水、防潮、 保温、隔热等性能;
主次梁截面的宽高之比均为1/3~1/2;
板的跨度即为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8~3.6m, 根据荷载的大小和施工要求,板厚一般为 60~180mm。
3 井式楼板
是梁板式楼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不分 主梁、次梁,梁双向布置、断面等高且相交,梁 之间形成井字格。跨度可达30米,板跨3m左右。
这种楼板外形规则、美观,而且梁的截面尺寸 较小,相应提高了房间的净高。适用于建筑平面 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大厅。
4 无梁楼板
是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直接支承在柱上的 楼板结构。为了增大柱的支撑面积和减小板 的跨度,常在柱顶增设柱帽。无梁楼板顶棚 平整,室内净空大,采光、通风好。
板厚一般为120mm以上,多用于荷载较大 的商店、仓库、展览馆等建筑中。
柱网一般布置为正方形或矩形,柱距一般 不超过6m。
5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型钢梁上铺设压型钢板,以压型钢板作衬 板来现浇混凝土,使压型钢板和混凝土浇注在一 起的整体式楼板称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受力和传力情 况,分为: 板式楼板 梁板式楼板 无梁楼板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1、板式楼板: 在墙体承重建筑中,当房间尺寸较小,楼板
上的荷载直接由楼板传递给墙体,这种楼板称 板式楼板。它多用于跨度较小的房间或走廊, 如居住建筑中的厨房、卫生间以及公共建筑的 走廊等。
图13.5 单梁式楼板
(2)主次梁式楼板 楼板跨度超过5m,有主次梁的楼板称为复梁
式楼板(图13.6 ) 板→次梁→主梁→墙、柱
梁板式楼板常用的经济尺寸如下:
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9m,最大可达12m, 主梁高为跨度的1/14~1/8;
次梁的跨度即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6m, 次梁高为跨度的1/18~1/12。
13 楼地层构造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楼板层、地坪层、地面的基本概 念,楼板层与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以及地 面、顶棚、阳台和雨篷的构造。重点要掌握钢 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原理和结构布置特点, 熟悉各种常用地面及顶棚的构造做法,了解阳 台和雨篷的构造原理和做法。
要求:能理解地坪层、楼板层构造设计 的原理,并结合理论会绘制构造图形。
本章内容
13.1 楼地层的组成、类型和设计要求 13.2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13.3 地坪层构造 13.4 楼地面构造 13.5 顶棚构造 13.6 阳台与雨篷
13.1 楼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楼板层是建筑物中分隔上下楼层的水平构 件,它不仅承受自重和其上的使用荷载,并将 其传递给墙或柱,而且对墙体也起着水平支撑 的作用。
地坪层是建筑物中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水平 构件,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各种荷载,并将其 传给地基。
地面是指楼板层和地坪层的面层部分,它 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作用,并将荷载传给下部 的结构层和垫层,同时对室内又有一定的装饰 作用。
13.1.1 楼板层的组成
楼板层主要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组 成(图13.1)。
力与传力更加合理,常在楼板下设梁,以减小
板的跨度,使楼板上的荷载先由板传递给梁,
再由梁传递给墙或柱。这种楼板结构称梁板式
楼板。根据梁的构造情况又可分为次梁式、主
次梁式和井梁式楼板。
(1)次梁式楼板 当房间尺寸不大时,板跨在4~6m时,可
以只在一个方向设梁,梁直接支承在墙上,称 为单梁式楼板(图13.5)。 板→次梁→墙、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