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方法的衔接
摘要:学生进入高中后要尽快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否则后果严重。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厚——薄——厚——薄”四步学习方法,也许能对困惑中的新生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学习方法衔接“厚——薄——厚——薄”习惯
有很多同学上了高中以后,感觉数学学不懂或是考试考不好。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高中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编排大不相同,不仅内容多,增加了难度,而且考试要求也不仅仅只是掌握教材的概念,例题,习题那么简单,有些考点是教材上引申出的内容。
二是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几乎与初中完全相同,对待高中数学当然不能这样。
三是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那么做好学习方法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就尤为重要了!
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要改变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有些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认为数学难;而有的学生初中时数学成绩较好,就认为高中也没问题,产生了轻视的心理。
这样都不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作为学生既要树立信心,又要认真专研。
学习方法上,可以试试“厚一薄——厚——薄”四步学习方法,针对具体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内容!在高中阶段,这四个步骤可以按如下的方法进行。
一、第一个“厚到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预习过程,
把课本上的定理、例题的推演过程看懂,把不懂的记在预习笔记本上,上课的时候,把自己预习的思想和老师讲解的过程进行对比,不同的地方需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注释,应特别注意自己没看懂的地方,老师讲解时对不懂的地方还不是很明白的话,下课之后一定要找老师问个究竟!第二个内容是上课记笔记的过程,老师讲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完全都记在笔记本上。
有的学生上课只顾记笔记而没有认真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这样为记笔记而记笔记只会浪费时间。
不如理解了老师的讲课内容,记重要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就ok 了!
二、“薄到厚”主要是针对预习笔记和课堂笔记,再结合老师推荐的一本教参(注意教参不能多,要少而精)对知识点进行发散和加深,对知识点各个击破,尽可能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
达到举一反三!
三、第二个“厚到薄”主要是指复习过程。
复习的时候,把该注意的和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记在一张纸上(最好是一章一章的进行),夹在笔记中一章的结尾,以便总复习时节省时间。
最后把所学知识形成一个体系。
把即使有一点点联系的内容都进行交叉融合,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初中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一实践”的方法;而高中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
做好以下两方面就可以在数学考试中游刃有余。
1 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如勤学好问、上课
专心听讲、做笔记、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
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然而然就端正了。
至于学习方法,要形成良好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特别是理科知识最需要学生有归纳总结的能力。
利用图表法类比相关概念公式进行分析、记忆(如数列一章中出现的公式)以及对同一类题目和不同类型题
目的解题套路。
能将问题分解,逐个击破,降低整题的难度,逐字逐句阅读。
对概念要求会联系、会举例;定理要求会分析、会应用;解题要求尽量一题多解。
一章结束会用图表归纳结论和要点,弄清重点概念和定理、公式,明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
做好章节小结,做好错题本总结。
综上所述,是针对普遍学生而言,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要根据实际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但是不管方法是什么,还应该下苦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