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装工艺流程的设计
摘要:汽车总装工艺技术对于汽车的生产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汽车
总装工艺流程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总装工艺;设计要点;电子设计
1.前言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汽车企业都紧紧围绕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面不断深化管理,其中总装工艺是重要的部分。
2总装工艺流程设计要点
2.1流程设计参考要素
工艺设计应参考生产模型的复杂性,如模型的产品特性,等级,零件的模块化,生产线的水平,生产线的技术能力等;零件装配的组装和产品的技术条件;
节目和节拍要求;企业资源能力监管限制等;形成最佳流程,从而实现车站数量
的最少化,缩短生产线的长度,减少装配车间面积,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可扩
展性。
2.2工位划分
汽车装配线分为内外装修线,底盘线,终线,分装线。
过程布局参照生产线
的特点布局,根据车辆BOM信息,按照车辆的结构特点,将各种生产线合理分配,然后组件装配单元合理安排到车站。
2.3工序排布顺序
组装顺序是根据组件的相关性和每个组件的产品属性级别设置的。
一般按照
组装或并联组装的特性,上下顺序,从内到外的覆盖层由层盖组装,同时考虑到
操作以避免干扰,并设置检查过程。
2.4零部件总成集中装配
在生产混合线时,每台车辆的相同部件组装安装在同一车站,如前后悬架,
前后保险杠等。
系统组件安排在同一站内集中组装,提高装配效率,可以有良好
的防误差和提高物流便利性,避免错误,缺失发生,有利于质量控制。
2.5工位密度
考虑到组装人员操作空间的舒适度,车站密度一般为2〜3人/站密度值较好。
车站人员布局主要由车辆两侧,前后组合内外构成。
原理是组装过程不会相互干扰,距离不重叠;同时避免相邻车辆的前车辆后门区域和后车辆的后车厢;避免
车辆和车体两侧的同一时间。
通常用同一侧的车辆布置工作人员两侧的装配对称
部分;具有前舱区和后舱区人员的布局;具有车身面积和前舱面积或后门区人员
的布局。
然后根据模型的特点进行整合。
2.6独立工序工位原则
部分独立过程为了保证组装质量,从物料配送和生产安全的角度来看,通常
与其他工序无关,车站不应该制定其他装配内容,其基本原则是采取独立车站去
完成。
如前后挡风玻璃的涂装装配过程,轮胎的安装和紧固过程,汽车燃油充填
过程,底盘和车身配合过程,车辆四轮定位过程。
一般大型设备在过程设计中应该首先设置和考虑,减少过程变化和修改对大
型设备的影响。
如前后挡风玻璃涂装设备一般安排在内线的最后一行,内线的过
程做什么变化都不会受到影响。
底盘组装过程一般布置在机箱线的后面,给予足
够的缓冲站来应对突发事件,确保车辆质量的组装过程的性能。
注油设备一般集
中在最后一行,优先使用一体式注油设备。
3.对电子工艺设计模式进行开发
第一步是选择合理的设计模式,许多型号需要与其他工业设备一起使用才能
使用。
这是相关技术人员执行编程过程所需时间的重要部分。
此外,选择合适的
设备是因为设备是工业设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
接收信息输出。
还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式是过程设计模式的演变,模型很简单,
操作方便。
在这种模式下,工作人员必须同时使用辅助设备,因为可以得到汽车
信息,最后执行操作。
另外还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整个返工模式。
这种模式
需要建立在电气和电子维修中,这是电气和电子维护的问题。
集成电气和电子过
程的所有设备可以选择更合理的模型来开发这些模型,需要合理应用于不同的过程,以满足需求。
此外,它还确保科学使用设备,同时降低成本。
一般情况下,
有几种工艺设计和开发模式:全功能工艺设计模式,设备,工艺设计模式,简化
工艺设计模式和维修工艺设计模式。
全功能过程设计和开发模式的运行由相关技
术人员在过程编程系统中完成,确保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设备工艺设计模式
一般用于一些工业设备,如制动液灌装设备等。
同样,员工也需要在编程系统中
完成整个过程。
简化的流程设计和开发模式可以简化整个模型,也可以降低成本。
耐火工艺设计模式需要使用售后系统来确定电气和电子维修方法,因此,它用于
电气和电子维修过程中。
4.电子工艺流程上的设计开发
4.1整车称为装配后,电气系统第一次供电后,车辆系统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应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首次启动车辆。
在初始运行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
是要注意一些电子控制单元的激活,初始化后有防盗安全系统,检查安全系统是
否是处于活跃状态,是否有效。
4.2四轮定位器和前梁调整台,四轮定位器用于调节车辆方向调整装置,如果车辆高速运转,会减少轮胎磨损,车辆有一定的控制主要是检测前梁前后轮向外
倾斜,纠正方向盘。
前轮调速台是前轮侧滑动检测的保证,动态调整以调整车辆
的前梁。
对于一些型号配备了汽车赢得电子稳定系统。
这是使用车辆的前梁调整
台完成前梁调整时的标准几何套环状态。
然后记录零值,为了保证汽车系统电气
电子系统的稳定性,电气和电子初始化操作前没有完成,由于系统运行不正常,
中间会有一些错误,这些将记录错误。
对于这些错误的消息,为了后续测试的准
确性,将删除这些错误。
4.3电气检查是车辆电气电气故障检查姚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是做坏事,车辆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所以要安装的设备进行电气检查,不能错
过任何一个。
在硬件和电子控制单元实验室保持团结一致,也就是对结果进行综
合分析,以便今后的工作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是车辆的图书馆。
由于车辆曾经是
图书馆,可能会很长时间没有,所以车辆必须转移到省电模式,对于这些比较简
单的操作,采用简化型的工艺设计模式。
4.4最后一个是电气和电子维修。
车辆在生产中有一些故障是正常的,因为每个故障都应该返工。
重做是使用一些诊断工具进行故障排除。
完成最终装配工作后,请务必对电气和电子工艺进行静态和动态检查。
如果有麻烦,立即修理。
5.同步工程
汽车装配技术开发过程中,同步工程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产品开发减少
了原型测试和验证的原型和时间,提高了产品设计过程中虚拟仿真的比例。
产品
要求更多的是在产品预虚拟模拟中发现的制造问题,提前解决了工厂的技术改造
和产品设置成本的降低。
5.1装配仿真分析
车辆组装开始于新车开始进行干预,对产品结构组装和设备运行进行虚拟仿
真分析。
5.2工时分析
产品数据设计冻结前后使用3D模拟分析软件在工时分析模块中,配置主要
工厂生产线相关信息,组装工人工作时间和操作实力分析,优化工艺流程和工作
内容,降低车站劳动强度。
同时为生产线平衡分析,早期检测和解决工作时间和
瓶颈等问题。
5.3工艺流程设计
合理,经济,科学的生产工艺设计,减少汽车生产线主要线路的长度,降低
能耗,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开始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设计过
程和虚拟验证的过程中,以及数字化工厂的规划和仿真,可以在生产问题之前找到,减少不必要的工厂技术改造成本。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因素的推动,促进了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缩
短汽车生产周期、提高汽车的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做好汽车的总装工艺流
程设计和优化,提高汽车的生产质量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传海.总装同步工程中工艺前期输入对整车开发的影响[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7(3):16-20
[2]李波,王俊.汽车总装线建模与仿真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37(5):78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