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_尺寸链_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_胡凤兰.ppt
第八章_尺寸链_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_胡凤兰.ppt
6
8.1.2 尺寸链的类型
1.按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可分为: 按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可分为: (1)装配尺寸链 在机器设计或装配过程中, 在机器设计或装配过程中,由 一些相关零件形成有联系封闭 的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 的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 同一零件上由各个设计尺寸构 成相互有联系封闭的尺寸组, 成相互有联系封闭的尺寸组, 称为零件尺寸链。 称为零件尺寸链。
8
8.2 极值法
极值法是按各环的极限值进行尺寸链 计算的方法。 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保证完 全互换着眼, 全互换着眼,由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计算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从而求得封闭环公差,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从而求得封闭环公差, 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完全互换法。 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1. 尺寸链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 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该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该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如图所示为零件尺寸链。 如图所示为零件尺寸链。
3
装配尺寸链
图示车床主轴轴线与尾架顶尖轴线之间的高度 差A0,尾架顶尖轴线高度A1、尾架底板高度A2和主轴 等设计尺寸相互连接成封闭的尺寸组, 轴线高度A3等设计尺寸相互连接成封闭的尺寸组, 形成尺寸链。 形成尺寸链。
18
例题 8.2 解
④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作为调整尺寸,其余按“入体原则” 组成环A1作为调整尺寸,其余按“入体原则”确定各 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如下: 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如下:
⑤ 计算组成环A1的极限偏差
19
8.3 统计法
在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 在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零件实 际尺寸的分布是随机的, 际尺寸的分布是随机的,多数情况下 可考虑成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因此, 可考虑成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因此, 可利用这一规律,将组成环公差放大, 可利用这一规律,将组成环公差放大, 这样不但使零件易于加工, 这样不但使零件易于加工,同时又能 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 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从而获得更 大的经济效益。 大的经济效益。
14
8.2.3 设计计算
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求各组成环的基 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即合理分配各组成环公差问题。 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即合理分配各组成环公差问题。 1.等公差法 等公差法 等公差法是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值是相等的,按照已知 等公差法是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值是相等的, 的封闭环公差和组成环环数,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 的封闭环公差和组成环环数,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 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组成环的尺寸大小、 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组成环的尺寸大小、加工的难易程度 对各组成环公差作适当调整, 对各组成环公差作适当调整,并满足组成环公差之和等于 封闭环公差的关系。 封闭环公差的关系。
(2)零件尺寸链
(3)工艺尺寸链
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 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同一零件上 由各个工艺尺寸构成相互有联系封闭 的尺寸组,称为工艺尺寸链。 的尺寸组,称为工艺尺寸链。
7
8.1.2 尺寸链的类型
2.按组成尺寸链各环在空间所处的形态, 2.按组成尺寸链各环在空间所处的形态,分: 按组成尺寸链各环在空间所处的形态 直线尺寸链 尺寸链的全部环都位于两条或几条 平行的直线上。 平行的直线上。 平面尺寸链 尺寸链的全部环都位于一个或几个 平行的平面上, 平行的平面上 , 但其中某些组成环不平行于封闭 环。 空间尺寸链 尺寸链的全部环位于空间不平行的 平面上 。
8.2.1 极值法解尺寸链的基本公式
1.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等于所有增环的 基本尺寸A 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A 之和。 基本尺寸Ai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Aj之和。 用公式表示为: 用公式表示为: 增环环数; 全部组成环数。 (式中:n —增环环数;m —全部组成环数。) 式中: 增环环数 全部组成环数 2.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2.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24
习 题 8
有一孔、轴配合,装配前轴需镀铬, 8.1 有一孔、轴配合,装配前轴需镀铬, 镀铬层厚度是8 12μm, 镀铬层厚度是8~12μm,镀铬后应满足 φ80H8/f7, φ80H8/f7,问轴在镀铬前的尺寸及其极限 偏差为多少? 偏差为多少? 题图所示的零件, 8.2 题图所示的零件,封闭环为A0,其尺 寸变动范围应在11.9 12.1mm内 11.9~ 寸变动范围应在11.9~12.1mm内,试按极 值法校核图中的尺寸标注能否满足尺寸A0的 要求? 要求?
25
8.2图 习 题 8.2图
26
习 题 8.3
在孔中插键槽,如下图所示, 在孔中插键槽,如下图所示,其加工顺序 加工孔A mm,插键槽A 为:加工孔A1=φ40 mm,插键槽A2,磨孔 mm, 至A3=φ40.6 mm,最后要求得到 mm, A0=φ44 mm, 求A2=?
27
10
8.2.1 极值法解尺寸链的基本公式
4. 封闭环的上偏差
5. 封闭环的下偏差
6. 封闭环公差
11
8.2.2 校核计算
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求封闭 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以校核几何精度设计 的正确性。 的正确性。 例题8 在图8 所示齿轮部件中, 例题 8.1 在图 8.6a 所示齿轮部件中, 轴是固定 齿轮在轴上回转, 的,齿轮在轴上回转,设计要求齿轮左右端面与 挡环之间有间隙,现将此间隙集中在齿轮右端面 挡环之间有间隙, 与右挡环左端面之间,按工作条件,要求 A0=0.10~0.45mm,已知: 10~ 45mm 已知: mm, 试问所规定的零件公差及极限偏差能否保证齿 轮部件装配后的技术要求? 轮部件装配后的技术要求?
⑤ 校核确定的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以上计算说明确定的组成环极限偏差是满足使用要求的。 以上计算说明确定的组成环极限偏差是满足使用要求的。
23
由例题8 和例题8 由例题 8.2 和例题 8.3 相比较可以 算出, 用概率法计算尺寸链, 算出 , 用概率法计算尺寸链 , 可以在 不改变技术要求所规定的封闭环公差 的情况下,组成环公差放大约60 60% 的情况下,组成环公差放大约60%,而 实际上出现不合格件的可能性却很小 仅有0 27% (仅有0.27%),这会给生产带来显著的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16
例题 8.2
下图所示为某齿轮箱的一部分,根据使用要求, 下图所示为某齿轮箱的一部分 , 根据使用要求 , 间隙 A0=1 ~ 1.75mm 之 间 , 若 已 知 : A1=140mm , A2=5mm , 75mm 140mm A3=101mm,A4=50mm,A5=5mm。试按极值法计算A1 ~A5各尺 101mm mm, 50mm mm, mm。 寸的极限偏差与公差。 寸的极限偏差与公差。
5
传递系数ξ 3. 传递系数ξ
表示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 表示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称 为传递系数。 为传递系数。 尺寸链中封闭环与组成环的关系,表现为函 尺寸链中封闭环与组成环的关系, 数关系, 数关系,即 A0=f(A1、A2、…、Am) 对于第个组成环的传递系数为 ,则有 1≤ ≤m 一般直线尺寸链ξ= ξ=1 且对增环为正值; 一般直线尺寸链 ξ=1 , 且对增环为正值 ; 对减环 为负值。 为负值。
12
例题 8.1
解: 画尺寸链图,区分增环、 ① 画尺寸链图,区分增环、减环 是封闭环, 是增环, 齿轮部件的间隙 A0 是封闭环 , A1 是增环 , A2 、 A3 、 A4 、 A5 是减环。 是减环。 ②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13
例题 8.1
③校核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④校核封闭环的公差
计算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表明,所规定的零件公差及极限偏 差恰好保证齿轮部件装配的技术要求。 差恰好保证齿轮部件装配的技术要求。
17
例题 8.2 解
画尺寸链图,区分增环、 ① 画尺寸链图,区分增环、减环 是增环, 是减环。 A0是尺寸链的封闭环 A3、A4是增环,A1、A2、A5是减环。 ② 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③ 用等公差等级法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 查表为IT11级 级 查表为 各组成环的公差为: 75μm μm, 220μm μm, 160μm 各组成环的公差为:T2=T5=75μm,T3=220μm,T4=160μm
20
统计法解尺寸链的基本公式
1.封闭环公差 2. 封闭环中间偏差 3. 封闭环极限偏差
21
例题 8.3 用统计法解例题 8.2
解:步骤①和②同例题8.2 步骤① 同例题8.2 ③ 确定各组成环公差 设各组成环尺寸偏差均接近正态分布, 设各组成环尺寸偏差均接近正态分布,则 尺寸链为线性尺寸链, 尺寸链为线性尺寸链,故
第8章 尺寸链
8.1 8.2 8.3 基本概念 极值法 统计法
1
8.1 基本概念
在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在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还需对设 计图样上要素与要素之间, 计图样上要素与要素之间,零件与零件 之间有相互尺寸、位置关系要求, 之间有相互尺寸、位置关系要求,且能 构成首尾衔接、 构成首尾衔接、形成封闭形式的尺寸组 加以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变化; 加以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变化;计算 各个尺寸的极限偏差及公差; 各个尺寸的极限偏差及公差;以便选择 保证达到产品规定公差要求的设计方案 与经济的工艺方法。 与经济的工艺方法。
15
8.2.3 设计计算
2. 等公差等级法 等公差等级法是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等级是相 等的。对于尺寸≤500mm,公差等级在IT5 IT5~ 等的。对于尺寸≤500mm,公差等级在IT5~IT18 范围内,公差值的计算公式为:IT=ai(如第1 范围内,公差值的计算公式为:IT=ai(如第1章 所述),按照已知的封闭环公差和各组成环的公 所述),按照已知的封闭环公差和各组成环的公 ), 差因子,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等级系数。 差因子,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等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