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贺铸《青玉案》

贺铸《青玉案》

《青玉案》
贺铸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1),但目送,芳尘 去(2)。锦瑟年华谁与度(3)?月桥 花院(4),琐窗朱户(5),只有春知 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6),彩笔新 题断肠句(7)。试问闲愁都几许(8)? 一川烟草(9),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
二、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长身耸目, 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太祖孝惠后族 孙,个性倔犟,有侠客之风。原籍山阴 (今浙江绍兴),居卫州(河南汲县)。 少年时渴望建功立业,但因个性耿直, 不肯低眉屈膝,因此沉沦下僚,仅任右 班殿直、泗州、太平州通判等职。晚年 退居苏、杭,杜门校书,自号庆湖遗老。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 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 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 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 挑灯夜补衣!
芳心苦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 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 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词如《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 路”,点化曹植《洛神赋》与李 商隐《锦瑟》之遗意丽语,虚实 交融,“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 且隐然潜伏着奇崛之气,如“断 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 苦”、“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 却被秋风误”(《踏莎行》)
8)都几许:共有多少。
9)一川:一大片平地。
三、题解
此词作于晚年,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 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 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 感慨。
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 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 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 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 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 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素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 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鹧鸪天·半死桐
在慢词创作上尤能展现其“悲壮” 情怀的是其《六州歌头》“少年侠 气”。
3)锦瑟年华:美好的年华。李商隐《锦 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 华年。”
4)月桥:似弯月的桥。
5)琐窗:雕花的窗。
6)冉冉:流动的样子。 蘅皋:长有杜 蘅的水边高地。蘅,即杜蘅,一种香草, 此句似脱化于江淹名句“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
7)彩笔:对笔的美称。《南史·江淹传》 载,南朝江淹梦到西晋时的著名文人郭 璞向他取走了五彩笔,从此再无文采。 断肠句:伤心之作。
表面写男女之情,实际写人生之悲。因 此,通首均为比兴之作。
上片写美人去后的怅惘心绪。
起首三句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 微步,罗袜生尘”句意,写美人迈着轻 盈的步履,正从横塘姗姗远去,美人离 去,词人极目远望,只能从见到的一片 芳尘之中,想象她的美妙姿态。接下来 四句,写美人离去后,深居独处于“月 桥花院,琐窗住户”的住处,虚度青春 年华,除一年一度的春光以外,无人能 至,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相惜之 情。而词人自己同样幽居独处,对美人 的思恋十分殷切。
下片写春日迟暮,美人不来的闲愁。
过片谓暮云冉冉,舒卷移动,正笼罩着 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这时,词人“彩 笔新题断肠句。”此句暗用《南史·江 淹传》的典故,词人之才不让江淹,以 生花妙笔题断肠之句,更令人凄楚,这 愁苦之情到此已抒写得极为委婉深切, 但作者仍继续用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具 体物象来烘托浓重的闲愁。先是试问, 然后,用三个比喻作答,以景结情,收 来全篇。
四、集评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 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 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 风。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 愁,真绝唱!
三、集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 少陵有云‘忧端如山来,鸿洞不可掇’,赵鹕 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 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 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 海’是也。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 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三、集评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 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 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 词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 活的感慨。
五、贺铸词艺术特点
意象重叠: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注重锻炼字面,善于点化前人语句 入词。如《小梅花·行路难》
小梅花·行路难
自编《东山词》。词风多样, 张耒在《东山词集序》中概括 为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四 种风格,总体上具备刚柔相济 的特点。其代表作为《青玉 案·横塘路》、《鹧鸪天·半 死桐》、《芳心苦》。
二、注释
1)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曹植《洛 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横塘:在苏州西南。
2)芳尘:对女子足迹的美称。这里代指 女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