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ICS
DB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Geological regional selection standard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地质选区参数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页岩气选区程序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选区结果提交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能源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香增、张丽霞、姜呈馥、孙建博、郭超。

本标准首次发布。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相页岩气选区的的有利区划分、参数确定、选区标准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目前技术条件下,陆相页岩气的战略选区工作。

其它类似盆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 6021-94 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规范
3 总则
页岩气选区的任务是提交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块,应当遵循科学的选区程序,应当以陆相页岩气生产需求为准则,符合陆相页岩气基本地质特征,具备实用性和先进性。

4 术语和定义
4.1 页岩气远景区
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优选出的具备规模性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的潜力区域。

4.2 页岩气有利区
主要依据页岩分布、评价参数、页岩气显示以及少量含气性参数优选出来、经过进一步钻探能够或可能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的区域。

4.3 页岩气目标区
在页岩气有利区内,主要依据页岩发育规模、深度、地球化学指标和含气量等参数确定,在自然条件或经过储层改造后能够具有页岩气商业开发价值的区域。

5 地质选区参数确定
根据陆相页岩气地质特点和影响因素,筛选出7项地质选区参数,研究每个参数对页岩含气的影响规律,类比国外页岩气评价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陆相页岩气参数确定的下限,页岩气的地质选区工作应紧紧围绕这7项参数展开评价。

5.1 埋深
延长探区页岩气产层一般埋深小于3000米,考虑到开发技术和保存条件,有利富集区埋藏深度以1000-3000m合适,但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大于3000m以上可以作为资源潜力区。

5.2 页岩厚度
作为页岩气生成和赋存的主体,一定的含气泥页岩厚度是形成页岩气富集区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页岩气资源丰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陆相页岩层沉积范围广,厚度大,考虑到后期压裂要求,页岩层单层厚度应该大于30m。

5.3 有机碳含量
页岩有机碳含量一般应大于1%。

5.4 有机质成熟度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陆相地层而言,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亦可生气。

Ro不小于0.5%。

5.5 脆性矿物含量
硅质含量影响页岩的脆性及裂缝发育,对页岩气层的识别和商业化开采十分重要。

石英、长石、碳酸盐岩等矿物统称为脆性矿物,一般以其含量作为评价参数。

页岩脆性矿物含量应大于35%。

5.6 含气量
含气量是页岩评价选区的最重要的参数,页岩气含气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页岩含气量应大于1m3/t。

5.7 资源储量丰度
资源储量丰度是衡量页岩气平面上含气量密度大小的参数。

资源储量丰度应大于1×108m3/km2。

6 页岩气选区程序及标准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特点,将页岩气分布区划为远景区、有利区和目标区三级。

每级选用不同的参数指标加以约束,通过指标比对,优选有利区块。

延长探区页岩气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为陆相沉积背景。

本标准制定以延长探区页岩气地质特征为依据,以美国已商业性开采页岩的基本参数、我国不同类型页岩气的实际地质参数、统计规律及我国气源岩分级标准等为参考,结合近年来延长石油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勘探实践,经相关专家多次研讨,初步提出陆相页岩气的有利区优选标准和方法(表1-表3)。

6.1 远景区优选
选区基础:从整体出发,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了解区域构造、沉积及地层发育背景,查明含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初步分析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对评价区域进行以定性-半定量为主的早期评价。

选区方法:基于沉积环境、地层、构造等研究,采用类比、叠加、综合等技术,选择具有页岩气发育条件的区域,即远景区(表1)。

表1 陆相页岩气远景区优选参考标准
6.2 有利区优选
选区基础:结合泥页岩空间分布,在进行了地质条件调查并具备了地震资料、钻井(含参数浅井)以及实验测试等资料,掌握了页岩沉积相特点、构造模式、页岩地化指标及储集特征等参数基础上,依据页岩发育规律、空间分布及含气量等关键参数在远景区内进一步优选出的有利区域。

选区方法:基于页岩分布、地化特征及含气性等研究,采用多因素叠加、综合地质评价、地质类比等多种方法,开展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及资源量评价(表2)。

表2 陆相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参考标准
6.3 目标区优选
选区基础:基本掌握页岩空间展布、地化特征、储层物性、裂缝发育、实验测试、含气量及开发基础等参数,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实施,并已产出了良好的页岩气流。

选区方法:基于页岩空间分布、含气量及钻井资料研究,采用地质类比、多因素叠加及综合地质分析技术优选能够获得工业气流或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地区(表3)。

表3 陆相页岩气目标区优选参考标准
7 选区结果提交
在页岩形成的地质背景、类型特征及页岩气发育条件研究基础上,按照页岩层系的面积、厚度、埋深、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含气量及资源储量丰度等特点,依据选区标准,主要采用多因素叠合和综合分析法进行选区。

要求提交优选出的各个有利区的坐标、面积、含气页岩层系、构造位置、地理位置及资源储量丰度等信息,填写表4。

表4 有利区信息统计表
填表人:校对人:审核人:填表时间:
根据地质条件、可信度等不同,可对优选的有利区进行进一步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