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劳动合同法对规章制度的影响.pptx
[人力资源]劳动合同法对规章制度的影响.pptx
《劳动合同法》中有关规章制度 的规定
•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 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 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 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 平等协商确定。
• 禁止设立违背法令、集体合同规定及与工作 内容(职务)无关的制约,禁止设立在同等 职业能力下对性别、习俗、性指向、年龄、 家庭状况、出身、政治信条、宗教信仰、容 貌、姓氏、残疾不利的规定(L122-35条)
法国
– 对规章制度制订、变更手续的规制 • 书面作成(L122-34条) • 法语文书,外国语规章必须有法语翻译(L122-35条第3款) • 制定后施行前听取职工代表意见的义务(L122-36条第1款) • 到劳动法院报备并在单位公示一月后施行(L122-36条第2款) • 通知劳动行政(3款) • 修改与删除时手续相同(4款)
劳动合同法对规章制度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规章制度
开篇
•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 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 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 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 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 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 动法3条)
日本-制定程序限制
– 意见听取义务 – 报备义务 – 告知义务
意见听取义务
使用者在制定就业规则时,必须听取本单位[事 业场]劳动者代表(如该单位有过半数劳动者组 织的工会时以工会为代表,如无过半数工会则 以过半数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为劳动者代表)的 意见(劳动基准法90条1款)。
报备义务
• 使用者必须把制定好的就业规则报送于劳动基准监 督署长(劳动基准法89条)。变更就业规则时也是 同样。报送就业规则时,必须付上劳动者代表意见 的书面记录(须有劳动者代表的署名或盖章)(劳 动基准法90条2款、劳基则49条2款)
劳动者严重违规的法律后果
•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对规章制度的监督监察
•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 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 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 行政监督 • 劳动行政监督(L122-37条) • 对劳动行政处分的限制:通知雇主协会的义务、行政复议 (122-38条)
日本
– 制定义务 • 常时有10人以上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有制定有关就 业规则的义务(劳基法89条)
对内容的规制
• 劳基法89条第1款到第10款,列举了就业规则应当规定的事项 (必要记载事项)。其中以下3项称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是必须作出规定的。第一、关于上下班时间、休息时间、休息 日以及有薪休假的事项。第二、关于工资的决定、计算、支付 方法以及升薪的事项。第三、关于退职的事项(是指包含解雇、 辞职、退休等有关劳动合同终了的所有事项,必须包括“解雇 事由”)。相对记载事项是指用人单位就这一事项设立制度时 必须记载的事项(各款中以“在有规定的场合”这一附带条件 的形式作了规定),包括退休金(适用劳动者的范围,决定、 计算、支付方法,支付时期)、临时工资以及最低工资额、劳 动者需要负担的餐费及作业用品费、安全卫生、职业培训、工 伤补偿以及非工伤补助、奖励与制裁(即所谓惩罚)、以及其 他适用于用人单位全体劳动者的规定。另外,除了劳基法规定 的必须在就业规则中规定的事项之外,用人单位就其他事项在 就业规则中作出规定是自由的(任意记载事项)。
• 第八十条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 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 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深入篇
法国
– 制定规章制度的义务--20人以上的企业或单位必须 制定(L 122-33条)
对规章制度内容的规制
• 劳动安全卫生与劳动纪律、惩戒规定,惩戒 措施的阶段性规定、惩戒手续的防御权规定、 禁止性骚扰等义务记载事项(L122-34条)
开篇
•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 务。(劳动法4条)
普法篇
《劳动法》中有关规章制度的规 定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 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 度的;
•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 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 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 担赔偿责任。
•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 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 改完善。
•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 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规章制度违法的后果
•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违反法律、法 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告知义务
使用者要把就业规则经常张贴或备置在工作场所 中比较显眼的地方(也可以录到磁盘上并在各 工作场所设置能够阅读磁盘的机器),或者通 过书面交付,告知所有劳动者(劳动基准法 106条1款、劳基则52条之2)
规章制度的变迁-企业内规
• 《国营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出现的1954年, 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造未完成的建国初期,由于旧 的劳动管理制度的崩溃和新的劳动管理制度尚未 建立,企业中出现旷工、怠工、不服从指挥等违 反和破坏劳动纪律的现象。 当时我国第一部宪法 尚未出台,规范国家基本秩序的是具有临时宪法 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 共同纲领第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均有 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而《国营企业内部劳动规 则纲要》正是根据共同纲领第八条制定的。所以 说,虽然该纲要中对企业行政方面也有一些义务 规定(如第二条的说明义务和第七条的基本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