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水平测试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副团长黄华开怀大笑的情景。

这是因为()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3.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历史事件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4.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万隆会议上
B.日内瓦会议上
C.1953年底中印政府代表团谈判时
D.1954年6月,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
5.下列关于亚非会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C.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D.主要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6.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
B.和平发展
C.广泛交流
D.对外开放
7.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是因为()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B.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突出
C.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D.说明中美两国人民有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
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并走向正常化
D.中日邦交正常化
9.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朝、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
1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A.1971 B.1972
C.1973 D.1974
11.下列事件不属于二十世纪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建交
D.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12.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建交
C.中美“乒乓外交”
D.《中美联合公报》签订
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实行对外开放
C. 促使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
D. 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
14. 1972年签署中日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声明的日本首相是()
A. 田中角荣
B. 大平正芳
C. 中曾根康弘
D. 福田康夫
15.中国积极参下列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石油输出国组织
16.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A. 不结盟政策
B. “求同存异”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无关()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日内瓦会议
C. 在万隆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参加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8.20世纪70年代促使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事件是()
A.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
B.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
A. 上海合作组织
B. 欧洲联盟
C. 联合国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20世纪50年至70年代,美国对中国政策是()
A. 加强经济合作
B. 遏止中国
C. 共同反对恐怖主义
D. 结成军事同盟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填写A,错误的填写B)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从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
23.1958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
24.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三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5.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三、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要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屈从任何外来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请回答:
(1)材料所涉及的是什么外交政策?
(2)该外交政策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此项外交政策的实施有什么历史影响?
四、问答题
2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此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什么成就?请举出一至两个事例。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有何重大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 C 2. A 3. A 4.C 5.B 6. A 7.C 8.C 9. B 10. A
11.D 12.D 13. A 14.A 15.C 16. D 17.D 18.A 19. C 20.B 二、判断题
21.A 22.A 23.B 24.B 25.A
三、材料题
26.(1)不结盟政策
(2)为适应世界多极化和国家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的外交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问答题
27.(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提出
的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3)重大变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长达20年的对抗,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