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9章 动模模板的挠度计算
注塑成型产品的分型面周围产生毛刺或成型产品的浇口附近的高度尺寸变大的情况也许大家也碰到过。
作为计算前提的动模模板的形状如【图1】所示。
最大的挠度δmax产生在模板的中心线上。
计算公式如下:
δmax= 5×p×b×L 32×E×B×h
B:模板宽度(mm) b:定模承受内压p部分的宽度(mm)L:垫块内侧间隙 (mm) p:定模内压强(kgf/cm 2)h:支承板厚度(mm) E: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杨氏模量)(kgf/cm 2)
l:定模承受内压p部分的长度(mm) σmax:支承板的最大挠度(mm)
模板的E(纵向弹性模量)及p(定模内压力强)的主要数据如下所示。
模板材料E值定模内压强p大致基准
(kgf/cm 2)材质E(kgf/cm 2)注塑压力低值200~400S50C 210×104注塑压力高值
400~600
预硬模具钢(SCM440系列)230×104特超硬铝
73×104
上述计算公式用于近似计算。
实际上,在模板上还要加工有侧抽芯滑块的开框孔及用于推杆的孔等,定模的形状也不是统一的,所以要正确地进行挠度计算实际上很难。
因此,常用近似计算法作为基本计算,再从安全考虑加以补偿,引入余量的方法比较现实。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