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健康宣教:1 .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一般以半流质为宜。
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粥。
多进食及多饮水,忌食温热生痰的食物。
如虾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
2. 高热时宜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退热后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注意初次起床时防止受凉。
3. 痰多难以咳出者,应每2-4小时进行有效咳嗽1次。
即先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咳嗽。
4. 肺炎虽然可以治愈,但如若不注意,易复发。
5 .戒烟酒,避免淋雨、受寒。
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如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健康宣教: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作空气消毒如食醋熏蒸等;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室温保持在16-18度。
湿度60%。
2. 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口。
有轻度口腔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于饭后、睡前漱口。
3. 痰多者,尽量将痰液咳出;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老年、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
不易咳出者可进行有效咳嗽:先进行5-6次深呼吸,吸气后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这样使分泌物从远端移至大气道,使其易于咳出。
每2-4小时进行1次。
或者使用胸部叩击法:叩击胸部各肺叶,反复叩击1-3分钟。
4 .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半卧位为佳。
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加强身体抵抗力,如散步、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劳而引起呼吸困难。
缓解期加强呼吸锻炼,如腹式锻炼,每日进行数次,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一般2-3个月后可改善通气功能。
5. 出院后如症状加重,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就诊。
6 .饮食:加强营养,多食肉、蛋、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胡椒粉、芥末等。
忌油腻的食物如油炸、油煎、猪油、牛油、肥肉等。
戒烟酒。
忌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瓜果、冷饮料等。
水果可加热后食用。
不张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一旦发生,患者会表现为烦躁不安、气急、胸痛、出冷汗、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加剧,应立即送医院急诊、急救。
急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急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树的急性炎症,一般为自限性,最终完全痊愈并恢复功能。
尽管通常病情轻,但急性支气管炎在糖尿病和慢性肺脏或心脏病人中可能很严重,常继发气流阻塞,肺炎是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也要引起重视。
1鼓励排痰,排痰困难的,可轻拍患者背部或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以引起咳嗽,协助排痰。
2.加强营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3.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改善劳动卫生,减少空气污染。
4.过敏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5.解除吸烟习惯,指导患者作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1.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 及时清除上呼吸道慢性病灶,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者戒烟。
3.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4. 应鼓励和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呼吸运动锻炼,促进呼吸功能的改善。
5. 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适当休息,防止情绪激动和过度活动而导致咯血的发生和加重。
6 .由于反复感染,大量排痰和经常咯血,体能消耗较大,应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7. 大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迅速清除口腔鼻腔血凝块,将血吐出。
不要过度紧张,咯血时不要屏气,及时就诊.二、循环系统高血压健康教育:1.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
3.居住房间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并经常通风换气。
4.进食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食物,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多吃含维生素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肥胖者需控制体重,限制进食量和总热量。
6.戒烟,少量饮酒。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散步、体操等。
7.常规定期服药,定期复查。
培养积极开朗的性格,解除思想顾虑。
高血压为可防治的疾病,。
冠心病健康教育1、基础知识教育;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让患者相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只要控制好就能够健康生活2、饮食治疗教育;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使病人在饮食方面能够灵活掌握各膳食和数量,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
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
另外要忌烟酒,原有吸烟嗜好的要彻底戒掉。
对于体态肥胖的老年人,饮食控制也是饮食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对远期的并发症预防有重大意义,通过饮食控制使血压、体重也向标准方面发展,客观上预防和延缓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现有症状的控制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心理教育;老年人情绪急躁、容易冲动,有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1)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2)增加信任度4 .运动疗法教育;运动适量,循序渐进,运动疗法作为冠心病基本治疗的另一方面,作用不容忽视,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使冠状动脉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
同时,运动还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加心肺功能,这样可相对减少心脏负担,提高病人的身体综合素质。
药物治疗教育; 药物治疗是促使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应用何种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士首先应明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熟知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项目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用药,增加疗效心律失常健康指导 :1、适当限制活动,以不出现症状为宜,若出现头昏、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根据病情缓解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不能操之过急。
2、饮食宜少量多餐,进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不产气食物。
3、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大便,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4. 患者脉搏较原来突然增加或减少20次/分,或快于110次/分,或慢于60次/分,应立即向医务人员反映,以便及时处理。
5. 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且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可用下列方法来减慢心率。
屏住气后,用力呼吸;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或压迫一侧眼球10—30秒或以同样的时间压迫一侧颈动脉窦等机械方法,可刺激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
6.根据病情可接受心电监测,心脏直流电复律,人工心脏起搏器术。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1. 应卧床休息,等到症状、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恢复后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应避免过度劳累。
2. 加强营养,饮食应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食多餐,戒烟、酒。
切忌偏食、择食、暴饮暴食。
3. 遵医嘱按时服药,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必须按时、按疗程服用。
本病情治疗原则为营养心肌,充分休息及对症处理。
4. 预防各种感染,特别应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以减轻毒素对心脏的损害。
5. 搞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与环境卫生,减少病毒感染的发生机率。
及时增减衣裤,避免着凉或受热,以减轻毒素对心脏的损害。
6. 保持乐观和平的心态,不要大喜、大悲或意志消沉,避免精神刺激或受惊吓,注意调节情绪恢复期 :1.注意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
休息不彻底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恢复期限制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气急为宜,学龄期儿童适当限制体育活动。
2. 2.预防感染,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加重病情。
因此要积极预防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冒,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注意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3. 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心肌炎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院后改善心肌代谢药物需长时间继续服用,如辅酶Q10,有保护心肌作用,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
4. 定期复查,有变化及时就诊,如出现感冒、扁桃体炎、乏力、气促、四肢发冷、出汗多、苍白、自诉心前区不适、胸闷等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5. 减轻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大多数病人警示当治疗后痊愈,不遗有任何后遗症,鼓励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不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
6. 将心肌炎的病因、病情观察、护理要点等方面知识编印成出院指导小手册,向出院病人家属发放。
心衰健康指导 :给病人讲解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心律失常、体力过劳、情绪激动、饮食不当等。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激动、紧张。
1、休息活动指导;对心衰患者提倡适当规律运动,最好以步行为主。
心功能Ⅲ级的病人,一天大部分时间应卧床休息,并以半卧位为宜。
在病情得到控制后,稍下床活动和自理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散步,防止跌倒和损伤。
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栓塞,肺部感染和体力、精力日益衰退,有助于心身健康。
心功能Ⅳ级的病人,必须绝对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要经常注意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2.饮食指导;讲解合理饮食对心力衰竭康复起到协助作用,食物以清淡,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
避免产气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淫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和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控制盐的摄入。
预防便秘,多吃水果,保持大便的通畅。
便秘时,不可过度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负荷,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3.用药知识指导;在治疗期间,向病人,家属介绍用药的意义,方法,作用以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和家属配合完成;同时密切监测血压,电解质,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情况4心理指导;病人由于长期反复发病,心理状况较差,护士应指导病人保持稳定情绪避免焦虑、抑郁、紧张及过度兴奋,以免诱发或加重心衰。
5出院指导;出院时要知道患者出院后服药方法,定期随访时间,复查内容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我监测脉搏,观察病情变化,若足踝部出现浮肿,突然气急家中、夜尿增多、体重增加,有厌食饱胀感提示心衰复发,并给每一位出院患者发放联系卡,以方便电话咨询或应急联络。
风心病健康宣教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