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方式
对照式的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 对照式的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
• 1 .正反对比 正反对比 • 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 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 证的对比。 证的对比。 • 2 .破立(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结合 破立( 破立 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 •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 3. 主次、轻重、利弊、得失的比较。 主次、轻重、利弊、得失的比较。 • 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正面事例, 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正面事例,又 要有反面事例。 要有反面事例。
注意点: 注意点: 1、各分论点之间各自独立。处于同等地位, 、各分论点之间各自独立。处于同等地位, 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2、选择的分论点至少是三个方面。 、选择的分论点至少是三个方面。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选择论据,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就苍白无力; 选择论据,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就苍白无力; 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 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 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 、 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四.总分式 总分式
• 写作步骤: 写作步骤: • “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 分 总 完整式。 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引论部分首先 提出中心论点, 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 点分成几个横向展开的分论点, 点分成几个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 行论证,最后可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 行论证,最后可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 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一.并列式 并列式
写作步骤: 写作步骤: • 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 、 • 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 2、 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 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 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 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
并列式结构如下: 并列式结构如下: 引论(提出论点) 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之分论点并列) 本论(证明论点之分论点并列) 分论点( )+论据+ )+论据 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 )+论据+ )+论据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 )+论据+ )+论据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结论(总结全文)
层进式( 三.层进式(递进式) 层进式 递进式) 后边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的基础上进 行的,前后是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 行的,前后是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 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 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 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如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 如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就是采 用了层进式的结构: 用了层进式的结构:文章前四段在分析了 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后, 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后,先指出不能拿 来的危害,接着点明拿来的含义, 来的危害,接着点明拿来的含义,再分析 “拿来主意 的方法:“占有,挑选 。文章 拿来主意”的方法 占有, 拿来主意 的方法: 占有 挑选”。 逐步深入,说理由浅 苦难是一种财富》 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 正面: 反面: 反面: 总结: 总结:
• 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 题目: 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总结: 总结: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 勇气。 勇气。
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 才能使人的 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 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思想品德升华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请从“为什么” 何结果” 请从“为什么”和“何结果”这两个向 度来立三个分论点。 度来立三个分论点。
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 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 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 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请从“为什么” 升华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请从“为什么”和 何结果”这两个向度来立三个分论点。 “何结果”这两个向度来立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 使绝望变成希望; 分论点一:坚守是一种执着 使绝望变成希望 分论点二: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 使普通变得高尚; 分论点二:坚守是一种信念 使普通变得高尚; 分论点三: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 使平凡变得伟大。 分论点三:坚守是一种职责 使平凡变得伟大。
二、对照式
• 对照式就是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 点或选用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进行对比论证的结 构方式。 构方式。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 正一反(先正说后反说,或先反说后正说) 正一反(先正说后反说,或先反说后正说)的 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 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 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运用对照的 目的是突出说明某一方面的正确性。 目的是突出说明某一方面的正确性。它的好处 是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论点突出。 是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论点突出。
题目《有感于六十年前的今天》 题目《有感于六十年前的今天》的作者准备从 对日抗战胜利的追忆谈起, 对日抗战胜利的追忆谈起,提出了文章中心论 不团结就要被欺辱。 点:不团结就要被欺辱。 正面观点: 正面观点: 反面观点: 反面观点: 总结: 总结:
• 题目:《有感于六十年前的今天》 题目: 有感于六十年前的今天》 中心论点:不团结就要被欺侮。 中心论点:不团结就要被欺侮。 正面:内耗惨重,一盘散沙, 正面:内耗惨重,一盘散沙,致使泱泱大 国惨糟日寇蹂躏。 国惨糟日寇蹂躏。 反面:全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侵略者, 反面:全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侵略者, 使我们的民族获得了新生。 使我们的民族获得了新生。 总结:只要我们能够精诚团结, 总结:只要我们能够精诚团结,就永远不 会受人家欺侮。 会受人家欺侮。
层进式一般有三种格式: 层进式一般有三种格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 而且……”“……况且”等 况且”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 而且 况且 关联词语过渡。 关联词语过渡。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按照“ 按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路安排论证结构, 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3.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 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 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 分析其危害, 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摆现象—— 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 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指办法” 析危害 挖根源 指办法 的格式。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请以“开卷有益” 请以“开卷有益”为 标题, 标题,尝试分别运用以上 列举的四种不同的结构方 式,构思议论文的结构提 纲。
参考提示】 【参考提示】 1. 并列式:可以先确定观点“开卷有益”,然后论述 并列式:可以先确定观点“开卷有益”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读书可以怡人性情,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读书可以怡人性情,读书可以陶冶情 读书可以学会思考方法, 操,读书可以学会思考方法,读书可以指导实践等角度论 证观点。 证观点。 2. 递进式:可以先确定观点“开卷有益”,然后,分 递进式:可以先确定观点“开卷有益” 然后, 析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重要意义,最后要分析怎样 析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重要意义 最后要分析怎样 读书才能真正获益(可从道德,方法,态度, 读书才能真正获益(可从道德,方法,态度,实践等角度 切入)。 切入)。 3. 对照式:可以先确定观点“开卷有益”,然后,分 对照式:可以先确定观点“开卷有益” 然后, 段写“开卷有益”“不开卷有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突 段写“开卷有益”“不开卷有害”进行对比分析, ”“不开卷有害 出开卷的重要性。 出开卷的重要性。 4. 总分式:先明确观点“开卷有益”后,可以先概括 总分式:先明确观点“开卷有益” 强调读书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强调读书的重大作用和意义;然后可以分别论述读书对于 品德修养、人际关系、日常工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品德修养、人际关系、日常工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最后再总结强调。 最后再总结强调。
• • • •
运用层进式结构形式写一篇议论文。 1、题目:善读书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为什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 操, 提高能力,变得聪明。 • 第三段:怎样作到善读书。A、挑选 B、思 考 C、运用 • 第四段: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