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xxx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511研究所工程项目部2009年9月28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模板工程的一般要求 (3)四、模板计算 (6)五、模板工程质量措施 (14)六、模板搭设及拆除要求 (16)七、模板工程危险点/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18)一、工程概况中国xxxx集团xxxx研究所A-2科研中心7-10轴/B轴部位模板搭设高度为7.69m,超过5m,面积约87m2。

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特编制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 162-2008)3 32号文《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7 相关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三、模板工程的一般要求1)定位放线定位放线的精确是砼结构尺寸精确度的重要环节:本工程的定位放线方法:采用内控法为主、外控法为辅的测量定位方法。

为保证测量定位放线的精度,事先做好牢固的水准参照点及坐标控制点,并建立本工程的轴线定位控制网。

测量仪器:采用DS2水准仪,J2经纬仪,50m钢卷尺,5m钢卷尺,铝合金水平尺、线铊等。

所有测量工具均应校验合格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放线时,均弹出轴心线、构件外框线、模板外框线,以利于模板的定位与校核。

模板的轴线的定位:框架柱以地坪上弹出的控制线为准;框架梁以框架柱及地坪上弹出的控制线进行双控。

模板的标高限位:框架柱模板控制上口标高,梁模板标高控制以框架柱及钢管托楞为准进行双控;板以梁柱为准。

每次放线时,均设专人跟综校核。

2)支撑体系注意事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2.整体性构造层的要求: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3.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4.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3)模板的施工模板的拼装图设计:在模板制作前,根据设计图纸、本施工方案设计计算及相关要求为原则进行拼装图设计,确定最佳的配模方案。

配模设计时,同时要考虑到减少切割和粘贴胶带纸、密封处理的工作量;同时配模设计时,要考虑到节点的处理、后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等方面。

配模图设计完毕后,公司主任工程师会同公司工程部及项目部有关人员、操作班组长,共同审核配模图,以进一步完善。

配模图经审核批准后,向专业班组进行交底,严格按配模图进行配模制作。

配模设计时同时须注意:1.模板设计要充分考虑在拼装和拆除方面的方便性.支撑的牢固性和简便性,并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稳定性及整体拼装后的平整度;2.模板的接缝部位、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形式和尺寸须经设计师认可;3.配模方式同时须取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4)模板制作与布置施工模板的制作与安装严格按大样设计要求进行。

模板制作时须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

制作后的模板应防止受潮变形,合理堆放。

严格控制模板接缝,以防漏浆、或高低不平,模板面板拼缝高差、宽度应不大于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不大于2mm。

对拼接模板板端要刨平,对于此是与砼接触面,则粘贴PVC装饰胶带;如内侧接缝是模板与模板接口缝则涂刷专用封口漆,并采用专用腻子批嵌缝隙、密封,外侧缝隙则采用硅胶或发泡剂,以解决拼缝漏浆的问题。

模板制作好后、安装前,模板面脱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在模板面上均匀涂刷,以保证清水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麻面现象。

支模尺寸要精确无误,柱或砼墙模板支好后,须两面用线,严格找直,为保证竖向垂直,应用经纬仪复核。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撑系统、扣件螺栓进行全面检查,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木工“看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挥人员。

模板安装流程:柱钢筋绑扎验收通过→安装柱模板→检查验收柱模板→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平台板→梁钢筋绑扎→梁侧模封闭→检查验收、节点处理、局部节点板缝处理→下道工序。

为防时间过长,板面模板变形,楼板胶合板模板下的木方背楞应与钢管扣件横楞固定,固定方法可采用穿孔铅丝固定。

四、模板计算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1.2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7.69;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4.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10.00;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80×1.82/6 = 43.2 cm3;I = 80×1.83/12 = 38.88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11×0.8+0.35×0.8 = 2.48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5×0.8= 2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2.48+1.4×2= 5.776kN/m最大弯矩M=0.1×5.776×2502= 36100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 36100/43200 = 0.836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836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 =q1=2.48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 0.677×2.48×2504/(100×6000×38.88×104)=0.028 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28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h2/6=5×10×10/6 = 83.33 cm3;I=b×h3/12=5×10×10×10/12 = 416.67 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0.25×0.11+0.35×0.25 = 0.77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5×0.25 = 0.625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q = 1.2 × q1 + 1.4 ×q2 = 1.2×0.775+1.4×0.625 = 1.805 kN/m;最大弯矩M = 0.1ql2 = 0.1×1.805×0.82 = 0.116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 /W = 0.116×106/83333.33 = 1.386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386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 = 3V/2bhn < [τ]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805×0.8 = 0.866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 ×0.866×103/(2 ×50×100) = 0.26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26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均布荷载 q = q1 = 0.775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0.775×8004 /(100×9000×4166666.667)= 0.057 mm;最大允许挠度[ν]=800/ 250=3.2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57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2 mm,满足要求!四、木方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444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 = 0.388 kN·m ;最大变形 Vmax = 0.663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5.124 kN ;最大应力σ= 388357.031/5080 = 76.448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76.448 N/mm2 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663mm 小于 8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相关主题